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爲亞洲最後的球隊,如果你夠理性,足球和政治應該分開

隨著世界盃小組賽的塵埃落定,人們的目光開始轉向了淘汰賽階段

而點兒哥今天要講的是日本隊的一些文化,以及他們對足球的做法

作為亞洲最後的球隊,如果你夠理性,足球和政治應該分開

6月19日,日本隊球員大迫勇也(右)攻入球隊第二球。

隨著主裁判的終場哨響,日本足球創造了歷史。

2比1擊敗哥倫比亞,這是日本隊首次擊敗南美球隊,同時也是世界盃上,第一次有南美球隊在亞洲球隊面前輸球。

而觀察一下整個日本隊的人員配置,你會發現,他們場上的幾乎全部是“留洋”選手,除了五大聯賽,還有許多海外聯賽。

作為亞洲最後的球隊,如果你夠理性,足球和政治應該分開

6月19日,日本隊球員大勇迫也(中)帶球突破。

不改初心

如果你要問一個日本球員參加世界盃的目標是什麼,答案是一致的:奪冠。

也許我們只會把這當笑話聽,而日本足協,已經下定了2050年奪得世界盃冠軍的夢想以及目標。

就像《灌籃高手》傳遞的信念:輸球,不能輸士氣。沒有奪冠的夢,哪有奮鬥的勇氣?

作為亞洲最後的球隊,如果你夠理性,足球和政治應該分開

香川真司來自德甲豪門多特蒙德。

點球首開紀錄的球隊核心香川真司來自多特蒙德。頭球攻入制勝球的大迫勇從2014年就開始在德國踢球,先後效力慕尼黑1860、科隆以及不來梅。

在場上,日本隊絕大部分球員都和他們一樣,效力於海外甚至歐洲五大聯賽豪門。在首發11人當中,事實上只有昌子源一人是在日本國內聯賽踢球。就算加上三名替補,J聯賽球員也只有兩人而已。

在法甲踢球的川島永嗣、酒井宏樹,在德甲踢球的原口元氣、長谷部誠,在西甲踢球的柴崎嶽、乾貴士,在英超的吉田麻也、岡崎慎司……

對比韓國、伊朗等其它亞洲強隊,日本隊在留洋的比例和留洋球員的整體質量上,擁有明顯的優勢。

堅持留洋,就是日本球員不改初心的夢。

作為亞洲最後的球隊,如果你夠理性,足球和政治應該分開

本田圭佑曾效力於AC米蘭。

在本田圭佑小時候的日記中,他就寫道:“我想成為世界第一的足球選手,前往意甲。”

所以他終於完成了小時候的夢想,穿上了米蘭的球衣,這是一種多大的勇氣和信念。

另外,和中國球員夢想著一步到位登陸五大聯賽不同,日本球員為了夢想會循序漸進,甚至先在歐洲小國聯賽打拼,一步一個臺階,尋找機會。

2015年,日本足壇當紅炸子雞武藤嘉紀明確拒絕了切爾西明顯帶有商業性質的400萬歐元報價,選擇去往德甲中檔球隊美因茨;

柿谷曜一朗拒絕了德甲的召喚,轉投瑞士霸主巴塞爾。

還有轉會葡超里斯本競技的田中順也、轉會芬超赫爾辛基的田中亞土夢和邁克·哈維納爾……留洋是一場修行,不是結果。

作為亞洲最後的球隊,如果你夠理性,足球和政治應該分開

哥倫比亞隊球員法爾考(右)與日本隊球員吉田麻也拼搶,後者效力英超南安普頓。

別人家的U23政策

日本球員的留洋風氣,不是一朝一夕之間就得以造就。

能夠擁有在海外聯賽甚至歐洲頂級球隊立足的實力,和日本足球一直以來重視青訓的背景密不可分。

此前,中超河北華夏幸福俱樂部曾對日本川崎前鋒俱樂部梯隊的小球員做過一份問卷調查,結果顯示:

川崎小球員開始踢球的年齡約為4.4歲,而幸福小球員們的平均年齡則為8.28歲。

我們的小球員面對的是比自己多踢了3-5年球的對手,賽場表現存在差距也並不奇怪。

此外,日本還尤其重視為青少年球員提供充分的比賽經驗。

在被問及平均每天踢球的時長時,川崎小球員和幸福小球員的答案基本都是“2-3小時”,區別不大。

作為亞洲最後的球隊,如果你夠理性,足球和政治應該分開

日本足球還有夢想,那我們呢?也許這個問題,新生代國腳韋世豪做過最好的解答。

此前在參加一檔名為《中超吐口秀》的網絡節目時,韋世豪就曾聊到過這個話題。

談到過往在葡萄牙打拼的故事,韋世豪說了兩次——“夢想慢慢沒了”。

“我覺得自己在國外踢不出來了,我才回國的,就這麼簡單。還有一點特別重要,中國足球這個環境錢太多了。”

作為亞洲最後的球隊,如果你夠理性,足球和政治應該分開

作為亞洲最後的球隊,如果你夠理性,足球和政治應該分開

“國外球員沒有退路。比如一個非洲小孩,一家老小都指望他踢出來養家呢,但我們呢?

我們有退路,我們在國外踢不出來還能回國掙錢,上進心可能沒有人家那麼強,人家是背靠懸崖,我們太幸運了。”

這正是目前中國足球面臨的現實:在國內U23政策的助推下,有實力的年輕球員成了俱樂部爭搶的的“香餑餑”,在國內踢球的收入遠超海外,同時競爭壓力還要更小。

事實上,德國足協秘書長庫爾提烏斯在接受澎湃新聞記者採訪時,也曾對中國足球提出過一條建議,那就是中國球員要儘可能到歐洲或者南美留洋歷練。

但夢想在現實的擠壓之下,似乎正漸漸“退卻”。

目前還在海外苦苦堅持的張玉寧,算得上其中一個異類。對他的堅持,曾留洋德國的前國腳楊晨也給予了好評。

“現在球員的誘惑很多。他放棄了(國內的)高收入,在海外磨練自己。雖然還進不了比賽名單,但他還年輕,我個人非常支持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