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人乃湘軍悍將,連陳玉成都忌憚他,卻被李鴻章往死里整,爲什麼

湘軍作為鎮壓太平天國運動的主力,在十餘年的征戰中湧現了一大批名將,這些人大多成為滿清後幾十年的支柱。

而在湘軍諸多名將中,有一個人以驍勇善戰著稱,就連太平軍最能打的英王陳玉成也對他忌憚三分。

這個人的軍隊是湘軍精銳,他們大破太平軍和捻軍,但是,最後這支軍隊卻被曾國藩裁撤。

這位將軍戰功赫赫卻又貪婪嗜殺,可謂譭譽參半。

此人就是湘軍悍將鮑超,他的部隊就是赫赫有名的“霆字營”。

此人乃湘軍悍將,連陳玉成都忌憚他,卻被李鴻章往死裡整,為什麼

鮑超重慶奉節人,湘軍成立後他加入了湘軍水師,依靠敢打敢拼,逐漸成為湘軍中的一號人物。

公元1855年,太平軍陷武昌,湘軍名宿胡林翼被圍,鮑超千里馳援,救出胡林翼,一戰成名。

胡林翼舉薦鮑超,於是清廷派遣鮑超前往長沙募兵3300,組成了一支新軍,因為鮑超字春霆,故此該軍稱“霆字營”。

“霆字營”成軍後在鮑超的率領下與太平軍作戰,先後收復武昌、戰黃梅、與陳玉成大戰松風驛,激戰太湖,血戰三河鎮,收復黃安,攻克安慶。

可謂南征北戰,戰功累累。

太平軍英王陳玉成曾說:“官軍堪為敵者,一鮑二李而已”,二李是李續賓和李孟群,一鮑就是鮑超。

此人乃湘軍悍將,連陳玉成都忌憚他,卻被李鴻章往死裡整,為什麼

尤其是決定太平天國命運的安慶之戰中,曾國荃所部攻擊陳玉成精銳部隊劉瑲林。

劉瑲林麾下4000精銳是陳玉成的王牌軍,全是悍不畏死的廣西老兵,他們奉命鎮守安慶城外集賢關赤崗嶺,是安慶城的屏障。

曾國荃的“吉字營”屢攻不破,傷亡慘重,鮑超率“霆字營”到後,一番血戰,全殲太平軍,格殺劉瑲林。

隨後湘軍破安慶,太平天國戰爭徹底倒向了清軍一邊。

此戰使得“霆字營”聲威大震,成為湘軍的又一支王牌軍。

鮑超趁機將他的部隊擴編成一萬多人的“霆軍”。

此人乃湘軍悍將,連陳玉成都忌憚他,卻被李鴻章往死裡整,為什麼

太平天國滅亡後,北方捻軍興盛,曾國荃等人圍剿不力,清廷再派鮑超協助淮軍前去鎮壓。

捻軍作戰飄忽不定,曾格殺滿清最後的騎兵名將僧格林沁,大破曾國荃,鮑超到後與淮軍合作,圍剿捻軍。

在和淮軍將領劉銘傳(後來清朝臺灣省第一任巡撫)合作圍剿的時候,劉銘傳中埋伏險些喪命,鮑超及時趕到,大破捻軍,斬首一萬多人,捻軍經此戰由盛轉衰。

此戰本來是鮑超的功勞,但是李鴻章卻袒護自己的親信劉銘傳,誣告鮑超貽誤戰機故意陷害劉銘傳。

鮑超一氣之下憤而辭職,他麾下三十營的“霆軍”也被李鴻章趁機遣散了。

此人乃湘軍悍將,連陳玉成都忌憚他,卻被李鴻章往死裡整,為什麼

鮑超辭職後,廣置田宅,過上了奢侈的生活,畢竟他在戰爭中撈了不少好處。

當時清廷方面的人曾如此評價鮑超:“軍無紀律,旌旗所過,僅存焦土”,“至若一時將帥,使東南數千里民之肝腦塗地,而諸將之黃金填庫,民之妻孥亡散,而諸將之美女盈門。”

郭嵩燾更是說他:“所過殘滅如項羽。”

可以說,鮑超的“霆字營”之所以戰鬥力驚人,很大的原因就是因為鮑超鼓勵戰勝後的強姦和掠奪,他認為這樣可以激勵士卒的戰鬥力。

曾國藩被人稱為“曾剃頭”,鮑超貢獻了不少黑材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