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成爲高收入人羣?

如何成为高收入人群?

莫妮識財

每天學一點,堅持大改變

最近有個粉絲和莫妮聊天說,自己最近狀態很不好,他說自己年紀又大,工資又不高,還沒穩定的收入,想存錢根本沒錢。到底做什麼收入高點呢?

通過聊天,得知他現在三十幾歲,學歷不高,之前都在工廠上班,目前沒有正式工作。想做這個,還沒行動就開始顧慮太多。

瞭解到他的基本情況,莫妮建議他先踏實找份工作,先穩定下來,然後學個傍身技能,增加自己的收入,有錢後再學會存錢。(後臺回覆“存錢”,即可參與活動。)

回到正題,想問大家:月薪過萬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很多月薪過萬的人會告訴你,就那樣吧,也沒什麼特別的。月薪過萬,在北上廣深,也只是剛剛解決溫飽,屬於低收入人群。(真的不是一句虛偽的自嘲)

但是,沒嘗過那份鮮的人總會意淫著這份看起來萬丈光芒的美好,總覺得好像達到了這一標準,人生就開始了發光發亮的蛻變。

人總是會仰望自己得不到的東西,那麼,今天我們來聊一聊:如何成為一個高收入的人?

如何成为高收入人群?

1

高收入人群畫像

什麼叫高收入人群?

提起這個問題,想必很多人會聯想到這樣的詞彙:光鮮亮麗的白領,5A寫字樓、BAT職場精英、企業高管、老闆......

因為每個人對高收入的理解也不同,可能還會有更多的聯想。高收入人群都有什麼特點呢?

仔細觀察不難發現,那些高收入的人群往往是兩個極端的人,要麼是靠軟實力(智商、顏值、口才、高技術),要麼就是硬碰硬的能吃苦,耐操。

大多人人屬於夾在中間,往上走沒那實力,往下走又放不下身段,稍微累點就自己感動到不行,這群人往往是最窮的,最迷茫的。

網上很多無病呻吟,整天問如何月薪過萬,大多都是這樣的人。每天荒廢大把的時間在無聊的事情上,在舒適的坑裡越陷越深。

如何成为高收入人群?

2

高薪背後,都是一幫玩命的人

人人都想要達到高收入的行列,其實想達到高薪收入行列也沒什麼捷徑,無非就是玩命地去提升自己的能力,持續的努力,然後堅持下去。

事實上,你看到的一切高收入人群,都是一幫玩命的人。

除此之外,週末他不是在參加互聯網峰會,就是在家看專業書籍充電,還堅持做筆記輸出知識點。有時候熬夜,看到深夜兩三點,城市裡大多數人都已沉睡,他還在發文章推送,或者在想活動的策劃案。

所以,他能寫閱讀量百萬的文章,自帶流量屬性在朋友圈刷屏絕非偶然。

如何成为高收入人群?

還有個老闆,他本身就是自媒體圈內的大咖了,全國數百家媒體公司老闆。提起他的名字,自媒體圈也算是無人不知。每次讓人露面,就是在朋友圈刷屏事件出現。已經是大咖光輝的他,依然每天絲毫不敢輕鬆懈怠。

如何成为高收入人群?

全家總是在不同城市出差,在機場裡、高鐵上,他都在更新自己的自媒體推文中度過。和我們開內訓的時候,我們總是驚呆他天才般的智慧,但是走近他的人都知道,他的一切都是通過不斷嚴格要求自己獲得的。

人們總是羨慕高收入者的狀態,可是對背後的真相選擇性忽略。

你羨慕那些互聯網大咖,隨便開個課,做個線上分享,就可以日入幾十萬、百萬。你羨慕那些IT,搞個項目就是幾十萬。

你看不到那些大咖背後的付出,他們總是在你看不見的地方默默地努力。那些刷屏的文章、活動,可能就是在機場、高鐵站等待的空隙裡萌發出來。

那些有趣好玩的產品,可能經過了程序猿無數次的修復bug。那些優美精緻的設計,可能經過了數十次改版優化的調整。

你看不到那些牛逼轟轟的人,背後付出了多少艱辛的努力,平日裡看了多少書,積累了多少行業知識,思考得頭髮謝了頂。

這世界上,沒有無緣無故的強大,也沒有稀裡糊塗的衰敗。

所有的高薪,背後都是玩命的付出和不懈的堅持,這也是為什麼會有這樣的現象:越厲害的人,反而越努力。

切記,別用今天的安逸換來一輩子的艱難,這是天底下最賠本的買賣。

如何成为高收入人群?

互動時刻

話題:

月薪過萬是種怎樣的體驗?

歡迎留言告訴莫妮

福利一

掃碼識別下方海報二維碼

回覆“

存錢”即可免費入夢想團

和大家一起為夢想打卡

如何成为高收入人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