不可錯過!揭祕可口可樂與百事可樂之間的百年恩怨~

不可錯過!揭秘可口可樂與百事可樂之間的百年恩怨~

平時在世界盃的綠茵場上,您看到的是刀光劍影,其實在這個場外競爭一樣激烈,世界盃四年一戰,全球各大商家哪個不盯著絕佳的機會,好好賺一筆。小組賽一開始,另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就已經拉開了序幕。百事可樂這場足球明星秀,那是賺足了很多人的眼球,不過現在隨著網絡多媒體手機互聯網,移動電視微博越來越多的受到商家的青睞,單純依靠電視廣告,說實話,已經很難與消費者進行深度溝通了,對於百事可樂鋪天蓋地的廣告攻勢,老對手可口可樂也不甘示弱。

您看這些年百事可樂最愛說的,無非是年輕啊,新一代啊等等,聽上去總讓人有一種,激情無限的感覺。忠實於百事可樂的消費者,我估計很大一部分都來自於年輕人,因為百事可樂總是可以在自己的宣傳點上,找到年輕人的興趣點和關注點,拉丁王子瑞奇馬丁,小甜甜布蘭妮,先後都在百事可樂的廣告裡出現。您說這個百事已經做足了年輕時尚的文章了,那我索性裝走懷舊經典路線,牢牢捉住自己的忠實顧客,又知道在很多人心目當中,這個可口可樂四個字已經已經遠遠超過飲料本身了,而這些忠實的老主顧,很大程度上幾乎可以說是伴隨著可口可樂成長起來的一代,為什麼這麼說?

那得回到1929年,1929年是標誌性的一年,美國經濟大蕭條,就在這段時間大家都愁眉不展,可口可樂卻在這段時間加強自己的品牌滲透力,他把自己的商標印在文具上。然後把這些文具免費送給學校,您說那個時候,經濟形勢不樂觀,對於學校來說,文具這是一筆不能不花的,固定的龐大的開支,所以到後來幾乎每一所學校都主動請可口可樂了來派發文具。那麼在後來,這些孩子怎樣長大了,這些孩子長大的時候,可已經到了二戰期間了,當中的男孩子很大程度上,都做了大兵開赴戰場,可口可樂在二戰期間,派出了幾百個技術觀察員。這些人負責什麼呢?專門負責在戰區,建立可口可樂的瓶裝廠,給美軍提供充足的可口可樂,那麼這些人加入美軍以後,甚至還有軍銜,平時在可口可樂的位置低的,您可能是上尉,位置高的,您可能是上校

所以這些可口可樂的技術觀察員,有一個統稱叫做可口可樂上校,所以在這些大兵的心目當中,可口可樂似乎就是自己成長的印記,那麼可口可樂這個一步裙裝也隨著這些美國大兵,轉戰世界,轉戰南北,把自己的足跡通過這些活體廣告傳播到了世界各地。要說這個可口可樂的滲透力,確實是強,他的出現幾乎迅速壟斷了,碳酸飲料的市場,所以百事可樂這個後起之秀,當年根本不入可口可樂的法眼,不過這個百事可樂最初誕生的時候,確實也是微不足道。您可能還不知道,由於這個百事可樂的價格要比可口可樂的價格低廉一點,無論是品牌形象還是市場份額,遠遠低於可口可樂,那麼這家慘淡經營的小企業,也曾在1922年,在1931年,分別提出過,把自己賣給可口可樂,誰曾想那個時候可口可樂在碳酸飲料市場可是一手遮天,財大氣粗,壓根就不稀罕,但是可口可樂沒有想到就是自己曾經輕視的對手,若干年後跟自己居然打了一場營銷戰,著實把可口可樂,打了個措手不及。

不可錯過!揭秘可口可樂與百事可樂之間的百年恩怨~

上個世紀70年代末。80年代初的時候,在美國南部,觀眾打開電視,忽然會看到一則很有意思的廣告。那麼這則廣告就是百事可樂新推出的,廣告的內容是什麼?給顧客倒兩杯可樂,並不告訴顧客,杯子裡盛的是什麼品牌。由顧客根據自己的口感,來判斷誰的口味好,結果80%的顧客選出來的口味更好的可樂,最後一查都是百事可樂,於是百事可樂就很快意識到,這則廣告的威力,於是迅速把它推向全國。

當時可口可樂的首席執行官,叫做郭思達,對於百事播出的這支廣告一開始他沒往心裡去,但是就這則廣告,在美國狂轟浪炸幾個月之後,這局面可有點嚇人了,百事可樂在美國的飲料市場份額,突然從6%猛升到14%。距離可口可樂,只是一步之差了,就差一個百分點,這個時候,郭思達有點坐不住了,一個大膽的念頭就在他的腦海中逐漸成形,雖然在他腦海中,這是一個看似完美的計劃,但是卻是可口可樂慘遭滑鐵盧。可口可樂的CEO郭思達,做出了一個大膽的決定,我要改變90多年來一直沒有變過的可口可樂的配方,他用了兩年的時間研製出了一種新型的可口可樂。這種可口可樂,比老可樂的口感更柔和,更甜,泡沫更少,可口可樂公司不惜花血本,400萬美金進行了又一輪的口味測試,那麼這次測試的結果,60%的消費者認為新可樂比原來的好,52%的人認為新可樂比百事可樂好,郭思達心裡甭提多有底了。不過說句實話,再聰明的人,也有犯錯誤的時候,其實郭思達在這放了一個致命的錯誤。的確,百事可樂之所以發展壯大,很多程度上是因為對可口可樂的模仿,跟隨者模仿領跑者,這是天經地義,很自然的事,但是你現在可口可樂,一改變口味。不就等於承認我的口味確實不如百事可樂。

不可錯過!揭秘可口可樂與百事可樂之間的百年恩怨~

這不是向百事可樂靠攏嗎?這就是一種倒退,應該說犯了大忌,郭思達因為自己這個錯誤行為,應該說出付出了沉重的代價,新可樂上市一週之後,可口可樂公司每天接到5000個投訴電話。而電話的內容幾乎全都一樣。批評你可口可樂改變了口味,隨後幾個月,郭思達更是欲哭無淚,到了6月份,甚至公司收到了4萬份投訴信。其中有人甚至寄來了一張,最高面值1000萬美元的空白支票。還附帶了一個紙條,說,你們是不是不要老配方了,你要是不要你就把它賣給我。到最後郭士達扛不住了,他就宣佈恢復傳統配方的生產定名為經典可口可樂。那麼這個經典可口可樂的付出,幾乎就成了第二天全美各大報紙的頭版頭條。就在這個月,經典可口可樂的銷量不降反升,同比增長8%,股票也攀升到了12年來的最高點,每股2.37美元。而他的這個新可樂的市場份額,只有可可憐憐的0.6%。不過挑起戰爭的百事可樂,這個時候日子也好不到哪裡去,雖說自己給可口可樂下了這麼大一個圈套,但是可口可樂的危機也傷害到了自己的利益,一浪高過一浪的,要求老口味可口可樂迴歸的這種情感攻勢。讓百事可樂的銷量受到了波動,同時下降的,還有百事可樂的股票。就在可樂復出的這一個月,百事可樂的股票每股跌了0.75美元,也就在1987年,百事可樂迫於壓力,停播了已經播出12個年頭的匿名口味測試廣告。您看看,這兩家可樂巨頭,這些年來沒少折騰,此消彼長,誰都沒有佔多大便宜,但是到了1998年,情況真的不一樣了,這兩家生意場上的死對頭,竟然成了一對難兄難弟。為什麼這麼說呢?要知道1998年這個時候,人們的生活水平已經提高了,對食品的質量要求也越來越高了,於是大家就開始提倡健康飲食的概念。人們紛紛對碳酸飲料,就提出質疑。這就讓兩大銷售碳酸飲料為主體業務的公司在全球範圍內,遭遇了一場艱難的攻堅戰。老話說的好,早起的鳥兒有食吃,當時百事的首席執行官,叫做史蒂夫雷內蒙德,這個是蒂夫雷蒙德,是個勤勞的鳥,因為他注意到美國市場純淨水,果汁或者功能性飲料等,非碳酸飲料的市場正在快速增長,而這個時候可口可樂仍在佈置自助銷售終端,用來增加自己碳酸飲料的銷售量,於是史蒂夫雷蒙德就覺得,這個時候向非碳酸飲料發力,一定能夠給可口可樂響亮的一擊,史蒂夫雷蒙德就決定停止在碳酸飲料趨於飽和的市場環境競爭了。開闢果汁飲料新市場,1998年,百事可樂就把目光投向了擁有都樂100%果汁系列的純品康納公司。併購之後的純品康納,就成為了世界上品牌果汁最大的經營者和生產者。到了2000年11月,兩大可樂公司同時盯上了生產健康食品為主的,美國桂格燕麥公司。那麼這一次又將是誰贏得這場併購戰的勝利?同時還有一家公司對這個桂格燕麥也是虎視眈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