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試作弊方式之「龍門掉卷」,兒子作弊父親險丟官

龍門掉卷,這是古代常用的科舉舞弊方法之一。一般由考試代寫者、答案傳遞者、考試者三個環節組成。

代寫者拿到試卷後,快速將試卷寫完然後交給傳遞者,傳遞者將試卷交給考試者抄寫,完成一次隱蔽的科舉作弊。

考試作弊方式之“龍門掉卷”,兒子作弊父親險丟官

廣西龍門掉卷案件

龍門掉卷科考案件:

乾隆四十八年廣西鄉試中,第一名解元是一個叫岑照的官二代,父親是廣西田州土司(少數民族部落首領)岑宜棟,從四品官員,相當於現在的廳級幹部。

岑照平時學習一般,鄉試竟然考了第一名,這讓考場總負責人廣西巡撫(省長)孫士毅產生懷疑。因為沒有直接證據不能直接抓捕,所以孫士毅上奏乾隆皇帝,獲得皇帝批准後抓捕了岑照。

岑照“龍門掉卷”作弊過程

在科舉考試之前,岑照聽說永安洲知州葉道和負責這次科舉考試的後勤,他就去找葉道和請求幫助自己作弊。葉道和向岑照推薦了自己的師爺曹文藻代考,岑照承諾考中後將送一千兩銀子給曹文藻。

葉道和利用管理後勤的便利,將師爺曹文藻還有貼身隨從曾興帶入考場。曹文藻拿到試卷後快速作答完畢,然後將試卷交給曾興;曾興利用給考生送飯的機會,將曹文藻的試卷藏在碗底,然後送給了岑照;岑照拿到試卷後抄寫一遍,然後寫上自己的名字交卷。這樣就是“龍門掉卷”的全部過程了。

龍門掉卷考生作弊懲罰

清朝對於科舉作弊懲罰非常嚴格,“買賣關節”和“龍門掉卷”這樣嚴重的科舉舞弊,輕則流放,重則殺頭。

岑照:革去舉人頭銜,斬立決。

葉道和:斬立決。

曾興:斬監侯(死緩)。

曹文藻:逃跑。(抓住肯定是斬立決)

岑宜棟:對於兒子岑照的作弊毫不知情,刑部判決意見,革職。但是岑宜棟是土司,是少數民族的部落首領,乾隆皇帝害怕激化民族矛盾引起暴動,所以對岑宜棟並未採納刑部建議,岑宜棟未作處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