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什麼歷史上沒有一個國家能吞併中國?

you豈在朝朝暮暮


現在網上還有比較流行的爭論就是元朝與清朝算不算中國、算不算外族入侵,屬不屬於中國歷史。以及這個問題。而每遇到這類的問題大家就陷入各說各話的爭辯,得不出結果。這類的問題為什麼總是會引起爭議,就是在探討之前,我們缺乏一個定位,什麼定位?就是:中國。什麼是中國、中國在哪裡、中國有多大。

實際上在歷史上有倆箇中國,一個大中國、一個小中國。

按照商周先秦時期的標準看,所謂的華夏、中原、中國其實就是河南陝西山西那一小片。往南到楚國就是蠻夷了,吳國,在楚國的南方,是蠻夷的蠻夷,越國在吳國的南方,是蠻夷的蠻夷的蠻夷。元朝以前中國的疆域比較模糊,強盛的時期大一點,衰落的時期小一點。但即便是強盛時期,由秦始皇開始,長城肯定就是中國的北方和東方的國境線,把蒙古和東北劃到外面。遇到弱的時期,連北京河北一片也是保不住的。西面,新疆、寧夏和西藏肯定不在領土之內。弱的時候甘肅也沒了。南面,廣東、廣西、雲南,在絕大部分時期,也是不屬於傳統的中國的。

這就是小中國。

而元朝以後的中國變大了,巨大龐大。東到西伯利亞,西到喜馬拉雅,北到蒙古高原,南到臺灣。

這就是大中國。

如果明白了這個道理,上面的問題就都有了答案。站在小中國的立場上,清朝與元朝就不屬於中國,就屬於外族入侵。站在大中國的立場上,元朝與清朝就屬於中國歷史的一部分,就是中國人內部問題。

而問題所說的,為什麼歷史上沒有一個國家能吞併中國,這裡面的中國,說的肯定是大中國。按照小中國的標準,五胡亂華,安史之亂,靖康之變,元朝和清朝,那是被滅了N回的。站在大中國的立場上,這麼大的國土,幾千年了,都是這一圈人在裡面鬥,自然談不上誰吞併誰。

大中國,被西伯利亞、蒙古高原、西域的沙漠、青藏高原、東海南海包圍,形成了一個非常封閉的空間,外人根本進不來,吞併也是無從談起。

其實剩下的問題只有一個:你的立場是大中國還是小中國?

一個強大而龐大的中國,是很多人如喪爹媽的悲哀,這些人活的跟狗一樣卑賤,一肚子怨恨,巴不得天塌下來大家一起倒黴,於是每天在網上大漢萬歲,驅逐韃虜,揚州十日嘉定三屠... ... 記住了,歸根結底不是因為你們愛國,只是因為你們不幸福。你們一生中唯一能找到一點點優越感的地方就是身份證上民族一欄,除此之外,你們仔細想想,是不是沒有任何值得你驕傲的地方?明粉,皇漢,每天靠敲鍵盤反清復明只會更讓人看不起。


銳視覺何老師


近代的中國飽受西方列強的侵略,但西方列強終究無法像統治印度一樣地統治中國。那麼,為什麼歷史上沒有任何一個國家能夠吞併中國呢?筆者認為主要有3個因素,歡迎各位留言。


第一、地理因素

中國的版圖東臨大海,東部的廣闊海域能夠阻擋海上的強敵;西南能夠依賴喜馬拉雅山脈阻擋來自南亞次大陸(主要是印度和巴基斯坦地區)的力量;西北有帕米爾高原(從中亞延伸到中國的廣袤地區)可以阻擋中亞的力量介入;中國只有在面對北方草原的力量時才缺乏險要地區,所以古代中國修建了萬里長城。

三面據險,易守難攻。在航海業不如今天發達的古代,東海與黃海、渤海、南海就是古代中國的天然屏障;號稱世界屋脊的喜馬拉雅山脈成功阻擋了馬其頓人、波斯人和古印度人往西藏方向的移動;而廣袤的帕米爾高原和新疆地區漫長的補給線可以削弱往中國移動的中亞軍事力量;而在中國的南方沒有強鄰國家,也就是說中南半島的各國中沒有可以敵對中國的力量,無論是

緬甸、泰國還是柬埔寨都是彈丸國家,而越南北部在中國歷史上又長期是中國的領土。

第二、大國因素

中國從殷商時期就成為了東亞地區的大國,而在經歷了長期發展以後,中國的封建時代連續湧現出了秦、漢、隋、唐、元、明、清這樣的大帝國,這在世界歷史上是比較罕見的。波斯、馬其頓、羅馬都曾盛極一時,但都趨於衰落。



作為一個大國,中國在人口、經濟、軍事、文化影響力等領域有非常大的優勢。而如英國、法國、德國這類新興的資本主義強國,即便自身能夠強盛一時,也始終無法改變自身於版圖、資源、人口上的劣勢。以小國吞大國,是為不智也。

當中國遭遇外敵入侵時,國內會緊密地團結起來,發揮大國自身的調節能力

。晚清雖然虛弱不堪,但帝國主義絞盡腦汁依然不能瓦解中國,因為中國人民反對帝國主義入侵的鬥爭從來沒有停止過。英法等國明確邀太平天國合作,與他們一起平分清朝的版圖,但遭到洪秀全斷然拒絕,這就是太平天國的積極意義。所以說,中國作為一個大國,自身有反對分裂與入侵的調節能力。

第三、文化因素

秦漢的大一統,奠定了中國人思想文化統一的根基。後世帝王都以效仿秦漢一統為己任,而不能放任任何一隅的割據,所以有了曹操南征、晉滅東吳、隋滅南陳、趙匡胤南征、朱元璋北伐等事件。這都是受秦漢大一統的文化影響。

中華的文化包容萬物,既可以同化異族,也能夠締造新的時代,卻不會被異族文化所同化。魏晉南北朝是亂世,卻不斷有遊牧民族融入中華。古代中國的朝代更迭過程中,充滿了血腥暴力的屠殺,不論是漢人政權的更迭,還是少數民族的政權更迭,但都是為了爭中華的正統。


驍勇如石勒、苻堅等少數民族首領都化為華夏的一脈。而強盛如匈奴、鮮卑、柔然、突厥、契丹等少數民族都融入華夏血統,這就是文化影響力。即便是古代的蒙古與女真,他們都對外自稱為中國,蒙古與女真的入侵帶有血腥的屠殺,但歸根到底是中國內部政權更迭所導致,偏安一隅的南宋早已無法代表幅員遼闊的中國。

很多人不知道正是由於契丹人的擴張,將漢文化帶到中亞,使得穆斯林文獻記載和烏克蘭語中“契丹”的意思就是中國。元代修史,承認遼、金、宋為並列的中國正統王朝。兩宋時期的北方遊牧民族在與漢人政權爭中國正統的地位,這表明他們在

意識形態裡承認自己是中國人。這與日本、沙俄等外國勢力試圖要滅亡中國是兩回事。

按照日本的“大東亞共榮”計劃和沙俄的“黃俄羅斯計劃”,中國就會淪為他們的殖民地而不會再存在自己的文化了,這與中國古代遊牧民族取代中原王朝是徹徹底底的兩回事。日本在偽滿洲國瘋狂輸出自己的文化,而要扼殺中國文化,為日本加強東北地區的統治做準備,欲滅其國先滅其史

,而俄國在遠東同樣如此,他們要滅的不只是中國,還有中國的文化,可笑的是至今依然還有人奉日本人提出的“崖山之後無中國”為經典。


中外歷史


我是軍事妹子,這個問題我來回答好了,有不同想法歡迎留言討論。

蒙古國征服了中國,後來中國有了蒙古族;後金國征服了中國,後來中國有了滿族;甚至有人說過假如日本佔領了中國,現在中國應該還有個大和族......我覺得這個問題的的根本原因就是文化,當一個民族的文化沒有強大到抵抗外來文化侵蝕的時候,貿然去征服別的民族是很危險的。

元朝版圖

用最近的例子來說吧:歐洲接納敘利亞難民,看似菩薩心腸,但萬沒想到整個歐洲被難民潮攪得雞犬不寧。有人批評這是因為歐洲人心太善、太迂腐,其實不然,歸根結底是歐洲文化鬆散,不足以抵抗難民潮所帶來的文化衝擊。試想一下,如果把這些難民送到美國,雖然也會引發一些治安問題,但美國包容性極強的文化足可將難民文化吸納融合,這也是19世紀以來美國持續變強,歐洲持續衰弱的根本原因。

相比治安,歐洲更嚴峻的是文化衝擊,西方國家生育率較低,若干年後法國等可能會變成穆斯林國家

而漢族的融合力量則更甚於美國,甚至漢族文化本身具有極強的擴張性,這和國家強弱等等沒有關係,比如你可以看一下世界華人分佈,只要生存條件允許,就會有華人的身影。到目前為止,中華文化仍然是獨立於西方文化的強大力量,世界上沒有任何一個宗教、任何一個民族有能力撼動它,但同時也應該注意,目前西方文化正在加速入侵,當然這也是好事,文化融合交流才能進步,但關鍵是我們有些無從適應,被西方文化影響了這麼多年,自己的文化輸出卻基本為零,這點值得反思。

最美漢服,曾有女生穿漢服出門,竟被群眾認成日本和服被群起攻之,最後只得脫掉離開,一些人無知正逐漸導致中華文化的流失

最後總結下:國家可以被佔領,民族可以被征服,但只要文化在,最後誰輸誰贏還未可知。


軍事新觀察


說沒有一個國家可吞併中國那是自欺欺人之說,天下大世,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家無不敗之家,國無不亡之國,漢族人執政的歷朝不算在內,蒙元和滿清就曾吞併中國。


五胡亂華,蒙古入侵,滿人入侵,準確的說漢族政權被滅過3次,但考慮到現在的中國是多民族國家,認為中國從沒有被吞併過也可以,只不過有點牽強。


從先秦三百四十萬平方公里,到現在的九百六十萬平方公里。在這片廣袤的土地上王朝更疊,疆土反覆。但文化從未斷層,漢族依舊輝煌。這才是中國之根本。


身體很容易被征服,但是祖輩相傳的文化刻進了我們的血液,我們中華文化不能被篡改,而中華文化最厲害的就是融合,古代那些強大的民族,匈奴,突厥,柔然,契丹,碣族,鮮卑,回紇,這些民族呢?

曾經征服過大漢族的民族,最後都凋零了融入漢族了,融入到我們的文化裡,而我們也帶有他們的影子。這就是中華文化的偉大,也是神賦予的偉大。中華民族其實就是我們從耶和華中而來,擁有大華之美。這就是中華。




元朝時期蒙古滅了吞併了中國。明朝雖然打著驅除韃虜,恢復中華的旗號,實際也沒恢復宋代以前的社會現象。而且延續了元朝的制度等,甚至個別制度比元朝更甚,明後滿清,清後期洋務運動,後面辛亥革命。中國的古文化經典,被歪曲的傳統文化正在迴歸。


鮮卑人的祖先發源於大興安嶺嘎仙洞。中國的少數民族都與漢民族有淵源的。 黃長平 但李世民說的是漢語,穿的是漢服,皇家禮儀是漢禮儀,信仰的是漢人的儒家,道家學說,用漢人的法家學說治理國家,用漢人的孫子兵法打仗,朝中不得不大量起用漢人,這不足以他已被漢化了嗎!

雖然他有鮮卑人的血緣,可這又能怎樣呢!他除了有鮮卑人血脈之外,其他的鮮卑人的特徵已全部喪失了,他已經是個漢化之人了,可以把他列為漢族了。為什麼?歸根結底,鮮卑族沒有文化,有的只是野蠻,落後!這就是文化軟實力在長期起滲透作用!


深思瓶


很多國家在歷史上都有過被吞併的經歷,但是中華文明上下五千年,卻從沒有一個國家能吞併中國,這又是為什麼呢?

最主要的,是我們國家在地理上有著絕對的優勢,古代中國東臨大海,沒有航海戰鬥經驗的國家很難登陸。另一方面,西南有喜馬拉雅山,只有北方草原才地處險要。

但是,古代中國也在北方修建了萬里長城,用來抵禦攻擊,而且當年我國領土範圍十分廣泛,在元朝時甚至達到2122萬平方公里。

還有一部分原因,也是因為我國古代國力強盛,不僅科學技術一直很發達,像火藥、羅盤這些技術,在宋朝就產生了,而歐洲科學技術,要一直到16世紀以後才逐漸興起。

另外,經濟強勢也是一大原因

,很多經濟學家曾算過,如果當年大家計算GDP,中國絕對妥妥的第一!

最後,也是最重要的原因,中國是一個包容性極強的民族,很多比中國要早的文明都是因為外族侵略而逐漸消亡,而中國卻是來者不拒,被蒙古佔領後,就有了蒙古族,被金國佔領後,就有了滿族。

很多人說就算當年日本真的佔領中國了,到最後也會變成中國的大和族,比如我國的朝鮮族。

這也是因為很多外來民族,都能在中國找到歸宿感的原因。

據記載,在唐朝就曾出現過至少23位胡人宰相,也就是外國人宰相,在當時,外國人確實享有著和國人一樣的待遇,即使到了現代,很多外國人來到中國,也依然能找到他們的歸屬感。

我想,這就是中國能夠長久地屹立於世界之林的原因吧~


找靚機二手機



歷史上,中國之所以沒被任何國家吞併,是因為他的地理限制,再有吞併對方是誰,如果按現代意義上說是中國疆域以外的國家,那確實很少,不敢說沒有,像在中國以北的外蒙古,在古代,元朝就是發跡於此,忽必烈之前的蒙古帝國國都就在今蒙古國首都烏蘭巴托附近不遠的額爾德尼召,這是歷史不爭的事實,按古代說法,它屬於中國歷史,可放在現代而論,情況變了,蒙古是從外蒙殺過來的。當初成吉思汗稱汗於漠北龍駒河發源地,統一草原戰爭結束後,他誓師起兵伐金,可以說對中原的戰爭,簡直就是野蠻的掠奪戰,北京,大同,太原,遼寧一帶遭到蹂躪,後又退出中原,籌備西征。


在忽必烈時,才將蒙古中央移到今中國內蒙古閃電河,經過幾代先汗開拓後,金國,西夏消失了,蒙宋對峙,在中間有個插曲,蒙古突然被忽必烈改成大元,他成功過渡成中原皇帝,臨安和廣州被攻破後,宋朝最後被元朝所滅,他理所當然成為繼漢唐以來首大統一王朝的皇帝。在他成為中原皇帝同時,西方各地也有成吉思汗子孫,他們坐鎮波斯,俄羅斯,中亞各自擁有國家,蒙古似乎是世界性帝國,也是征服性的帝國,包括中國也不例外,但是按常規來講,元朝仍屬於中國歷史,因為那時古代人們對地域都很模糊,不分彼此,他們和遼金一樣,有同樣一個信念,入住中原,只是他比遼金做得更好更徹底而已。


在元朝之前的蒙古高原上,不斷向中原掛起旋風,有匈奴,柔然,突厥,他們和中原王朝勢不兩立,你戰我伐,比如匈奴是個例子,在整個漢朝,匈奴成了他的瘟神,時不時入侵,漢武帝終其一生才將其打敗,但還是滅不了他,匈奴仍和漢朝並存,仍在戰戰和和一直不休。唐朝和突厥也一樣,只是後來唐朝國力強大了,突厥唄壓了下去而已,他最後還是和唐朝並列,唐太宗只打了個蛇尾,武則天時又反了,蒙古草原一片響應,頓時形成一個大汗國。他們的可汗以區別中原王朝皇帝用汗稱號,用的是草原規矩,拜的神是天,包括後來元朝退出草原一樣,漠北政權始終和中原王朝唱反調,不斷的殺出一匹黑馬,這種紛爭直到清朝康熙帝才結束,蒙古諸部才順順貼貼服從起來,所以說嗎,除元朝意外,他們的意圖還是沒有得逞,蒙古高原諸部並沒有真正拿下中原。至於後來的滿清嗎,它不用說屬於中國歷史,它發跡東北,統一中原,是它奠定了我們今天的基礎,若沒有清朝,就沒有我們的現在的中國。所以嗎,元朝和清朝被不算在外。


而真正的入侵者,是中亞和波斯,印度,歐洲,日本那些中國不想幹的國家,它們才是真正的入侵者,然而他們卻沒有一個成功。最早受威脅的是在明朝永樂時期,帖木兒入侵,帖木兒在撒馬兒幹建立政權,橫掃巴格達,安卡拉,德里,莫斯科,薩萊,西伯利亞城,現在他又將兵力對準大明,可是不幸的是他卻死在訛答剌城,帖木兒臨死前,他也在徘徊,因為大明不是俄羅斯,土耳其,波斯。惹了大明,自己得要承擔後果,當初大明是他主子,他也瞭解大明實力的,所以在訛答剌逗留一段日子,不幸患病而死。帖木兒是最有攻擊中原的意圖,在他早些時間也有幾個強大帝國,只是他們受地理限制,不敢過來而已。比如橫跨歐亞非的亞歷山大帝國,阿拉伯帝國,他們最遠只打到印度,卻沒有踏中國半步,原因很簡單,前面是連綿起伏的喜馬拉雅雪山,和無盡的塔克拉瑪干大沙漠,要跨越此地,肯定得死傷大半,人員補給困難,交通聯繫不便,等到了中原,他還得要跨過漫長河西走廊,人煙稀少,所以他們根本就不可能順利拿下中原的,包括帖木兒,也不能拿到保票 。


這也為後來為什麼歐洲列強要從海上入侵中國呢,很簡單,中國一半也屬於海上國家,西面不行,東面繼續,在當時中國是亞洲最大的國家,凝聚力強,和歐洲人相差甚異,像清朝拖都把他們能拖死,面對地大物博的大清,歐洲列強是吃不消的。而相對沙俄卻是個例外,它是後來者,和中國接壤,恰恰因為這,他才有天然的優勢,竊取土地,它和其他列強不一樣,竊取等於佔有,而且永遠佔領,但不能真正吞併中國,因為他根本就沒有這個實力,還有日本也一樣,他們根本就不可能,因為他們發動的是不義的戰爭,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他們註定是要失敗的。

中國是世界上唯一一個文明沒有中斷的國家,原因在它於地理隔閡,歷史久遠,向心力強。中國之所以沒有被吞併,還在於一點,他是一個古老的國家,擁有博大精深的文明。


路漫漫76416489


古代時期中國是很強勢的,科學技術,文明程度和經濟水平都是世界前列。幾乎沒人能夠打贏中國是真的。當時中國的科技水平領先亞歐大陸百年不止。造船和火炮,甚至高級冶煉技術都比歐洲出現的早,中國有高等的冷熱兵器的時候和先進的農具的時候,歐洲還到處便溺,一天到晚忙著找食物吃呢,還有焚燒“魔女”這些陋俗。漢唐盛世的時候,與此同時是中世紀的蠻荒生活,耕種買技術差效率低下,不衛生傳染病爆發,醫療技術也落後。中醫蓬勃發展的時候,歐洲發燒骨折都可能死人。(放心,真實的中世紀不會和電影以及很多動漫那樣古樸質雅,歲月靜好,生活環境水平還不如古代的三哥,都不如今日三哥,要知道古代的三哥確實也是一流國家)。那時候誰挑戰中國都是自不量力,中國生產力和科技比他們發達多了。用今天的話說不說是朝鮮和美國的差異,也差不多少,更重要的是在他們的一畝三分地都難活,哪裡有心思和精力開疆擴土?

明清時期中國很長一段時間也是世界前列,不過由於這個時候歐洲文藝復興過後了,脫離了了愚昧無知,人們就更文明,更崇拜智慧和知識了。他們的科技水平和精神文明也達到了類似中國的高度。中國和他們的差距並不大。而且統治者驕傲自滿,剛愎自用,別人在學習世界,中國失去了學習世界的機會。這是中國和歐美髮達國家落後的根源之一。於是中國就捱揍了。這個時候西方國家想佔領中國實際上,易如反掌。

不過,由於文藝復興後歐洲人文的影響,歐洲白種人遠不如阿拉伯人,黑叔叔那樣愚昧無知。總體來說,歐洲白種人崇尚文明的方式。他們佔地但是不殺人。也並不是真正意義的佔有,只不過設立了警察和總督這種治安機構,理論上還是被殖民國家的地。只不過不是宗主國家管。交點東西交點錢互惠互利。後來到期人家也還了,比如非洲和香港。當然也有例外,美國對佔地不感興趣,而且美國反對佔地,美國人就是反對壓迫得到了自由,他們深有體會對不自由很反感。八國聯軍的時候美國總統麥金萊就反對佔地。西葡開化晚,不怎麼收到文藝復興影響,所以販賣奴隸,時有屠殺。英法不認可他們,英法經常和西葡的奴隸船械鬥。實際上基本上就是歐洲人對事兒不對人,文明些,講道理,不和毛子和成吉思汗一樣,動不動殺人放火。這個時候就不是個古代那樣怕中國或者沒有時間精力了:相比之下歐洲和奧巴馬那樣更喜歡紳士一點。如果所有人當初都和普京,尼古拉斯二世,斯大林那樣耍流氓還有理,那中國估計今天也該姓個英法美德意日了。何況他們拳頭也和普京一樣硬。文藝復興的春風吹拂到歐洲的時候,俄羅斯的土地上吹來的是成吉思汗的馬糞,成吉思汗的血液銘刻在了他們身上:俄羅斯血緣意義上不是白種人。隨著融合,繼承了蒙古兵的暴虐。今天俄羅斯說自己是白種人和歐洲文化,歐洲人不承認。世界也普遍討厭俄羅斯(喜歡俄羅斯的只有咱們這裡認賊作父的部分腦殘和委內瑞拉、朝鮮吧。朝鮮出口煤炭給普京的親信,委內瑞拉,和普京簽了石油貿易協定,不說了,鼓勵老百姓仇恨美國轉移矛盾這招很多人玩剩下的)

即使說,古代西方沒實力,沒精力,近代和現代沒想法,沒做法。所以中國還是中國,好好的。

題外話:實際上,明清之後雖然造孽,但還有民國,民國學術發達,西裝革履,尤其老上海等南方城市,和歐美差距已經很小了。

後來卻是,旗袍中山裝不好,破衣爛衫當成寶。傳統文化都毀掉,大批愚民信邪教。

加上十年“盛世”,我不多說了,當初經濟水平和非洲,朝鮮差不多。都不如越南,菲律賓,柬埔寨這些又小又窮得過得好。

什麼時候中國和文藝復興那時候推翻神,和中山先生那樣推翻萬歲,中國才有機會真正繁榮富強。想想今天的阿拉伯人,巴基斯坦,阿富汗和世俗文明的中亞、馬來西亞對比,過去的歐洲和中國的對比,還天天抵制,抵制:愚昧無知太可怕了。


中華遠東外蒙領主


那麼為什麼沒有別的國家能夠吞併中國呢?首先咱們還是先說一下客觀原因吧。最主要的客觀原因就是中國的地理位置。中國位於歐亞大陸最東端,再往西就是佔地球總面積35%的太平洋。所以首先,中國東南漫長的海岸線其實非常安全,這和歐洲的海岸線與非洲和亞洲隔海相望完全不一樣。而在西邊和北邊,喜馬拉雅山、崑崙山、塔克拉瑪干沙漠和戈壁灘又構成了絕佳的天然屏障,對任何軍事行動也都形成了很大的阻隔作用。所以相對來說,外來勢力要征服中原政權很難。

中國地形的四面阻礙,在古代使外族很難征服

客觀原因說完,再說中華文明的特質。中華文明是純粹的農耕文明,而對農耕文明來說,安定是最大的渴望。因此中國比較早就形成了龐大的帝國,然後還是因為農耕文明的基本屬性(只要安定能保證正常種地就行),這個帝國又不喜歡征戰,秦始皇建立了龐大帝國之後,首先做的事就是進一步加固天險,修長城防禦外敵入侵。這就進一步減少了外敵征服的可能。同時因為社會長期的相對安定,使中國很早就形成了龐大的人口規模和相互認同的統一民族,這對征服者來說也是無法逾越的障礙。

農耕文明的物質促使大一統的民族很早形成

最後一點也是最重要的就是中國祖先的智慧了。首先是漢字的發明。大家要知道,漢字是世界當代主要文字中,唯一的非拼音文字。即使把世界現存所有小語種稀有文字都算上,漢字也是僅有的少數幾個非拼音文字之一。因為漢字的發明,使中國的書面語能夠始終保持統一,不會因為各地方言的不同而產生不同的文字,進而促使不同地區的方言分化成不同的語言,再進而使說不同語言的人們也分化成不同的民族。這使得漢族始終保持了民族性的統一,始終能夠形成強大的合力,讓外族無法征服。

漢字對保持中國長期統一的民族認同居功至偉

第二是不以宗教立國。不以宗教立國,也就是不把文明捆綁在宗教上。中國自周朝開始,政權就從來不附著於宗教,這在世界上可以說是獨一無二的。宗教在中國只是文化的一部分,而不是像世界多數古文明一樣代表著全部。這樣把中國的文明提高了一個層次,使中國不會因為某種宗教的興亡而導致滅國,就像羅馬帝國和波斯帝國那樣。也不會因為宗教信仰的不同而分裂成不同的民族,就像印度和巴爾幹國家一樣。


第三是不以民族劃分國界。孔老夫子作《春秋》時就說“夷狄入中國,則中國之,中國入夷狄,則夷狄之”,其內含就是,無論你是什麼民族,只要接受了這裡的生活方式,你就可以被接納為自己人。這一點是對於那些越過所有的地理天險,軍事實力也足以征服中原的外族的一個最後的防線,也是最強大的無法逾越的防線。要統治這裡,就得接受這裡的生活方式,把自己也變成這裡的人,你才有可能被接納。所以儘管中國歷史上曾經有過無數次少數民族征服,但中華文明的形態和本質從來沒有改變過,無論誰做皇帝,這片土地的生活方式始終不變,文明始終得以延續。所以中國歷史上的少數民族政權,無論是五胡還是遼金還是蒙古還是滿族,要讓漢人接受統治,都只能用漢俗來統治,而不可能把他們自己原有的制度照搬過來。最終他們自己也會慢慢成為這塊土地的一部分,這也就是同化。

當然,這些也不是一成不變的。比如1911年,清朝被推翻,許多中國傳統的制度和生活方式在這前後也都發生了變化。但這個過程不是誰征服誰,而是順應時代的變化,而且是一個漸進的過程,也是保證中華文明不被時代淘汰的必要方式,這種能夠順應時代的勇氣,也是中國不會被別國征服的一種保證。


桃花石雜談


我認為,世界上還沒有哪一個國家,哪一個文明能夠真正吞併中國,這是由中華文明的特性決定的。

當然,異族暫時統治中國是有的,但時間一長,要麼被驅逐,要麼被同化,都不能算真正的吞併中國。不論是蒙元,還是滿清,其實都以中華正統自居。

而部分領土被其他國家割佔也是有的,比如當年俄國就佔據了我國很多領土。但是那些都不是中華文明的核心區域。

所以中華文明是世界上唯一延續至今的古文明。

為什麼中國不會被其他文明吞併呢?我認為主要有以下三個原因:

第一,中國人的國民性。

中國的地理條件不算太好,也不算太差,中國人想要生存下來,就必須努力耕作。

中國人因此養成了勤儉節約、吃苦耐勞、勤勞勇敢的國民性格,還點出了獨特的種族技能:種菜。可以說,只要有塊地就可以養活中國人。所以中國歷史上雖然多災多難,人口幾度急劇減少,但只要新的王朝休養生息,人口水平立刻就增長上來了。

直到現在中國人口居世界第一。這麼多的人口,那個國家能吞得下去?誰吞誰還不一定呢。

第二,中國源遠流長的文化。

中華文化至少從商朝就開始流傳,直至今日,從未有一日斷絕。這在世界上是絕無僅有的。中華文化在人民心中根深蒂固,誰也改變不了。

而且中國人使用的漢字是表意文字,也就是說,不同的時代、不同地域的人可能說不同的方言、發不同的語音,但是可以使用漢字進行無障礙地交流。所以中國雖然地域廣大,但從南到北是鐵板一塊,大一統思想深入人心,因為我們使用的都是同一種文字!

所以幾千年前的書籍,我們只要稍加訓練就可以看懂。這養成了中國人強大的凝聚力。想吞併中國,除非所有人都放棄了漢字,改用字母。

第三,中國的地理條件易守難攻。

中國東方和南方都是大海,西部是青藏高原,只有北部無險可守。所以中國自古以來的外患都是北方的遊牧民族。

但是遊牧民族,如匈奴等,文化和科技都不如中國,唯一憑藉著強大的機動力才對中國造成困擾。但是他們能搶劫中國,卻無法真正佔據中國的土地。因為中國人已經在這片土地上紮下根來了。

所以,世界上沒有一個國家有資格吞併中國。中華文明能夠延續五千年,不斷吸收融合周邊的少數民族和落後文明。



夢露居士


這得看吞併的定義是什麼——如果僅僅只是軍事佔領的話,中國是曾一度被外族佔領過的;然而從中華文化的傳承而言:如今中國境內的五十六個民族都是一家,當年快馬彎刀的征服者放下了刀劍,念起了子曰詩云。儘管像中華文明一樣悠久的遠古文明不止一家,可古埃及、古希臘早已是失落的文明,甚至沒人能說清如今的埃及人、希臘人是不是建造金字塔和帕特農神廟的古埃及人、古希臘人的直系後裔。中華文明成為了唯一繁衍至今的原生遠古文明,那麼中華文明究竟是憑藉什麼做到這點的呢?個人以為主要有以下三方面的原因促使中華文明能不間斷地繁衍至今:

地理原因——中國東面是太平洋,西面有巍峨的青藏高原和帕米爾高原作為天然屏障,南面的中南半島地形複雜,很難崛起足以威脅到中華文明的強勢地緣勢力,所以在過往數千年間真正能對中華文明構成威脅的只有來自北方草原的遊牧民族。事實上中國古代史幾乎就是一部農耕民族和遊牧民族持續交鋒的歷史,為應對遊牧民族的侵襲,中原農耕民族修建了長城這一防禦工事,從而在一定程度上抵消了遊牧民族的侵襲。但長城作為防禦工事只能治標不能治本,否則就不會有元、清入主中原之事了。那麼既然遊牧民族入主中原之事歷史上也曾發生過,那為什麼中華文明沒因此顛覆呢?這就涉及到另外兩個原因了。

人口原因——事實上人口原因和前面提到的地理原因也有一定關聯:除古希臘是海洋商業文明之外,絕大多數遠古文明都是農耕文明,所以這些文明大多興起於水源充沛的大河衝擊平原,因為農業生產離不開充足的水源作為支撐。而中華文明興起的黃河、長江中下游衝擊平原可謂得天獨厚——相比古埃及和兩河流域那種四周多沙漠和古希臘的多山地形而言:能與黃河、長江中下游衝擊平原這樣大面積的衝擊平原相提並論的只有印度的印度河、恆河衝擊平原,所以這兩大沖擊平原養育了大量的人口。而人口規模的巨大使周邊民族即使入主中原,也難以憑藉自己少得多的人口而將中華文明同化。問題是印度文明也有巨大的人口規模,為什麼就輕而易舉被雅利安人、貴霜人、突厥人、英國人征服呢?

文化原因——中華文明相比其他文明有一個特色就是很早就形成了大一統的天下觀:事實上中華文明不是以國家為本位建立的文明,中國古人並不認為華夏文明是自己所獨有的,而是應當通行於天下的——所謂蠻夷入華夏則華夏之。基於這一理念華夏文明能以一種開放進取的包容精神吸納融合一切外來文明,而不會被外來文明所同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