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政府要從銀行搶錢了

這是一條被冷落的新聞,我認為這個“冷”勝過世界盃德國輸給韓國,你們關注得太少了。

我們先來看看財新網的報道。

地方政府要從銀行搶錢了

這份流傳的紀要,總體意思是:

你利息必須便宜!

到期的必須延期、續貸!

不同意?那我就不歸還!

不僅不歸還,我還要叫紀委查你!

如果你是銀行的負責人,你聽到上述話,會是什麼感想?

第一次看到從銀行要錢,還這麼理直氣壯的。

不過,據經濟觀察報的調查,有接近會議的人士透露,在6月22日確實召開了這個會議,“主旨是希望各金融機構不抽貸”,流傳的紀要內容,“有部分屬實。會議中,有個別市裡的領導情緒激動,說了類似的氣話。”

這個事情,暴露了兩個嚴肅的問題。

一、債務已經讓地方政府走火入魔

我們經常說,央行放水,M2的規模飛速擴張,而小微企業一直融資困難。錢都到哪裡去了?其實大部分資金進入了地方政府和國企平臺。

可是地方政府並沒有因此有錢,他們往往拿錢大興土木,大搞工程,都遠遠超出財政的承載能力。

據財新網報道,同樣是在湖南,GDP曾穩居省內五強的耒陽市,最近已經陷入拖欠在職公職人員工資的漩渦。

工資都發不起了,哪裡還能還錢?

不僅湖南,其他諸多地方財政也不樂觀。東北特鋼、廣西有色、營口港、雲南房開等一些國企平臺先後出現了債務違約。用信達證券董事長張志剛的話說,國有企業的債務違約率是直線上升。

其中,這幾年,國開行到目前為止,累計發放長期又低息的棚改貸款有4萬億了,最近才終於傳出了相關政策收緊的消息。

4萬億元,是個概念呢?4萬億注入到市場,讓老百姓的錢縮水了多少?貨幣化安置又把房價推高了多少?

受益的是政績、拆遷戶和炒房客,買單的是金融機構和投資人,而金融機構又都是國有的,所以歸根到底是全民買單。

二、地方政府與銀行的糾纏不清

從表面上看,銀行的監管主要受制於人行、銀監會,但是在實際運行中,銀行往往要巴結地方政府的關係。

一是龐大的財政存款,包括國企存款,是任何銀行垂涎的;

二是過去幾年實體經濟普遍不景氣,銀行幾乎都認為貸給政府、國企才是安全的。

可是,國家又在大力去槓桿,去影子銀行,打破剛性兌付的案例越來越多。銀行想收回貸款已經來不及了,政府本來就沒錢,怎麼可能允許你壓貸?

中國獨特的體制,使得地方的人行、銀監也受地方政府約束,而地方的紀委也可以管制地方的金融機構負責人。

所以,地方政府與地方銀行的較量,實際上是地方政府與各銀行總行的較量,銀行總行的行政級別也不低。人行、銀監則是兩邊都積極爭取的“幫忙”對象。

這種複雜的“政銀”關係,能有什麼健康的金融環境?

我斷定,這一輪房價漲得最快的三四線城市,也將是這一輪地方債務危機爆發的前沿陣地。

這些三四線城市,之所以房價漲得最快,就是因為借了很多錢,用於大興土木和貨幣化安置,造成了一種發展欣欣向榮的假象。而虛假繁榮除了一時刺激地價,並不會帶來持續的財政收入。

地方政府“搶錢”,常德只是不小心揭開的冰山一角。三四線城市的泡沫,也差不多走到盡頭了。

地方政府要從銀行搶錢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