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还记得吗?那个给自行车上牌 砸钢印的年代

文:华德阳

你还记得吗?有段时间骑自行车也需要“驾照”。

你还记得吗?即使骑的是自家的自行车,如果没有被“上牌”或被“砸钢印”,走在路上也是提心吊胆的。

你还记得吗?那个给自行车上牌 砸钢印的年代

听起来荒唐,但经历过这种事的人,想起来仍然心有余悸。

上世纪九十年代,自行车还是主要交通工具,那时候的自行车犹如现在的手机,也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于是有人盯上了这门生意——砸钢印。

这钢印不是白砸的,大概需要2块钱、5块钱甚至10块钱不等,这就看手拿钢印的这人的“黑心”程度,如果他看你老实巴交又有急事要办,可能就“心狠手辣”,一锤下去,“生米煮成熟饭”,不交钱别想走。当然,也有“人性化”的,可以讨价还价。

手里有自行车牌的人能砸钢印的人,大概是乡里或县里的某个执法部门,反正老百姓也不知道他们的真实身份,也可能是某个有点权势人的二舅或三大爷,或者就是这个有权势人的对脊骨,甚至是他的老丈人也不可知,这是个肥差,一个镀金的铁牌牌就5块钱!用农村的一句大白话就是——“真坑爹”!那时一块多钱就能吃包子喝粥吃油条啃烧饼,两块钱可以吃饱喝足,何况5块钱呢?

你还记得吗?那个给自行车上牌 砸钢印的年代

在去集或县城的主要大路上,某处拐角或树林子里,猛地窜出几个戴红袖章的汉子,一把把你从自行车上拽下来,这人不是土匪也不是强盗,而是要给你的自行车办“身份证”的人。

你若不同意,他便说你的自行车来历不明,扬言扣留;你若说自行车牌牌忘在家里,那也不行,“眼见为实耳听为虚”,你只好花钱免灾,否则这几个二愣子不会轻易放你走的。

记得上高中时,某个冬天的星期一,走到大王庄铁道时,需要上坡,自然骑得慢,刚到坡顶,窜出几个黑衣人,把我拦下,说要给自行车砸钢印。我说我是学生,没钱,其中一个人说,“回家去拿”。后来正好遇到一个同学,那负责砸钢印的就是他们村里的,我才得以通过,现在想想那些人真黑,过去的强盗还不抢读书之人,现在连学生都不放过,真实强盗不如。

于是乎,那些被咋过钢印的自行车,成了村里的万能自行车,需要进城办事的,为安全起见,少不得去借;后来村里也开始发自行车牌牌,一家一个,但是不管用,砸钢印的只认钢印不认牌牌;认牌牌的见你没钢印仍然要砸钢印,牌牌上的编号和钢印不一致还不行,于是牌牌成了鸡肋,丢不得却也用不上。

唯一令人满意的是,当初给自行车砸钢印的人现在多数已不在人世!不知阴曹地府里是否也有自行车,他们大概要失业了吧。

你还记得吗?那个给自行车上牌 砸钢印的年代

后来,来百姓生活好了,开始骑摩托车了;于是不查自行车了,开始查摩托车;老百姓生活条件又好了,骑上电瓶车了,又开始查电瓶车了……不知若干年后,会不会查高铁或飞机,如果老百姓有的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