咽腔共鳴腔位於產生聲音的喉頭上方,向上連接頭腔;向下通過喉管連接胸腔;向外和口腔相鄰。它是上部共鳴與下部共鳴的“連接部”和“中繼站”,歌唱時各共鳴腔所產生的共鳴聲音,都是依靠咽共鳴腔來協調和傳遞的。
理想的咽共鳴腔的形成,主要依靠以下幾個部位的調節:
1.打開喉嚨
喉嚨自然打開時,喉咽腔和口咽腔就會隨之處於自然開放狀態。歌唱時,始終保持喉嚨的開放和通暢狀態,良好的口咽腔和喉咽腔共鳴狀態就能得以形成。
2.保持較低喉頭位置
喉頭保持在較低的位置上,喉咽腔就會自然向下拉長,這樣不但增加了咽腔管道的長度,而且能使咽腔的擴展狀態得以穩定。
3.抬起軟顎,上收小舌
抬起軟顎,上收小舌,會使口咽腔向上得以擴展,這樣既增加了咽腔上方的空間,又為口咽腔向上連接鼻咽腔創造了有利條件。
4.打開頜關節
打開頜關節,放下下頜,使下巴保持鬆弛狀態,確保喉嚨的開放與通暢,以促進良好咽腔共鳴狀態的形成。
5.打開鼻咽腔
平常自然說話時的鼻咽腔較小,不能適應歌喉共鳴的需要。所以,在歌唱建立共鳴腔時,必須強調打開鼻咽腔,才能使鼻咽腔和口咽腔連接,形成一個完整的共鳴腔體同時,還能確保口腔和咽腔共鳴向頭共鳴腔的傳進,以獲得豐富的頭腔共鳴效果。
在歌唱發聲時,保持自然哈欠狀態,就等於保持了良好的咽共鳴腔狀態,以這種狀態去歌唱,就會獲得理想的咽腔共鳴效果。由此我們得出一點結論:歌唱練習中,形成和保持理想的咽腔共鳴狀態的最方便、最簡捷的方法就是保持哈欠狀態。
下面,給大家分享一條發聲練聲曲,希望大家認真練習:
示範:
您或許還想看:
-THE END-
以上資料整理自網絡
長按識別圖中二維碼關注我
閱讀更多 老年福電視頻道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