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1日18时07分进入夏至节气:一年中白昼最长的一天

6月21日18时07分进入夏至节气:一年中白昼最长的一天

夏至是二十四节气之一,2018年夏至具体时间是6月21日的18:07 ,太阳的黄经为90°。夏至也是二十四节气中最早被确定的一个节气。公元前七世纪,先人采用土圭测日影,就确定了夏至。据《恪遵宪度抄本》:“日北至,日长之至,日影短至,故曰夏至。至者,极也。”

夏至这天,太阳直射地面的位置到达一年的最北端,几乎直射北回归线,此时,北半球的白昼达最长,且越往北越长。拿北京地区来说,夏至日白昼可长达15小时,正午太阳高度高达73°32′。这一天北半球得到的太阳辐射最多,比南半球多了将近一倍。这期间我国大部分地区气温较高,日照充足,作物生长很快,生理和生态需水均较多。此时的降水对农业产量影响很大,有“夏至雨点值千金”之说。

6月21日18时07分进入夏至节气:一年中白昼最长的一天

天文专家称,夏至是太阳的转折点,这天过后它将走“回头路”,阳光直射点开始从北回归线向南移动,北半球白昼将会逐日减短。夏至到来后,夜空星象也逐渐变成夏季星空。

从春分开始日长夜短,而夏至这天太阳落山最晚,日天也最长,古代就把这天叫做“日长至”。过了夏至,日天就要开始慢慢变短,到了秋分又昼夜平分。就这样周而复始,年复一年,亘古不变。天文专家称,夏至是太阳的转折点,这天过后它将走“回头路”,正午太阳的高度也开始逐日降低。

6月21日18时07分进入夏至节气:一年中白昼最长的一天

我国唐代诗人韦应物在《夏至避暑北池》中写到“昼晷已云极,宵漏自此长”。夏至以后地面受热强烈,空气对流旺盛,午后到傍晚常常容易形成雷阵雨。这种热雷阵雨来得快走得也快,降雨的范围较小,以至会有马路那边在下雨而这边不下的情况。唐代诗人刘禹锡在南方时,曾巧妙地借喻这种天气写出了“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的著名诗句。

夏至后,气温逐渐升高,人体出汗量也会随之增加,因此人体需水量大。对此,还可以在饮食上加以调节,如喝些绿豆汤、淡盐水等。需注意的是,绿豆汤不要多喝,更不能当水喝。属于寒凉体质和体质虚弱之人也不适宜饮用绿豆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