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亚北非的受力平衡点究竟在哪里?

学员优秀作业

中东局势再次由于叙利亚问题而变得扑朔迷离,叙利亚俨然已成了域外大国在中东的竞技场。那么未来叙利亚和整个中东的局势会如何演变?又会造成哪些影响?

本篇内容为鸿学院微课堂优秀作业,仅代表作者观点。

注:红字部分为宋老师标注精彩内容及批注

西亚北非的受力平衡点

■文 | 王雨珂

西亚北非的受力平衡点究竟在哪里?

摘要:表面上看中东现在是各种域外势力的战场。实质上,中东现在正在经历一战秩序的瓦解。而这一秩序,是西方强加给西亚的。那么,当域外势力纷纷消退之后,中东的政治稳定结构是什么?

批注:这也是个好问题!

提出问题:历史上的中东,为什么总是出现埃及、安纳托利亚、两河政权的对峙?

批注:富含信息量和指向性

分析问题:西亚北非板块有三个支点,埃及、安纳托利亚、两河;两个外部入侵力量,伊朗高原、西地中海。

批注:相当出色的结构

西亚北非的受力平衡点究竟在哪里?

青铜时代,亚述(两河),赫梯(安纳托利亚),埃及三个帝国分别掌握三个支点。这时黎凡特(叙利亚)是兵家必争之地,兵祸连年。任何试图给黎凡特带来和平的努力都是徒劳的。新亚述时期,亚述力量达到鼎盛,占领黎凡特,试图统治此地。但是,新亚述只有一个支点两河,它会受到安纳托利亚和埃及两个其他支点力量的挤压。更重要的是,在只掌握一个支点的情况下试图统治黎凡特,统治的成本远高于收益。因此亚述很快就在内乱中灭亡。新巴比伦和米底是两个怪胎,两个国家的国土结构都分别置于两个不同的地缘板块中。这种政权天生不稳,所以伊朗高原的波斯人轻易的把两者打死。

批注:亚述帝国的历史有瑕疵,亚述曾征服过埃及和安纳托利亚东部,其败亡与南北压力关系不大。另外,亚述统治黎凡特超过200年,堪称稳固。

波斯是第一个掌握三个支点的帝国。所以黎凡特能在和平中爆发出它的全部经济潜力。直到东罗马丢失亚洲领土前,叙利亚都是最富裕的行省之一。

罗马人是另一个方向的入侵力量。罗马在扩张期掌握了安纳托利亚和埃及两个支点,而安息和萨珊两个帝国虽然握有伊朗和两河,但是在黎凡特地区的争夺中,波斯是完全处于下风的。泰西封都差点被攻破。这说明,两个支点的力量足以把其他势力从叙利亚推出去

现在,给这个模型做个总结。当三个支点分属不同的政权的时候,叙利亚是四战之地,不可能和平。谁吞并他,谁就会因为扩张过度而被打死。

当三个支点中的两个属于同一政权时,这个政权足以把其他力量从叙利亚推出去。当三个支点属于同一政权时,这个政权将拥有300年的寿命,而叙利亚是其最富裕的地区之一。

西亚北非的受力平衡点究竟在哪里?

继续看之后的历史。伊斯兰崛起其实是西亚中东本土势力的一次绝地反弹。伊斯兰之前,西亚北非已经被伊朗和西地中海两股侵略势力瓜分、干烂了。此地民族种族问题复杂,绝不可能像中国一样通过种族单一性塑造统一。那么,就只能用宗教的想象共同体代替民族的想象共同体。倭马亚和阿巴斯是本土力量第一次统治两个支点(埃及和两河)。在此期间,东罗马帝国对叙利亚一点想法都没有。阿巴斯衰落以后,塞尔柱人在西亚到处乱窜,三个支点再次完全分离。安纳托利亚被罗姆占领,埃及建立法蒂玛王朝,两河是内部治理一团糟的塞尔柱。黎凡特又成了四战之地。穆斯林也在内耗中迎来了新一波入侵者,西地中海的十字军。

阿尤布和马木留克是两个奇葩。这两个埃及政权用一个支点的力量就占领黎凡特很多年。这是因为蒙古入侵中,两河被彻底摧毁,巴格达被屠城。两河支点已经完全失灵。安纳托利亚又处在分裂中。 马木留克则因为击败了蒙古军队而保持了领土完整。当蒙古退潮以后,西亚的秦帝国来了。

批注:一个例外

西亚北非的受力平衡点究竟在哪里?

奥斯曼帝国是唯一一个把三个支点都纳入统治的本土政权。向东压得萨法维王朝没脾气,向西不断吞地差点攻下维也纳。默罕默德是中东的周公,给中东诸民族带来了想象共同体,奥斯曼帝国就是中东的秦国,给中东带来了统一的政权。但是唯独缺了商鞅,导致奥斯曼帝国内部治理水平一直很低。

一战最大的两个变化是奥匈帝国和奥斯曼帝国两个姓奥的死了。东欧和中东都碎了一地。中东局势至今都是一战结果的延续。一战的中东版图是西欧列强强加的,那么现在,当西欧列强已经瘫痪,美国力量又大幅损耗的今天,来自欧美的外域力量在中东只会越来越弱,中东很快就行再次进入三个支点,两个入侵路线模型的运行轨迹。

解决问题:

美国再次在叙利亚挑事,这其实是件小事,因为无论美俄准不准备拍屁股走人,阿萨德被不被吊路灯,叙利亚或者说整个黎凡特都没有哪怕一丝和平的可能性。历史证明,当埃及、伊朗、土耳其三个政权各自掌握一个支点的时候,叙利亚就是一只肥羊,一个棋盘,一个战场。

所以,中国不必幻想能为叙利亚和平做什么,或者说在此事上有什么立场。因为结果是注定的,无法改变的。但是,仅仅对美国的这个动作来说,中国存在一些不错的外交收益。

希特勒上台后,德国外交空前孤立,意大利又是奥地利的保护国,纳粹无处扩张。然后西班牙内战开始了,意大利干预。希特勒对将领说,西班牙内战对德国的意义在于创造了一个德意共同作战的外交环境。内战持续越久,德意共同作战越久,德意之间的关系改善越多。

叙利亚问题上,中国同理。叙利亚是个美俄之间持续出血的伤口,中国只需一直保持亲俄国的立场,甚至不用做出任何实质的复出,也能持续加温中俄关系。

西亚北非的受力平衡点究竟在哪里?

问题的联想:

现在中东又回到了经典的三国鼎立的局面。

土耳其-安纳托利亚:要想建立一个跨民族的政治实体,首先需要创造一种跨民族的意识形态。土耳其有泛突厥主义。同时土耳其又是所有伊斯兰国家中工业基础最好的。土耳其是叙利亚战争中下注最多的伊斯兰国家。

伊朗-两河:伊拉克战争的最大结果是一直被萨达姆封锁在伊朗高原的伊朗终于把势力渗透到了两河。现在伊朗手握伊朗高原两河流域两个板块,半成熟的核技术,现代化的军队,稳定的政治结构,强势抬头的什叶派教义。从任何角度来说,伊朗都做好了成为一个世界帝国的准备,唯一欠缺的只是一片权力真空。

埃及-埃及:也许很多人会认为埃及是世界政治边缘国家。这其实是因为近20年埃及太低调了。五次中东战争中埃及都是阿拉伯世界的盟主。还有一样东西是中国人经常忽视但未来必然会大爆发东西——穆斯林兄弟会

创造21世纪的技术是什么?是互联网技术。创造21世纪的人是什么?是那些把廉价手机卖到非洲,把AK47生产线廉价复制到中东非洲的人。当非洲人都有手机,和机枪的时代是什么时代?非洲和中东的秩序是建立在当地人民零工业化城市化的基础上的。当中东人和非洲人一手手机一手AK的时候,欧洲人那些用尺子在地图上画出来的国界线还有任何意义?

西亚北非的受力平衡点究竟在哪里?

任何国界线都是长期军事斗争的结果,没有之一。

21世纪的两场世界大战必然是爆发在人口爆炸,但是0工业化的中东和非洲。7年时间的叙利亚战争,甚至之后的库尔德战争真正都不过是大战前的小火星。之后的大战将涉及20亿人口,上亿人死于非命,世界版图将永久被这两场世界大战改变。

中东只会有三个国家,埃及、土耳其、伊朗。

而非洲只会有7个国家,埃及、毛里塔尼亚、马里帝国、埃塞俄比亚、中非联邦、坦桑尼亚、南非。

这10个国家虽然没有中国美国这样超级大国的超然实力,但也足以把任何试图操控他们的域外势力逐出体外。

这样残酷的世界,中国准备好了吗?

批注:过于武断。历史上该地区就是文明中心区,但当代情况不同,外部强权的势力远超历史。

《中东历史地图集》

标题:10分

摘要:10分

问题:30分

结构:20分

阐述:17分

参考及闪光点:5分

总分:92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