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的准备,最坏的打算,才是做事的正确方式

最近这些天,我总是碰到高手,他们要么在生活态度上给我以启迪,给我以方向,要么在工作上给我以指导,给我以动力。说实话,遇到这样的大师,他们话一出口,句句都是点睛之笔,字字珠玉,总会让人感到脑洞大开。

就说昨天吧,在和客户沟通时,就遇到类似的问题,明明提交的报告,人家竟说没有收到,简直就是信口雌黄,遇到这样的问题,你该怎么办?要知道,如今的社会是买方市场,这是地球人都知道的真相。所以,在以需求为导向的买卖形态下,客户就是上帝。为了促成生意上的合作,面对客户,你就得使出浑身解数才行,毕竟,如今的竞争对手不但多,而且姿态可能比你还要恭敬。于是,要想获得客户的订单,在与客户的交往过程中,尤其是甲乙双方合作见面机会比较频繁的那种,在甲方面前,一不留神,作为乙方就会迷失自己的存在,按照甲方的号令,甲方声东击西,乙方左闪右躲,人忙的不亦乐乎,成绩却收效甚微,临到最后一刻,要比拼结果了,你拿出一大堆东西,那都是累死累活的熬夜赶制出来的精品,放在客户面前,人家眼皮都懒得翻,一句话,都是没有用处的东西,而且是一塌糊涂,听完这些评价,如果心态稍微有点脆弱,可能马上就崩溃了,完蛋了,又要拿回去重做了,又要熬夜了,而且,下一阵子的忙活,会是一个怎样的结果,你自己都没有把握,这就是彻底迷失自我的工作表象。

最好的准备,最坏的打算,才是做事的正确方式

这个时候,作为一名客服人员,尽管心中充满诸多的委屈,自不必说,但面对公司,你总还是要有个业绩的汇报交代,客户既然对你有要求,客户既然已经付钱给你,如今人家对你的工作不满意,你除了迎刃而上,还能有什么选择的余地吗?肯定没有。而且,工作没有结果,就会降低KPI 的分值,就会影响服务费的结算,在这种状态下,你左右不是人的状态显而易见,而此刻,你该怎么办呢?一个很现实的问题出现在你的面前。

相信这是当今生意场上,几乎每一个人都会遇到的现象,而且,这个情况,你往往还躲闪不及,在你还没有想出任何对策之前,它已经像疯狗一样死死的盯着你的去向。

最好的准备,最坏的打算,才是做事的正确方式

事实上,遇到问题,解决问题,外国人已经总结了5W1H的方法,说的就是要你针对一件事情,问5个问题,得出一个解决办法,简单介绍它们分别是:(What)对象,(Why)原因,(Where)地点,(Who)人员,(When)时间,(How)什么方法。从6个层面下手,去解决问题,这种总结其实中国人很早就会使用,只是平时没有总结而已,估计是中国的文化太博大精深了,对这种小儿科的东西不太在意,然而,在日常工作中,往往是这种微不足道的小技巧,挡住了我们思路,比如说,在上小学时,总有很多孩子说不会写作文,而且他不会的程度很吓人,吓人到一个下午,他嘴上衔着一支笔,却一个字也写不出来,这样的情况,其实就是被生活小技巧给当挡住了去路。你想想,小学生的作文,都是记叙文,写记叙文你一个字也写不出来,一定是方法的问题,时间地点人物三大要素,就是上面所说的5W中其中三点,这样一解释,相信不到半个小时,每一个学生都会写满一篇,所以解决问题的方式只要抓住要领,其实也很简单。

当然这是笨鸟的技法,反观大师级高手,人家使用的更加灵活,先说他的原则,很通俗,就是文章的标题所说那样,凡事要有“最好的准备,最坏的打算”,这种出发点,只要你做到了,结果一定会显而易见,在读路遥先生的《平凡世界》时,我观察到了路遥在书中所说的人生三步曲,也提到了“忍”、“韧”、“仁”三步生活感受,细想下来,也是同样的道理,用在琐碎的工作上看,不过是说凡事只要经历了全面的调查和准备,事情的真相一定能大白于你的视野之中,当然在调查时段,你需要忍受众人的怀疑,不信任的眼光等各种压力,而且在这段时间里,忍不过是一种方式,“韧”才是工作的重点,尽量的发挥自己所长,拿到第一手资料,总结出常人看不到的视野,提交到工作台面上,你自然会看到众人对你的“仁”,这个时候,你不必说话,结果也是显而易见的。

最好的准备,最坏的打算,才是做事的正确方式

当然,大师都是有预知的,时间万物,变化无常,每一天太阳升起,总会有新的气象,好消息坏消息传到你的耳中,或令你振奋,或让你沮丧,但人都启程了,难道你还担心路上没有风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