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媳婦和房子都送給了鐵哥們兒,最後反被他舉報,誰對誰錯?

這是發生在清朝順治年間的一個真實案例,浙江人李振鄴考中舉人在京做官,同鄉一個秀才叫張漢,屢試不中也在京城居住,想要繼續參加科舉。

張漢平日生活拮据,甚至有時候吃了上頓沒下頓。李振鄴和張漢是同鄉又年紀相仿,平日裡李振鄴沒少接濟張漢,後來兩人就成了無話不說的好朋友鐵哥們兒。

李振鄴在老家浙江是有家室之人,但他是一妻管嚴,他不想讓他老婆一起來京城生活而自己又耐不住寂寞,就瞞著老婆在京城又買了處宅院娶了個小老婆。一天李振鄴的大老婆讓人帶來一封家書,說要來京城探親,這可嚇壞了他。要是讓老婆知道他在京城逍遙自在,還娶了個小老婆,那非要了他的命不可,於是他就心急火燎的去找張漢想辦法。

張漢也沒有什麼辦法,正唉聲嘆氣的李振鄴卻突然眼睛一亮,說:“你在京城過得這樣拮据,什麼都沒有,乾脆我把我的小妾送予你,把那處房子和傢俱都送給你了。這樣一來我的事情就解決了,你也在京城有了個安穩之地。”

張漢聽後大吃一驚,連忙說道:“朋友妻不可欺,這事萬萬不可!”經過兩個人的一番推讓,最後張漢還是聽了李振鄴的建議,收下了小妾和那處宅院,一個一無所有居無定所的北漂成了京城定居者。

把媳婦和房子都送給了鐵哥們兒,最後反被他舉報,誰對誰錯?

事情就這樣一天天的過去了,多情的李振鄴又開始想念自己送出去的這位小妾,有一次在張漢不在家的時候,他向小妾挑逗了幾句,沒想到小妾竟然非常配合,後來兩個人就偷偷的成了秘密情人。

有一天兩個人正秘密私會的時候,小妾埋怨道:“你將我送人也送個好點的人家,你看看現在這日子過得,張漢根本就是個窮光蛋,你將我送給他,這讓我以後日子怎麼過啊?”

李振鄴只是個小小的七品官,也沒有多少俸祿,聽小妾這樣講,他就和小妾說道:“我聽到消息,這次鄉試我是同考官(閱卷考官)之一,我不能親自出面,你和張漢說說,讓他去“賣關節”(賣關節就是考官幫考生作弊)。每個買關節的考生收6000兩銀子,我收5000兩,張漢拿1000兩,我給他三個關節,他就能掙3000兩銀子(摺合現代大概60萬)了。”

小妾和張漢說了這事,張漢沉思了一會兒後說道:“既然要賣關節,那當然就不能只賣三個,而且分成也太少了。”後來雙方溝通後敲定,關節多少由張漢自己把握,分成也成了雙方五五分成。

由於張漢也參加這次鄉試,他也是考生之一,因此他非常方便和其他考生聯繫,向他們出售關節。他為了讓考生相信他賣的是真關節,他就四處和考生說,這是同考官李振鄴讓他賣的,肯定有保證。後來李振鄴賣關節在京城考生中傳的沸沸揚揚,而張漢一共賣出去了24個關節,這讓很多未買關節的考生心灰意冷。這次鄉試一共錄取名額就206個,一共14個同考官,一個李振鄴就賣出去24個關節,其他的同考官能不賣嗎?這錄取名額還能剩下多少?

李振鄴也沒有想到張漢這麼瘋狂,賣了這麼多關節,24個關節一個6000兩,兩人五五分成最後張漢給了李振鄴7.2萬兩(大概相當於現在1500萬人民幣)。賣了這麼多錢張漢心裡也打鼓,萬一事情沒有辦成,這些花大價錢買關節的人還不活撕了他?

事情果然發生了轉變,此次參加科舉考試的考生共有5700多人,最後試卷密封后隨機給14位同考官閱卷,同考官將寫的好的試卷寫上批語,送主考官審閱決定是否錄取,所以同考官只有推薦權利,沒有最終錄取權利。另外一點,李振鄴賣出去了24個關節,這24份試卷不可能都正好發到李振鄴手中,所以首要任務是找到這24個試卷。

李振鄴當然不能自己明目張膽地去找個24個試卷,他就將寫有這24個關節和張漢關節的字條交給了自己的隨從靈秀,讓靈秀抓緊時間去尋找,靈秀最終也才找到5份試卷,不過其中就有張漢的試卷。

對於沒有找到的20份試卷,李振鄴也沒有放在心上,他認為自己讓人找了但沒有找到,這就不能怪他了。他只是同考官又沒有說保證錄取,而且出面賣關節的是張漢,他沒有和這些考試有任何的接觸,考生也沒有證據找他。

等到放榜的時候,張漢大吃一驚,自己寫的不錯,再加上有李振鄴幫他,他自認為是肯定能榜上有名,可是萬萬沒想到他落榜了。而且還聽說李振鄴大肆宣揚,說某某、某某要不是因為他李振鄴肯定就落榜了,只要找他買關節他肯定幫忙,沒有幫忙是因為沒有收到錢。這話的意思就是說,他張漢把那些買關節的人的錢私吞了!

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原來李振鄴拿到張漢的試卷後,其實連一眼都沒有看就寫了批語,說文不對題前後矛盾,然後就給落榜了!且李振鄴對於張漢明目張膽用他的名字四處宣揚十分不滿,他還聽說張漢所賣關節收費不是6000兩,多出的部分張漢根本就沒提過,所以李振鄴對於張漢早已經是懷恨在心。

再次落榜的張漢對於李振鄴也進行了報復,他化妝成了瘋癲之人,然後偷偷去各大衙門張貼揭發李振鄴科場舞弊買賣關節之事。順治皇帝非常重視,讓刑部嚴查,最後李振鄴寫給隨從靈秀的字條成了關鍵證據,李振鄴等七人被判處斬立決,他們的父母、兄弟、妻子、兒女等等都受到牽連,全部流放到尚陽堡,家產全部沒收。真是一個人舞弊,全家人遭殃。

但是讓人意外的是,張漢的名字並沒有出現在判決名單上,也許是刑部認為他真的是瘋了,所以免除了死刑?反正史料沒有了記載,現在也就無從得知了。

可以同甘苦,不能同富貴,一切皆因錢,他倆誰對誰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