舉報米線店後被騷擾追蹤 飯店負責人否認給投訴人打過電話

7月14日,華商報—華商頭條刊發《舉報餐飲油煙嗆人後被騷擾 舉報人懷疑執法人員洩露信息》一文,報道了西安市白鷺灣小區西區東側米線店近期被群眾投訴存在油煙嗆人,夜間噪音擾民的問題,北院門城管中隊高度重視,由中隊負責同志召集管片隊員,前往調查。

經調查,該米線店前期確實被群眾通過“12342”和“12345”平臺投訴,投訴其油煙嗆人和夜間操作時煙機噪音擾民。中隊每次在接到投訴後,均安排隊員前往處理,並多次與投訴人進行電話溝通、反饋。

一是關於油煙嗆人的問題。經過檢查該店安裝有油煙淨化器,且提供了專業機構出具檢測的檢測報告,為了確認該店設備運轉正常,6月28日20點25分、21點10分、22點40分進行了密集的突擊檢查,設備均運轉正常。

三是關於噪音擾民的問題。根據《西安市環境噪聲汙染防治條例》第四條中商業、文化娛樂等經營場所固定設備產生噪聲的監督管理由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負責的規定,應由環保部門管理,超出了城管部門的執法權限。前期在投訴處理的回覆中也做了專門的說明,要求將該問題轉環保部門處理。

四、關於投訴人信息洩密的問題。“12345”及“12342”投訴平臺有明文規定要對投訴人的身份信息和聯繫方式保密,北院門城管中隊在日常管理和投訴處理中一直嚴格履行此規定,未經投訴人同意,嚴禁將投訴人電話洩露給涉事主體。經中隊調查參與處理此投訴的執法隊員未將投訴人電話洩露給米線店負責人。

7月14日上午,城管中隊隊員再次前往米線店進行查證,該負責人否認向投訴人撥打騷擾電話,執法隊員現場對該店負責人進行警告,要求其端正態度,針對存在問題積極主動進行整改,一旦發現其通過不當手段干擾投訴人正常生活,將聯合公安機關進行嚴肅處理。

城管部門表示,下一步他們將安排專人依法依規、積極妥善處理投訴人反映問題,督促涉事門店儘快拿出切實可行的解決方案,消除影響,並就處理過程、結果及時與投訴人進行溝通、反饋,力爭問題早日得到妥善解決。

華商記者 佘暉

早前報道:

举报米线店后被骚扰追踪 饭店负责人否认给投诉人打过电话

向市民熱線舉報樓下飯館油煙嗆人,不料此後每天莫名接到 七八個無聲電話,李應(化名)認為自己舉報的信息遭到洩漏。但飯館老闆卻稱,此人舉報是他猜出來的,甚至懷疑自己店兩個網絡差評也是此人所為。

李應家住白鷺灣小區西區。李應說,小區的樓都是那種較為老舊的多層住宅,一樓鄰街,多為商鋪。最近,李應說讓他難以接受的是樓下的一家米線店,可能外賣比較多吧,每天晚上一兩點還有做飯,那個煙機的燥音不說了,就說那排出的油煙味兒,難聞得讓人一晚上都難睡覺。為此,李應說他向12345市民熱線反映,後來片區的城管聯繫了他,“聯繫我的不止一個城管,好幾個,說讓對方整改,可改來改去,無非就是以前較短的排煙管再換個長的,可排出來的還是在院子裡,難聞得很。”

李應說,最讓他難以接受的是,有一個城管給他打電話,說不滿意的話應該怎麼辦?讓他和賣米線的協商。“我就納悶了,這有什麼好協商的,拿出解決辦法是正事啊?”李應說,他印象中7月6日城管給他打過電話後,7月7日開始,到7月12日,他每天都能接到七八個陌生的電話,接通了對方也不吭氣,問半天有時候會說打錯了,然後就掛斷電話。“我不知道為什麼會突然間有這麼多的無聲電話打進來。”李應說他開始把打進的手機號都放到網上去搜,其中的一個136的號碼發現正是樓下米線店的外賣電話,這個號碼打進來過兩次。

“我舉報這個事情,只有12345市民熱線知道我的電話號碼,另外就是城管接到舉報後處理這個事情給我打過電話,我從來沒買過他家的米線,米線店的老闆是怎麼知道我的手機號的呢?”李應懷疑自己的手機被城管執法人員洩漏了,“因為此前城管跟我說過,讓我和對方協商此事。”

對此,7月12日下午,華商報記者來到現場,查看了該米線店的油煙管道,確如李應所說,排煙管架在小區後面樓門口的對面上方,油煙直排進了小區院裡。小區物業人員曹女士介紹說,他們也接到了住戶反映,現場去該米線店查看,並表示排煙管應該朝上擱置,不可平行對著院兒裡。該店員陳師傅對此表示很委屈,說這個油煙管已經被城管要求整改了三次了,因為這是老舊小區,真不知道這個管子應該怎麼安置。該店老闆表示,他從來沒給李應打過騷擾電話,表示城管不可能給他提供舉報者的電話,之所以知道李應的電話,他說可能是李應以前買過他家的米線,幾次投訴下來,他懷疑是李應,通過發短信,並證實了這一點。而且他也只想和李應好好談談,開門做生意,他沒必要得罪人。同時,該店老闆也懷疑,自己店網上的兩個差評,也有可能是李應給評的。

對此,華商報記者向管轄此處的城管人員證實,城管執法人員表示接到舉報的確去處理過多次,但對於是否讓雙方協商此事以及將舉報者的電話外洩一事,兩天來城管一直沒予回應。華商報記者 佘暉/文 佘櫻/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