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的無人駕駛離我們還有多遠?

最近汽車行業一條帶有“生命與科技”的新聞收到了大家的廣泛關注,新聞一出,大家好像是在打辯論賽一樣,討論到底是人的問題還是自動駕車的汽車的問題。咱們先來回顧一下事情的起因。

這應該是首起完全自動駕駛致死事故。

安全的無人駕駛離我們還有多遠?

Uber的無人駕駛測試車輛

Uber無人車以61公里的時速在限速時速56公里的區域內行駛,死者是一名49歲女性,當時她推著自行車橫穿馬路,Uber無人車並沒有試圖剎車,直接撞了上去,導致死者不治身亡。

安全的無人駕駛離我們還有多遠?

對於這件事故,Uber給出的回應是首先暫停所有無人車的路試,並且積極配合當地警方對事故進行調查。

Uber做出的回應相當穩妥,但大家覺得是Uber過於激進的無人車試驗是這場事故的元兇,應該把無人車發展的速度放緩。

但事實上,這起事故的責任可能並不在Uber的無人車,對待無人車,不應該把技術當萬能的神,更不應該把責任全歸結在技術成長上。

回到事故本身,事故發生的時間在晚上,撞擊地點距離人行橫道約100碼(91米),可以說是行人突然出現。理性來說,以受害人橫穿馬路的方式,無論是有人還是自動駕駛模式,要避免這起交通事故是極其困難的。

安全的無人駕駛離我們還有多遠?

我們都知道,別說是自動駕駛車型,即使是現在的普通豪華車,基本上都會有防碰撞的功能,當車頭處傳感器檢測到車輛前方有物體並且計算出可能發生碰撞後,車輛會給出警告或者自動剎車。

但是,碰撞預警是有速度和距離限制的。畢竟汽車減速剎車都有了剎車距離。這也就意味著,剎車必然需要一定的剎車距離和反應時間。但只要傳感器足夠穩定,傳感器的自動剎車的反應速度顯然是要優於人類司機的。

估計有的人又說了,你們不是說無人車要比司機安全嗎?這不是出了突發事故還是避免不了嗎?

因為,事故本身可能就是一個無解的喪命題。

這件事情毫無疑問會對整個行業產生影響。因為無人車本質上是各種技術的集合,各種技術來自不同的供應方,一旦出現事故,很難界定是車性能的問題或者是傳感器的問題亦或者是無人駕駛算法的問題。

但理智來講,這件致死事故並不會讓自動駕駛行業的發展停滯,但會讓整個行業對於無人車公開道路路試的行為變得更加謹慎。

值得思考的問題就是:社會是否需要為無人車建設專門的道路系統,避免這種突發隨機情況的發生,亦或是政策是否應該進一步把出現事故的責任進行劃分。當然,這些都是後面伴隨無人車技術發展需要繼續細化的事情。

在無人車領域,Uber撞了南牆,但蘋果現在已經獲得批准,允許45輛汽車在當地公路上進行測試似乎沒有受到影響。還是持觀望態度吧,希望無人車測試的態度更加嚴謹,爭取對測試車輛制定一些法規或設置測試專用通道,以免類似事件發生。

安全的無人駕駛離我們還有多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