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羽爲什麼拔劍自刎?和一個小農夫脫不了關係!

“宜將剩勇追窮寇,不可沽名學霸王”,提起項羽我們總會為之惋惜,垓下之圍項羽本可以選擇渡江、從頭再來,為何最終卻烏江自刎,因為一個農夫故意知錯了路!

項羽為什麼拔劍自刎?和一個小農夫脫不了關係!

秦滅之後,劉邦和項羽開始了四年的楚漢相爭,只為逐鹿中原霸主。公元前202年十二月,項羽率部眾一路逃至垓下,劉邦率領漢軍一路追擊。

十萬項羽楚軍軍隊被漢軍團團包圍於垓下,不久後,軍中便糧草斷盡,士氣一片低落。劉邦聽得張良妙計,命令軍士夜晚在楚軍四周高唱楚地之歌。項羽聽到後太驚失色,以為楚軍都已被降服,便借酒澆愁作詩曰:“力拔山兮氣蓋世,時不利兮騅不逝?。騅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虞姬聽後神色黯然,自知不應連累霸王,於是拔劍自刎。

項羽為什麼拔劍自刎?和一個小農夫脫不了關係!

霸王別姬劇照

項羽悲痛欲絕,在眾將士勸說之下,率八百餘人突圍而逃。劉邦自知只要項羽還活著,他的天下就坐不穩,於是命令騎將灌嬰帶領五千騎兵去追趕,還允諾,凡擒殺項羽人頭者賞千金萬戶。正所謂“重賞之下必有勇夫”,面對神勇無比的楚霸王,眾士兵奮勇拼殺,項羽且戰且退。

項羽為什麼拔劍自刎?和一個小農夫脫不了關係!

項羽在到達陰陵一帶時,疲於奔命而迷失了方向,於是派士兵前去問路。農夫哪見過這場面啊,聽到還有人自稱是霸王項羽,手臂一揮,指向左方。這一走,可就不妙了,一路到處是沼澤泥潭,這下就又被漢軍追上了。等東逃至東城一帶之時,身邊僅剩28將士,項羽又拒絕東渡烏江。在斬殺漢軍數百人後,最終無奈自殺,結束了這短暫而又輝煌的一生。

項羽為什麼拔劍自刎?和一個小農夫脫不了關係!

看到這裡很多人都會疑問,為何田夫要欺騙項羽,指引錯誤方向呢?“得人心者得天下,失人心者失天下”,或許項羽在那一刻也明白了這一點,所以他才會選擇自刎。

項羽為什麼拔劍自刎?和一個小農夫脫不了關係!

縱觀項羽短短的一生,後人有諸多唏噓慨嘆,司馬遷感嘆:自古以來,未嘗有如此人物!李清照寫詩道:“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杜牧這樣說:“江東子弟多才俊,捲土重來未可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