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基因农产品到底能不能吃?为什么人们的“反转”心态那么严重?

对于此话题,钟情三农的态度一直很明确,转基因技术不是洪水猛兽,但也不是十全十美!公众是否愿意购买转基因食品,已经被赋予了充足的知情权和选择权!

笔者不会美化转基因技术,并不是所有转基因农产品都被我们国家认可,部分转基因农产品的安全性有待商榷,国家也不会进口。

但笔者也不会为了迎合大众肆意妄为的“反转”,即便是袁隆平和崔永元也没用完全否定转基因技术为人类带来的重大利好!

笔者先给大家讲一个故事!

小时候在一本书里看过《咕咚来了》的故事,故事上半节是这样的:

从前,有一口湖,湖边有一片木瓜林。木瓜林里住着六只兔子。有一次,一个木瓜熟了,从高高的树上落进湖水里,“咕咚”一声。兔子听见了,不知道是什么,吓得连忙逃跑。

转基因农产品到底能不能吃?为什么人们的“反转”心态那么严重?

一个狐狸看见兔子跑,就问:“你们跑什么?”

兔子答道:“‘咕咚’来了!”

狐狸听见,也连忙跟着就跑。

猴子看见狐狸跑,就问:“你们跑什么?”

狐狸答道:“‘咕咚’来了!”

猴子听见,也连忙跟着就跑。

这样一个传一个:鹿、猪、水牛、犀牛、大象、狗熊、马熊、豹、老虎、狮子……一个跟着一个,都跑起来了。

大家闷着头拼命跑,越跑越害怕。

“转基因来了”和“咕咚来了”何其相似!

在中国,多数家庭,买菜做饭,从来都是为下一代下两代作贡献的中老年人的“专利”。这个群体,任劳任怨,尽心尽力,他们不仅要承担年轻一代不愿意或不屑干的繁重家务,而且还要不断进化自己的生存能力,要“十八般武艺”都会。

不仅要会伺候自己的身体,还要会伺候子女的宠物,还要会准确判别食物的优劣,判别瓜果是不是打了蜡,判别蔬菜是不是喷了药,判别猪肉是不是注了水,判别山楂是不是熏了硫......正因为面临如此多的考验,所以他们对待食品是格外小心。但是,这种格外小心的结果,就是偏重自己的经验,而一直对未知或者新鲜事物保持距离。

转基因农产品到底能不能吃?为什么人们的“反转”心态那么严重?

毫无疑问,转基因食品就是一个新鲜事物,以前从未出现过的食物,那么它是个啥?这些跑菜市、站厨房的大爷大妈了解甚少,有的人可以说是一无所知。所以转基因出来之初,相当于发出“咕咚”一声,这个咕咚一声,就是“转基因食品有毒”,“转基因食品吃了导致人不孕不育”,结果就传导开来。

即使对转基因有所了解的人,出于“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或不愿与大众为敌的安全策略考虑,也加入抵制行列。家庭厨房的抵制,促成了商家的抵制,商家的抵制促成了全民的抵制。商家不在食品中打出“非转基因”字样的话,产品销量都是会受到影响的。

就这样,下游倒逼上游,消费者的诉求影响到了厂家,更演绎到代言的明星也强调她代言的油品是非转基因的,这就更加强化了公众对于厨房抵制转基因的意识,以至于抵制的队伍浩浩荡荡,声势浩大,无人可以抵挡。

转基因农产品到底能不能吃?为什么人们的“反转”心态那么严重?

好吧,情况大概就是这样。

写在最后。

这段话并非未转基因食品站台,只是把造成目前公众对于转基因产品的态度的根源大致给大家捋一捋。

至于说大家会不会选择食用转基因产品,这点跟笔者没有任何关系,我们只陈诉客观事实,决定如何,在你自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