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教師資格考試文化素養之項羽成語篇

項羽(公元前232年―公元前202年),項氏,名籍,字羽,楚國下相(今江蘇宿遷)人,楚國名將項燕之孫,軍事家,是起兵三年就推翻秦帝國的首功之人,亦是鉅鹿之戰、彭城之戰兩場歷史上兵力懸殊以少勝多戰役的指揮者。是文化素養中一個重要人物,在全國教師資格考試中,被結合成語進行考察。現在中公教育先將他雄心漸起,鉅鹿成名這一歷程線索,整理出相關成語及成語故事:

全國教師資格考試文化素養之項羽成語篇

NO.1取而代之

【解釋】

指奪取別人的地位而由自己代替。現也指以某一事物代替另一事物。

【成語故事簡介】

秦始皇遊覽會稽郡渡浙江時,項梁和項籍一塊兒去觀看。項籍說:“那個人,我可以取代他!”

NO.2先發制人

【解釋】

發:開始行動;制:控制,制服。原指丟動手的牌主動地位,可以控制對方。後也泛指爭取主動,先動手來制服對方。

【成語故事簡介】

陳勝起義後, 會稽太守殷通也想乘機反秦,他召見項羽時說:“現在是滅秦的好時機。我聽說先發制人,後發則被人所制,我想和你早點共同起兵。” 出身貴族的項羽豈肯委身於人下,於是項羽殺死了聲稱“先發制人”的殷通,收集了他的部下,公開樹起了起義大旗。

NO.3披堅執銳VS破釜沉舟VS以一當十VS作壁上觀

【解釋】

披堅執銳:穿著鐵甲,拿著武器。形容全副武裝。

破釜沉舟:(出征前)打破燒飯用的鍋,鑿沉船隻,拚死一戰,決心很大。比喻下決心不顧一切地幹到底。

以一當十:當:相當。一個人抵擋十個人。形容軍隊英勇善戰。

作壁上觀:也稱為壁上觀。壁:壁壘。原指雙方交戰,自己站在壁壘上旁觀。後多比喻站在一 旁看著,不動手幫助。

【成語故事簡介】

秦朝末年,秦軍大將章邯攻打趙國。趙軍退守鉅鹿(今河北平鄉西南),並被秦軍重重包圍。 楚懷王於是封宋義為上將軍,項羽為副將率軍救援趙國。宋義引兵至安陽(今山東曹縣東南)後,接連46天按兵不動,對此項羽十分不満,於是要求進軍決戰,解困趙國,但宋義卻希望秦趙兩軍交戰後待秦軍力竭之後才進攻 宋義根本不採納項羽的意見,說:“夫披堅執銳,義不如公,坐而運策,公不如義。” 項羽不可忍,遂進賬殺了宋義,稱其反叛,將士遂擁戴項羽為上將。項羽率軍隊悉數渡黃河前去營救趙國以解鉅鹿之圍。項羽在全軍渡黃河之後,“皆沉船,破釜甑”,下令把所有的船隻鑿沉,打破燒飯用的鍋,燒掉自己的營房,只帶三天干糧,以此表決一死戰,沒有一點後退的打算。正是這樣,已無退路的大軍到了鉅鹿外圍,幷包圍了秦軍和截斷秦軍外聯的通道。楚軍戰士以一當十,殺伐聲驚天動地。 經過九次的激戰, 楚軍最終大破秦軍。而前來增援的其他各路諸侯卻都因膽怯秦國兵強勢大退縮營內不敢出兵作戰,將士都站在壁壘上偷偷觀看,不敢近前。

NO.4膝行而前

【解釋】

跪著用膝蓋向前移動。形容敬畏恭謹之極。

【成語故事簡介】鉅鹿之戰,項羽破釜沉舟,誓死滅秦。最後,斷絕了秦軍的通道,殺死蘇角,活捉了王離,涉間不肯投降楚軍,自己燒死了。這時,楚兵為諸侯軍中最強大的,諸侯軍沒有一個不恐懼的。項羽擊敗秦軍,英名遠播,威震六國。為表彰有功將士,在鉅鹿郡建造了一座“封爵觀”,對立功將士論功行賞。封爵觀落成之日召見諸侯國將軍,諸侯國將軍無不膝行而前,莫敢仰視,對項羽畏懼恭維之情溢於言表。從此,諸侯國尊項羽為上將軍,統領諸侯國軍隊抗擊強秦。

當然,關於項羽的成語還有很多,如約法三章、秋毫無犯、明修棧道,暗渡陳倉、計將安出等。更多成語和相關故事,後續跟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