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狼盯上了当知青的父亲

阅读更多军旅美文

狼,是这个世界最凶残而又最赋有智慧的动物之一。集体协作精神强,不轻易攻击人,但在特殊情况下例外。

小的时候,我们家住在黑龙江省完达山余脉的一个深山坳里。那里是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三师十九团(0597部队的团部)所在地。

向南、向北、向西群山起伏,层恋叠嶂,云雾缭绕,巍峨雄伟;

向东则是一望无际的荒原,野草丛生,沼泽暗涌,危机四伏。

当年大批兵团转业官兵和知识青年就是在这种环境下垦荒奋战,将荒原变桑田,沼泽变湖泊,缔造出一个美丽富饶的鱼米之乡。

做为开发建设北大荒的一分子,上个世纪的1969年春天,我父亲奉命和几十名知青,深入兵团团部西部山区近五公里,开垦组建新的连队——三十一连(养鹿连)。

他们一路披荆斩棘,顽强奋战,硬是用镰刀、镐头和推土拖拉机,修建出一条连接连队与团部的山间土路。这条新开垦的道路,只有五六米宽。沿山边而延伸,蜿蜒曲折,缓坡起伏。

建连初期,条件艰苦,没有一栋像样儿的砖瓦住房,男女知青分别挤在两顶临时的帐篷里。那时我岁数小,父亲不放心我和母亲,加之连队住宿紧张,不是下班很晚,一般每天都要往返于家与连队之间。

关注军旅警营

那个艰苦的年代,除了连里仅有的几辆垦荒用的机动车,人们几乎没有什么能够代步的工具。

每天,为了不耽误上班,父亲都要早起两三个小时,披星戴月地徒步沿着山路,往连队赶。

这是一个夏季的清晨,漆黑的天空还没有一丝放亮。

父亲走在崎岖的山路上,这时就听见身后有异常声响。“啪啪啪”地很有节奏。

父亲走,这声音就响起,父亲停下脚步,这声音就没了。

父亲顿时全身的汗毛都竖起来了。

黑夜里,伸手不见五指,出现这种情况,多数人都会禁不住回头观望,弄清楚是咋回事。

父亲却没有。他听有经验的猎人师傅说过,碰上这种情况,一定是你周围有猎食动物,千万不要慌,不要跑,更不要回头观察,这样往往会遭到它们的攻击,咬住你的脖子。

父亲相信了猎人的话。没有跑,也没敢回头,而是径直往前走。这时,父亲就觉得,这种异常走路的声响,离自己愈来愈近。最后来到了身后。

野狼盯上了当知青的父亲

行走中的父亲,就觉得自己两个肩膀后部,多了两只毛茸茸的东西。难道这是民间传说中的鬼打墙,还是什么……?!

父亲虽然不是那信鬼神的人,但面对眼前发生的一切,心里也变得忐忑不安,“呯呯”直跳。那一会儿,心都快蹦出了嗓子眼儿。

他依然没敢回头。慢慢停下了脚步。可那双毛茸茸的东西还按在他的后肩上。随之,父亲就闻到一股毛皮的腥气味儿从后脑勺吹来,直想作呕。他强做镇定地从裤兜里掏出一盒火柴。

就在用手划火柴的一瞬间,那双毛茸茸的东西,猛地按了一下父亲双肩,“嗖”的一声钻进了路旁的草丛。夜幕下,点燃的火柴发出刺眼的红光,照亮了父亲的脸庞。

他顺势蹲在了地上,这也是猎人教的方法。蹲下可以将身体最容易受到攻击的部位,保护起来,可以观察四周的环境,捡起地上的任何东西,反击自卫,或吓跑胆儿小的食肉动物。

父亲点燃了一根烟,慢慢地环顾了四周,草丛中,不仅有一双发绿的眼晴正盯着自己,在他的左侧山坡树林里,还有几双绿眼睛在向这边窥视。父亲心里咯噔一下,这是碰到狼群了。刚才,竟然是一头野狼,将两只前蹄儿搭在了父亲的后肩膀上,与父亲同行。

他亏得没敢回头,不然,定让狼一口锁喉,丢了性命。

野狼盯上了当知青的父亲

野狼盯上了当知青的父亲

若继续向前走,狼群肯定跟随着父亲,伺机发起攻击。

向后原路返回,聪明的野狼,一定会判断出父亲胆怯了,想要逃跑。

这样做,更加把自己置于危险之中。现在最好的办法,以静制动,等待天亮。

狼最怕火种,只要有点燃的火种,它是轻易不敢靠近的。父亲蹲在地上,静静地守护着手中燃烧的香烟,不让其熄灭。时不时还大吼两嗓子,震摄周围的野狼。整整对峙了一个多小时,天才放亮,狼群无奈地缓缓离去。父亲数了数,一共有五只,刚才那只和自己亲密接触的,是一头体约一百多斤重的野狼,通体黑色,其余四只均为黑灰色。

他们三步一回头,恋恋不舍地跑进了山坡后的那片森林。

自从那次遭遇狼群之后,父亲准备了一个火把和一把镰刀,带在身上。

遇到像野狼这样的凶猛动物,黑夜里立即点燃火把,可将其吓退;而遇到像蛇那样小的攻击型动物,则用镰刀开路,保护自己。但后来,父亲却又遭遇了那头黑色野狼。

那是一个深秋的下午,父亲背着一头刚刚出生不久的小鹿,走在山路上。小鹿因为早产,身体虚弱,急需找个温暖的地方精心喂养几天。可连队里就只有两顶帐蓬,又挤满了知青,根本不具备这个条件。

父亲想把小鹿带回家,放在热乎乎的炕头上,精心喂养照料几天,待身体康健后,再送回连队。

父亲将十几斤重的小鹿,装在一个麻袋里,头露在外面。这样也好便于小鹿呼吸通畅,一路上静观美景,不至于害怕吵闹。

为了小鹿的安全,不出意外。父亲早早下班,趁天还明亮,就背着小鹿从连队向团部家里出发了。一路上,走累了,就停下来歇一会儿,抽根儿烟。大约走出四五里地远的时候,父亲无意间回头看了一眼,猛然发现一条大黑狗,一瘸一拐地跟在后面。“这大山里头,怎么会有这么大的黑狗呢?”父亲心里正纳闷。

这时,背上麻袋里的小鹿变得烦燥不安,四蹄乱蹬,不听发出尖叫声。

再仔细端详身后的那双绿眼晴,阴森恐怖,寒冷无比。

父亲顿时恍然大悟,这不正是那只曾和自己“勾肩搭背”的黑狼吗。

父亲太熟悉这双可怕的眼晴了。他随即再仔细观察周围,并没有发现其它野狼的踪影。

父亲走走停停,这头黑野狼也走走停停,始终与父亲相距五六米远。

因为是白天,父亲知道这头野狼,轻易不会动手,它要待到天黑,伺机发起攻击。

当然,大白天的,父亲也没有必要点燃火把,防止被狼偷袭。

可是,麻袋里的小鹿并不明白这个,它惊恐万分,不停地挣扎。几次都从父亲的背上滑落下来。

小鹿每掉下来一次,黑野狼就躁动兴奋不已,急着想窜上来立刻咬死小鹿。小鹿愈挣扎,野狼愈狂躁。腿儿也不瘸了,胆儿也更大了,甚至都有点不怕人了。跑到离父亲二三米远处,上窜下跳准备发起攻击。

父亲手持镰刀左右挥舞,走走停停,不断抵挡黑野狼一次次的袭扰。

在当时,这种场面真可以说的上惊心动魄。这时,天色已晚,装瘸的黑野狼,变得更加兴奋狂妄起来。父亲不得已点燃了携带的火把。

野狼见到火光,一阵对天长鸣后,钻进了路旁山坡上的松林里。

这时,麻袋里的小鹿挣脱开袋口绑绳,跑出来,一头扎进路旁的草丛。小鹿跑了,父亲感紧追过去,费了好大的劲儿,才把小鹿撵上,并控制住,装进了麻袋。再看山坡那片松林,两束贪婪的绿,光仍在游动闪烁。

父亲第三次和野狼遭遇,是在自己的家里。那是一个夏季的傍晚,连里在大食堂门前的空地上放电影,我和母亲、弟、妹四人前去观看。父亲因为要整理自己的书稿,没有去。

在东北山区,家里的院子都是用整齐的木棍围成,就连大门也是厚木板制作。平时只有到了晚上睡觉时,才会把院儿门和屋门关严。

大约就在晚上九点左右,伏案忙碌中的父亲,似乎感觉到家里的外屋厨房里有动静,仔细一听,像是人的脚步声。

父亲以为家里进来了坏人,随即拿起墙角的一把榔头,拉灭了电灯。

东北的房子都是里外套间式结构,厨房连着大小卧室,要走出屋去,必须经过厨房,当地人称为“老少间”。

父亲轻轻打开了卧室门,发现厨房通往屋外的房门大开。他以为刚才进来的坏人,又跑出去了,便慢慢走出卧室,躲到外屋门房,注视着屋外,准备等坏人再进来时,给他致命一击。

然而,等了几秒钟不见动静,父亲转过身,猛然发现水缸旁有一双贼绿的眼睛在望着自己,这是一双熟悉的不能再熟悉了的眼晴。

父亲的心骤然紧张起来,这真是冤家路窄啊。此时,他心里清楚,如果伸手把屋门关上,势必要发生一场人狼大战。

面对这头一百多斤重的野狼,父亲也感觉到胜负难以预料。

他把榔头藏在身后,贴着墙根轻轻移到卧室门房,翻身进屋关上了房门。这时就听屋外厨房里,碗盆一阵响动,“呼”的一声,一头野狼窜出门去。父亲走出卧室,来到厨房,拉开灯一看。顿时大怒:这个狡猾的畜牲,临走还叼走了家里仅有的一块鹿肉,这可是连里今天刚分的福利啊!

几年后,这头曾“戏弄”过父亲,和父亲“纠缠不休”的黑色野狼,也遭到了可怕的厄运。为了保护年幼的狼崽儿,它与人类进行了一场殊死搏斗,最终丢了性命。

那是一个鸟语花香的春天,五六个学生模样的半大男孩儿,从团部徒步来到三十一连,在大食堂找做饭的师傅要了碗水喝,便匆匆向西部大山里走去。

他们是要去采山菜。为此,每人肩上都背了个背篓,手里拿着棍子或镰刀,这是进山的规矩。如果遇到危险,可以自卫用。

孩子们说说笑笑进了大山,没曾想,走出不到十里地,竟在一个山坡上和一群“狼狗”不期而遇。

他们见是一只黑“狼狗”领着五六只半大的“小灰狗”,顿时玩性大发,大

喊大叫追了上去。开始,黑“狼狗”还领着“小狗”东躲西藏,急于逃命。可当有个男孩逮住了一只“小灰狗”时。黑“狼狗”恼羞成怒,回头发起攻击。

瞬间就和抓住“小灰狗”的男孩扭打在了一起。惊慌之中,男孩扔下手中的小“狗”,去对付这头凶猛无比的大“狼狗”。手臂却不幸被“狼狗”咬伤。。

男孩身边的伙伴儿见状,很快跑上来帮忙。有一位男孩眼疾手快,一镰刀下去,砍断了“狼狗”一只小腿,“狼狗”一声惨叫,松开了受伤的男孩。其余的人,立刻冲了上前去,在一阵惨叫声中,将所谓的“狼狗”活活打死。

“狼狗”死了,“小狗”也跑的不见了踪影。男孩们顾不上再采野菜。

有了这只大“狼狗”,他们完全可以回去,美美地饱餐一顿了。

他们给受伤的男孩包扎完伤口,以胜利者的姿态,抬着“战利品”下山了。

野狼盯上了当知青的父亲

路过连队时,父亲和知青们正好看见。

食堂做饭的老师傅惊讶地说道:“傻孩子们,这哪里是什么狼狗,分明就是头狼,一头凶猛无比的母狼啊!”听到此话,孩子们吓得一下把抬在肩上的野狼,扔在了地上,目瞪口呆。再看这头死去的野狼,两只眼睛睁的很圆,口中泣血,四蹄皆断,喉管撕裂,惨不忍睹。野狼的眼睛,不再是那阴森的目光,有的尽是对这个世界满满的不舍,对狼崽儿们的无限眷念……

面对眼前这匹让自己熟悉的不能再熟悉的野狼,父亲顿觉心里一阵阵隐痛袭来……“但愿下辈子,它,不再为狼……”

野狼盯上了当知青的父亲

野狼盯上了当知青的父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