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干部?这个解释很经典!

什么是干部?这个解释很经典!

“两横一竖”:“干部干部,干是当头的”

首先,先说说“干”的读音。

“干”有三种读音,分别是“gān”“gàn”“hán”。

第一种读音,最先想到的词语是“干净”;第二种读音,最先想到的词语是“干事”;第三种读音,是通假字,通“韩”,指井上的围栏(不常用,暂不论述)。

前两种读音组成的两个词语既描述了干部最本质的特征:干净的干事者,也表明了干部最底线的要求:要干净地干事。

什么是干部?这个解释很经典!

再从“干”的字形来说,“干”这个字横平竖直,也代表着作为一名干部要为人正直,刚正不阿,要公平公正,不偏不倚。

同时,“干”这个字像一个人在挑着扁担,意味着作为一名干部要做“焦裕禄”式的好干部,有敢于为老百姓挑担子的担当奉献。

“干”字也像一个历史耻柱,似一座英雄丰碑,为老百姓办实事的好干部就会像一座丰碑永远矗立,反之,如果以权谋私、贪赃枉法就会被永远钉在历史耻柱上遭后世唾骂。

“立于口耳”:“有一种素养叫等人把话说完”

西方有句著名的谚语:“上帝赐给人一张嘴和两只耳朵,就是为了让你少说多听。”“少说多听”用英文可以表述成:“Less talking,more listening”。

而这一关于“口”和“耳”的辩证论述,我认为,正好与中国的汉字“部”相契合。

什么是干部?这个解释很经典!

“部”由三部分组成,分别是:立、口、耳。作为一名干部,特别是在基层一线的镇村干部,与基层老百姓接触最多、了解最深,首先应该深谙“口”与“耳”的逻辑关系,要多听真话实话逆耳话,少说官话套话无用话,不固于“官本位”,不囿于“老经验”,不图于“高大上”。

我一直喜欢郑板桥的一首诗:“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

我们应该沉下心、耐住心、走好心,怀着爱民之心听老百姓的诉求,在与他们交谈过程中,要善于倾听,并做好解释宣教引导工作。不能显示出一丝不耐烦,甚至不理不睬,更不能异化成“门好进,脸好看,就是事难办”的怪象,关键还要做到“言必行,行必果”

什么是干部?这个解释很经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