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平斡旋的始祖:向戌弭兵

人盡皆知:春秋無義戰。

在春秋戰國時代,列國互相征伐。各國征伐不僅是自身損失嚴重,那些地處交通要道之間的小國家更是吃盡了大國的苦頭。於是其中的一個小國家宋國先後進行了兩次和平斡旋。第一次弭兵會盟由宋國執政華元於周簡王七年(公元前579年)召開。但是第一次會盟很不成功,畢竟會盟的主要大國晉國和楚國之間的關係一直都不好,雙方的仇隙長達半個多世紀,不可能由一次會盟就解決。


和平斡旋的始祖:向戌弭兵

四年之後晉楚兩國就爆發了鄢陵之戰。

鄢陵之戰後,作為戰敗國的楚國處於十分困難的境地,戰勝國晉國也好不到哪裡去。晉厲公想乘勝消滅晉國的一些有權勢的貴族,可是在除掉郤氏家族後卻被欒書、中行偃所殺,晉國大亂。

秦國又經常趁機襲擾晉國,這一下晉國也陷入了內外交困的境地。到了這種情況下,各國普遍厭戰。宋大夫向戌就此登上了歷史舞臺,開始了他的弭兵活動。

向戌和晉楚兩國的當權者關係都比較好。他就借這個機會來往奔波於齊、秦、晉、楚四國之間。

晉國的韓宣子表示:“兵,民之殘也,財用之蠹,小國之大葘也。將或弭之,雖曰不可,必將許之。弗許,楚將許之,以召諸侯,則我失為盟主矣”,因而晉國贊同了向戌的倡議,“楚亦許之”。然後齊國、秦國等國家也先後表示贊同。四個大國既然同意,那些小國家更同意了。這樣,在周靈王二十六年(公元前546年),第二次弭兵大會就在宋國的西門之外召開了。

這次弭兵大會由晉國、楚國、齊國、秦國、魯國、衛國、陳國、蔡國、鄭國、許國、宋國、邾國、滕國等14國使者參加。

值得注意的是,這次的大會參加者並不都是國君而是各國的公卿。這很有效地說明了當時各國的權力已經出現了下移,大權未必掌握在國君手中。大會剛開始,楚國就先提出一個“晉、楚之從交相見也”的方案,也就是說兩國的附屬國都要承擔兩倍的朝貢。

本來晉國的從屬國佔據多數,按照這個方案實行晉國就吃了虧。最後商定除了齊國和秦國之外。其他國家都要“交相見”。這一點,晉國又讓了步。

最後與會14國中,齊國作為晉的盟國,與楚國實力相當,朝拜晉國而不朝拜楚國;邾國為齊國的附庸,滕國為宋國的附庸,不參與盟會。秦國,作為獨霸西戎的一方霸主,是楚國的盟國,不朝拜晉國。

春秋戰車
和平斡旋的始祖:向戌弭兵

弭兵會上,和上次一樣,殺氣騰騰。楚國的令尹子木曰:“晉、楚無信久矣,事利而已。苟得志焉,焉用有信? ”楚人衣內皆裹甲,準備動武,以求做盟主,堅持在盟會時,先進行“歃血”。楚國達到目的之後,在載書上寫名時,先寫上晉國,第二次弭兵之盟在很緊張氣氛之中結束。最後出鍋當上了盟主,晉國又讓了步,會盟拖拖拉拉開到了七月才結束。

這次會盟之後晉楚兩國基本上平分了霸權,但是相比之下楚國更有利。會盟的發起人向戌自認為有功,請求國君的賞賜,宋公封給它60個邑。他沾沾自喜,向司城子罕顯示一番。不料子罕直接把他批評了一頓:“凡諸侯小國,晉、楚所以兵威之。畏而後上下慈和,慈和而後能安靖其國家,以事大國,所以存也。無威則驕,驕則亂生,亂生必滅,所以亡也。天生五材,民並用之,廢一不可,誰能去兵?兵之設久矣,所以威不軌而昭文德也。聖人以興,亂人以廢,廢興存亡昏明之術,皆兵之由也。而子求去之,不亦誣乎?以誣道蔽諸侯,罪莫大焉。縱無大討,而又求賞,無厭之甚也!”說完他把那束封邑的冊命竹簡砍掉,丟在地下。向戌啞口無言,只得辭去封邑,還表示“我將亡,夫子存我,德莫大焉,又可攻乎?”這很有戲劇性,事情十分明顯,大國是不會放棄武力的,而是藉機沽名釣譽。這次大會上晉國和楚國赤裸裸爭奪霸權就是例證。

畢竟這次弭兵大會是召開了,召開之後晉楚之間四十多年沒有發生大的戰爭,其他國家間的戰爭也很少。這種形勢對恢復、發展各國的社會經濟,安定人民的生活,都有很大的好處。但是這次的弭兵大會,吳、越兩國均未出席,也就是說,他們不管中原那個會議的決議,該打還是打。

這樣,中國的戰場,則由中原轉向東南地區的楚、吳、越間進行了。不過,之前各國的交鋒暫時轉移了國內的矛盾,這下各國停戰了,先前沒表現的內患現在發生了。大臣篡權了,像魯國,政治軍事一分為三,君主成了空的了。弒君也多了起來。這三大結果讓春秋正式轉入後期,更亂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