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讀三國演義:一封諸葛亮的書信,竟成爲了害死龐統的真兇

解讀三國演義:一封諸葛亮的書信,竟成為了害死龐統的真兇

諸葛亮

世人都傳“臥龍鳳雛,得一可安天下”,那麼為什麼劉備得到了兩位,依然沒有安天下呢?

這其中最大的一個原因,就是鳳雛龐統死得太早了。

我們都知道龐統是死於徵西川時的“落鳳坡”,被亂箭射死的。

但是卻不知其深層次的原因,因為按道理龐統是不應該這麼輕易死掉的,那麼就請看我下面的分析。

解讀三國演義:一封諸葛亮的書信,竟成為了害死龐統的真兇

龐統

龐統這個人在歷史上對他的評價就是:他喜歡說人的好,就算這個人才能一般,他也會誇大這個人的才能。

這應該是很討喜的性格,但是卻因為他天生長得醜陋,進而上天給予他的機會並不多。

而和他齊名的諸葛亮卻沒有他的缺陷,再加之諸葛亮善於營銷包裝自己,所以早早的就在劉備那裡站穩了腳跟。

這對於龐統來說,卻是非常不服氣的。

以至於在投靠劉備時,並沒有將諸葛亮的推薦信給予劉備,而是想靠自己的才能獲得劉備的認可。

於是才有了後來張飛的探訪,幾個時辰解決了3個月的政務,被劉備另眼相看,提拔重用的故事了。

解讀三國演義:一封諸葛亮的書信,竟成為了害死龐統的真兇

諸葛亮

這對於諸葛亮來說,這並不是一個好消息。

大家都知道:一山難以容二虎。

諸葛亮也是一個很驕傲的人,他想如果你龐統好好的拿著我的推薦信去劉備那裡謀個差事,這就算是承認你龐統是我引薦的,你是承認是在我之下的。

那麼以後一起共事,就好說了。

可是你卻憋著一股氣,要與我爭奪劉備這裡的謀士頭把交椅,那就不行了。

諸葛亮也許就是在這個時候,就暗自下了要除掉龐統的心思了。

解讀三國演義:一封諸葛亮的書信,竟成為了害死龐統的真兇

龐統

後來,在進取西川,圍攻雒城時。

諸葛亮夜觀天象,就知道這場戰鬥凶多吉少,必輸無疑。

於是他就抓住了這個機會,他手書一封信給劉備,說:這場戰鬥必敗,不要打了,要撤回去。

其實作為鳳雛的龐統又何嘗不知道這場戰鬥確實是沒有贏的勝算。

但是龐統正是事業的上升期,早就憋著一口氣,要證明自己的能力是超過諸葛亮的。

解讀三國演義:一封諸葛亮的書信,竟成為了害死龐統的真兇

諸葛亮

龐統認為你諸葛亮說不行的事情,只要我做到了,那麼我就比你厲害了。

於是,龐統也是明知不可為而為之的,強行發起了戰鬥。

當然,我們也知道了最後的結果,就是被亂箭射死,而劉備對於龐統的死,也是悲痛不已。

在這裡,我們不否認龐統的才能,他確實是個難得的謀士。

但是對於諸葛亮來說,龐統的到來,確實威脅到了他的地位,這個也是不能允許的。

解讀三國演義:一封諸葛亮的書信,竟成為了害死龐統的真兇

龐統

於是:諸葛亮的一封書信,就成了殺死龐統的真兇。

而且龐統也是明白諸葛亮的用心,但是卻還要硬上,不要命也要上。

這也說明了諸葛亮確實是知人知面,還知心呀!

而劉備最後的託孤,或許也是從諸葛亮身上學來的吧……

解讀三國演義:一封諸葛亮的書信,竟成為了害死龐統的真兇

諸葛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