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何我們都自稱漢人,而外國「唐人街」卻不叫「漢人街」?

為何我們都自稱漢人,而外國“唐人街”卻不叫“漢人街”?

首先解釋一下,我們現在所說的“漢人”並不是指“漢族人”,“漢族”一詞在民國才有,所以這是兩個不一樣的概念。

為何我們都自稱漢人,而外國“唐人街”卻不叫“漢人街”?

“漢人”其實遠在劉邦建立起西漢時就擁有了,這時的“漢人”準確來說指的是“漢朝人”。眾所周知的“犯我強漢者雖遠必誅”也正是大漢王朝的發聲。

為何我們都自稱漢人,而外國“唐人街”卻不叫“漢人街”?

朝代更迭,一定程度上都代表著中國,唐朝雖然足夠強大,但是在文化上卻稍遜於漢朝。漢武帝“廢黜百家,獨尊儒術”對儒學的推廣有很大作用。而中國人的認同是文化的認同,兩漢時期,儒學,漢字已經深入人心,所以這種對延續千年得文化的認同感使得我們一直自稱“漢人”而不是“唐人”。

那麼外國華人聚集地為何叫“唐人街”而不叫“漢人街”?這裡有兩種解釋。

為何我們都自稱漢人,而外國“唐人街”卻不叫“漢人街”?

一、唐朝在中國歷史上是一個強盛的朝代,唐朝的文化遠播海外,在宋代時,“唐”就已經成了海外國家對中國的稱呼,而這些海外華僑也此也比較自豪和認同,便自稱“唐人”,他們聚集在一起,便成為了“唐人街”。

二、西漢擊敗匈奴,人們的民族自豪感大增,對“漢人”的認同感更深,可唐朝與外國交流比漢朝時更密切,加上唐朝對他國影響也很大,於是很多人更喜歡自稱“唐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