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青春期叛逆的真相,解决叛逆问题家长是关键

叛逆,在心理学上,这个叫“自我意识的觉醒”。

上个世纪,有一个叫弗洛姆的心理学家,写了一本很了不起的书,叫《逃避自由》。里面提到过这个事儿。

一个人,刚出生的时候,是没有自我意识的,他什么都不知道,就像一个刚出生的小动物。他不知道自己是谁,来到这个世界是要干嘛,生活有什么意义。

他有的,是生存本能。饿了要吃,渴了要喝。所以,他是极度依赖父母的,需要父母的照顾。

所以,一个孩子小时候,最害怕的是什么呢?

是被抛弃。

解读青春期叛逆的真相,解决叛逆问题家长是关键

这也是小孩子胆小的原因,他没有独立生存的能力,也就没有安全感。所以,在孩子小的时候,各位爸爸妈妈们一定要记得,不要动手打骂孩子,更不要威胁他说,你再不听话我就不要你了。这会极大地损害到孩子的安全感。

但是人和动物不一样的地方在于:人在成长的过程中,自我意识会逐渐觉醒。

总有一天,他会意识到,哦,原来我是一个人啊,我是我自己啊,我和其他人都不一样,这个世界像我这样的人只有一个。但一只猫,永远也不会意识到自己是一只猫,更不会意识到自己是一只独一无二的猫。

自我意识发生是一个过程,时间不定,一般会发生在几岁到十几岁。

自我意识会导致什么呢?

1.会意识到这个世界那么大,我那么渺小,在这个世界面前,我太不值一提了,而且我和别人不一样,我和我爸妈也不一样,他们是他们,我是我。

会觉得时间总是有限的,快乐也总是有限的。

这会带来强烈的孤独感和无力感。您孩子会伤感四年级过去了,会伤感自己的运气不好。都是这种孤独感和无力感的体现。

解读青春期叛逆的真相,解决叛逆问题家长是关键

2.自我意识还会导致,他有独立出去的愿望。因为他发现之前这么多年,原来他是一直依赖父母才能生存的。但是,他是一个独特的个体啊,依赖父母的生活有什么意义呢?但是现实又决定了,他还不能独立,他还需要继续依赖父母。

这就会给他带来焦虑感,这也就是我们经常所说的“叛逆期”。

解读青春期叛逆的真相,解决叛逆问题家长是关键

但这不是叛逆,这只不过是对长大的渴望。很多时候,孩子不听话,不是因为他叛逆,而是因为他觉得家长说的根本就不值得听,也就是家长的话,在他眼里,并没有足够的权威,他并不觉得这些道理有什么了不起。

比如,很多家长总是喜欢说,你知不知道,你学习不是为了我,是为了你自己。我相信绝大多数家长都说过这句话,这句话当然有道理。但是也许所有孩子都听烦了。

孩子自己不明白吗?年龄稍微大一点的小孩,都明白这个道理。但是学习到底是为了谁,他在乎吗?不在乎。孩子甚至会想,为了自己怎么了,为了自己就一定要好好学吗?好好学就一定学得好吗,学得好就一定有出息吗,而且我干嘛要有出息呢?

这才是很多孩子真实的想法,他们知道学习是为了自己,但是他们不在乎。

因此,家长这么对孩子说教,是没有用的。说多了,还会引起孩子的鄙视。孩子甚至会想,你也就这点词儿了,能说点新鲜的吗?

解读青春期叛逆的真相,解决叛逆问题家长是关键

在孩子自我意识开始觉醒的时候,他喜欢一切新鲜的东西,喜欢酷的东西。家长反复唠叨所谓的大道理,是会让孩子觉得这是陈旧的、过时的、落伍的。他甚至会在这个阶段开始有些嫌弃自己的父母。

这都是很正常的。

所以,作为父母,想要孩子听自己的,一定要酷一点。怎么样才能酷一点呢?

1、要有能力站在孩子的角度上思考问题。

这真的不仅仅是一种态度,而是一种能力,很多人是没有站在别人的角度上,思考问题的能力。

所以建议家长多读一些成长心理学方面的书,多了解一下孩子的心理。比如《孩子:挑战》《父母:挑战》…………

另外,每一次觉得孩子表现不好,想要发脾气的时候。不要急着发,要想试着想一想,孩子为什么没做好?为什么没耐心?为什么不喜欢做?如果是我是孩子,我会像他这样吗,想一想脾气就会平复很多。

2、要关心孩子的生活胜于关心孩子的成绩。

解读青春期叛逆的真相,解决叛逆问题家长是关键

我们经常说,要和孩子做朋友。但是你交朋友的时候,是更在乎她的成绩呢,还是更在乎她对你好不好呢,一个人对自己的朋友,是更关心他的成绩好不好呢,还是更关心他开不开心呢?这是一个显而易见的问题。

我们经常问孩子考了多少分,作业做得怎么样?但是我们有没有问孩子在学校开心不开心吗?有没有问他在学校有几个朋友?上学累不累?

试想一下,如果我们有一个朋友,她每天都问我们挣多少钱,然后嫌弃我们挣得少,却丝毫不关心我们开不开心。我们会和这样的人交朋友吗?不会吧。所以,家长也是一样,如果只关心孩子的成绩,却不关心孩子的生活、社交、爱好、累不累。这样怎么能取得孩子的信任呢?

3、要让自己变得天真一点。要主动参与到孩子的生活中、游戏中。

比如很多父母都害怕孩子玩手机、玩游戏、玩王者荣耀。看到孩子玩,都恨不得把手机给砸了。但是这样会有效果吗?不会。即使孩子没法在家玩,他也可以去同学家玩。即使玩不了游戏,他还可能心思还在游戏上,而不是学习上。

但我这里,有一个妈妈,她主动和孩子一起玩,一起打排位。后来她对孩子说,既然你那么喜欢玩游戏,难道你不想自己设计一款游戏吗?这个时候,孩子觉得陪自己打游戏的妈妈,是值得信任的好朋友,所以妈妈说的话,就愿意好好听。后来这个孩子就在妈妈的引导下,学了编程,就在上个月,孩子设计的小游戏孩子还获了奖。

这难道就不是学习吗?

家长总是想引导孩子做这个,引导孩子做那个。但是怎么引导呢?如果她压根就不觉得你是她朋友,担心你打她,骂她,批评她,想要始终和你保持距离,那你觉得她愿意被你引导吗?

所以,无论你想引导孩子干嘛,你都要先想想,她是不是愿意被你引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