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不知道的50個「區塊鏈+」應用案例

“區塊鏈”這個從2017年底就在網上廣泛流傳的詞,但真正知道它是什麼東西的人卻是很少。反而是區塊鏈的應用,“比特幣”人們更感興趣,因為比特幣代表著財富。但是,比特幣是什麼,比特幣從哪裡來,最終要到哪裡去。

區塊鏈到底是否能夠像互聯網一樣再次改變人們的生活。這些問題,從《區塊鏈+》這本書中能找到一些答案。

《區塊鏈+》的作者杜均,移動證券服務平臺財貓網絡,聯合創始人兼CMO,比特幣交易平臺(火幣)聯合創始人,前知名社區軟件DiscuzI產品負責人,在投資、市場營銷、運營、創意等領域均有傑出表現。30歲前完成白手起家,完成從千萬富翁到億萬富翁的逆襲。

你不知道的50個“區塊鏈+”應用案例

在《區塊鏈+》這本書中杜均主要講的是區塊鏈的應用在金融科技、智能物流、公共事務、工業製造、農業、醫療衛生、慈善公益、數字娛樂、智能交通方面所產生的應用。並沒有著重講,區塊鏈是什麼。就像互聯網一樣,你不需要知道互聯網的底層技術是什麼,TCP/IP協議是什麼,C語言是什麼,APP是如何產生的,你只需要知道互聯網如何把我們的生活變得更加的美好。

同樣《區塊鏈+》這本書講的也是,區塊鏈將從那幾個方面讓我們現在的生活變得更加的美好。你不需要懂得什麼是區塊鏈,你只需要懂得它的幾個基本特徵就行了,就像你得知道手機想上網得連接WIFI。

區塊鏈有幾個重要的特徵,也是它被人們所認可,認為可以改變整個世界運行的特徵:

1、去中心化。簡單點可以理解為,區塊鏈是直接的點對點交易,並沒有第三方的干預。至於為什麼能做到沒有第三方干預,可以這麼理解:我要給你1塊錢,現在我拿著喇叭告訴身邊所有的人,我給了你一塊錢,你確認收到1塊錢後要簽名說自己收到了一塊錢,同時也告訴其他人,這樣身邊的其他人在他們的小賬本上就會記上一條我給你1塊錢,這樣的記錄。

2、信息無法篡改。一旦信息經過驗證並添加至區塊鏈,就會永久的存儲起來,除非能夠同時控制住系統中超過51%的節點,否則單個節點上對數據庫的修改是無效的,因此區塊鏈的數據穩定性和可靠性極高。

3、去信任化。整個交易過程都是透明的同時有記錄無法篡改,自然而然也就去信任化。去信任化就是你無法欺騙我,所以也就不需要信任了。

你不知道的50個“區塊鏈+”應用案例

區塊鏈的發展史,區塊鏈1.0時代:比特幣。區塊鏈2.0時代:以太坊,智能合約。達到一定的條件自動執行的合約。例如,立遺囑,死了之後直接把銀行卡里的錢轉到兒子的賬戶裡。當你死了的那一刻,合約就會自動執行。區塊鏈3.0時代,應用的時代。也就是《區塊鏈+》中所例舉的五十個例子,所呈現的樣子。

區塊鏈+金融科技。數字貨幣、供應鏈金融、跨境支付和結算、票據業務、證券交易、客戶徵信。金融的產生是基於信任的基礎,而區塊鏈就是解決信任問題的,區塊鏈最早被用於金融上,比特幣。未來,在金融科技上的應用將會更多。

區塊鏈+能源。發電、輸配、負荷。能源的發電,輸配,負荷,在區塊鏈智能合約的應用下,讓更多的能源應用到該用的地方,避免能源的損耗。

區塊鏈+保險。去中心化的風險防範體系、以數據驅動的理賠管理模式、保險業的新商業模式、基於數字資產的保險將出現、保險公司的角色將會發現改變。智能合約的出現,將會更改保險業理賠的整個過程,一旦被確認,合約將自動進行理賠操作。

區塊鏈+智能物流。物流信息和貨物的透明安全性、企業效率與成本的平衡、貨物運輸路線與日程安排的最優化選擇、改善小微企業融資難。區塊鏈不可篡改不可逆,儲存數據的功能,用在物流行業中,將能大大提高整個物流行業的速度。

區塊鏈+公共事務。政務信息保護、公民身份和權利驗證、政務公開、稅收監管。區塊鏈不可篡改的特徵,對於公共事務公民身份和權利的驗證,將會起著決定性的作用。

區塊鏈+工業製造。增材製造、工業物聯網、數字工業。

區塊鏈+農業。產品信息化的透明、互聯網的智能化與規模化、農業保險。

區塊鏈+醫療衛生。電子健康病例、醫療數據共享、藥品防偽。

區塊鏈+慈善公益。精準扶貧、尋人、捐款。一個家庭的收入情況記錄在區塊鏈上,這是不可篡改的,這也就讓我們知道了那個是真正的需要被幫助的家庭,再去進行扶貧。

區塊鏈+智能交通。車輛認證管理、電子代幣進行交通違章罰款、記錄車所在位置、緩解堵車,提高道路效率。

你不知道的50個“區塊鏈+”應用案例

區塊鏈就像互聯網一樣,在將來會滲透到我們生活中的各個角落,而現在僅僅只是剛開始而已,就像我們剛開始不相信互聯網一樣,我們現在仍然對區塊鏈保持著懷疑,但這並不妨礙我們的應用,妨礙我們去使用它。只需要當有一天它能夠幫助我們的更好的生活的時候再去使用它就行了。

《區塊鏈+》只是在告訴你,未來區塊鏈可能會有這樣的作用,僅此而已,至於懂不懂得其中原理,並沒有那麼重要,作為一名不從事技術的人,只需要會用就行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