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蚌埠一初二学生QQ空间公开秀恩爱

蚌埠新闻网记者 陈瑶

杨先生的儿子强强(化名)是我市一知名中学的初二学生,正是天真烂漫读书学习的好年纪。平时杨先生也将儿子当作自己的小朋友一般相处,父子二人常谈心交流。最近,强强和爸爸分享了一些班级的热门话题,令杨先生心中顿时警铃大作。

前几天,强强给杨先生看了一位同学的QQ空间,一篇公开恋情的文章在班级里最近热度很高。强强这两位早恋的同学,不仅公开晒出了表白文章、牵手照,还坦然接受了同学们的祝福。

“本来以为14岁的孩子还小,什么都不懂,还没开窍,没想到已经到了谈恋爱的年纪。”杨先生说,虽然自己的孩子目前没有发现早恋的苗头,但周围已经有不止一两对同学有了早恋的举动,恋爱这张情网不知何时会网住自家孩子,目前他要做的是及时给孩子打“预防针”,做好应对准备。

00后的早恋,早已不是熟悉的味道

“早恋”一词对大多数人来说都不陌生,互动百科对“早恋”的定义为:青春期青少年建立恋爱关系。“早恋”一词只在中国内地被广泛使用。早恋一般指未进入大学阶段的青少年之间发生的爱情,特别是在校的中小学生。调查表明,在中学阶段发生过感情的人很多。而大多数都是暗恋、单恋(单相思)。只有相互有好感,才能发展成为早恋。早恋行为是青少年在性生理发育的基础上,心理转化为行为的实践。

在蚌埠一初二学生QQ空间公开秀恩爱

图片来自网络

随着所有的90后都已成年,早恋这个话题显然只适用于2000年以后出生的孩子。作为新世纪的青少年,00后拥有更加良好的条件与教育氛围,这批孩子也更具有自由精神和开放的思想,他们对待早恋的态度已不同于80后、90后,家长、老师面对这批孩子的早恋问题又该如何处理?

“我在公交车上、大马路上都看到过穿着校服的中学生,小男孩、小女孩手牵手或是搂搂抱抱的。现在的孩子胆子大,早恋也不偷偷摸摸,反而一脸得意要昭告天下。”生于上世纪80年代初的刘女士认为,00后的中学生们早恋已经和上一代人风格截然不同,“我们小时候总觉得早恋是件有些丢人的事,都是不好好学习、品行不端的差学生才会有的行为,就算早恋了,也一定要瞒着老师、家长、同学,打死也不能承认,连个手都不敢牵啊。”

记者调查:一番苦心化为两派观点

坚定反对派:会用一切手段阻止

作为医生的王先生对儿子的未来一直有很高的期待,孩子今年读初二,正是青春期,虽然现在没发现孩子有早恋行为,但王先生说自己坚决反对孩子早恋。“我坚决反对早恋,小孩子年纪小,把持不住,一旦谈恋爱就没心思学习了,我希望他把谈恋爱这件事放在大学阶段进行,那时候心智成熟,看待、处理问题的方式和小孩子完全不同。”王先生认为,如果儿子早恋,自己一定会采取一切可以尝试的措施,比如,和老师打招呼,给孩子调座位、换班级、死盯硬守、甚至转学等各种手段阻止、干预。

调查中,一名中学老师告诉记者,如果自己班级有早恋的学生,她一定会出面制止。“我所遇到的学生早恋,最后都被时间证明了,几乎没有好的结果。有的孩子浪费了宝贵的学习时光,有的孩子错过了重要的人生机遇,还有的孩子因为自我保护意识太差,酿成了无法挽回的悲剧。即便有的孩子恋了一段时间,这段感情也最终会不了了之,早恋真的是不会结果的花,所以我一定会出面阻拦学生早恋。”

淡定理解派:不突破底线,一切好说

记者调查中发现,有20%左右的家长认为,不存在“早恋”这个概念。

在我市一家文化单位工作的张女士明确表达了自己的观点,“既然会恋,就不能说早,我孩子无论什么年龄谈恋爱,我都觉得正常,只是要注意引导不要影响到他的健康成长和学习,毕竟恋爱只是生活的一部分。”

此次调查,有一半以上的家长认为,处于青春期的孩子对异性同学产生了懵懂的情愫,这是青春期的“小美好”,不该一味指责,适当引导就行。而且只要不影响学习状态、不违反校纪校规、没造成什么不良影响,家长强势干涉反而不好。

不过,家长们的这种淡定和理解,也都建立在“底线”之上,家长们心中的这条“底线”,基本上是亲吻等过于亲昵的举动,以及性接触。在这个问题上,所有爸妈都统一战线。

少男少女相处比过去更大方

二十六中的班主任老师何娟,从教近二十年,遇到学生早恋的情况真不少。在她看来,现在青春期的男女学生确实比过去大方多了。中学生的异性朋友越来越多,这是社会的进步,教育的进步,人性的解放。

何娟的原则是,作为老师,发现早恋迹象,如果影响不大,那就“装聋作哑”,在顺其自然的同时默默关注。如果“小美好”一旦变成了“星星之火”,甚至有“燎原”之势,班主任一定会出面引导一番。比如,帮助孩子们理解,喜欢一个人、崇拜一个人跟爱一个人是不一样的;再比如,告诉孩子们,这个时候的“爱情”,最纯洁,最纯粹,但也最脆弱,因为爱情往往与能力和责任联系在一起。

如果这种干预还是无效,何娟就会通知双方家长,家校联合做孩子的思想工作。

青春期现实情感问题谁能引导?

“现在,无论是影视作品还是书,说青春期懵懂爱情的很多。可是真正能为孩子疏导青春期的心理问题、感情问题,帮助家长解决问题的教育、指引却很少,甚至是空白。”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徐心悦认为,面对早恋这一情感话题,很多孩子和家长可能都是缺乏经验、不知所措的,学校、教育主管部门平时没有这方面的教育、指导,一旦出现问题,孩子和家长只能任性为之,或是借鉴别人、影视作品中的经验,这样一来,往往会走些弯路,甚至误入歧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