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王朝》中,三个混的最好的汉大臣,功劳很大却下场很凄凉

《康熙王朝》中,三个混的最好的汉大臣,功劳很大却下场很凄凉

康熙皇帝

《康熙王朝》这部电视剧,可以说是康熙这一代圣主的出生和成长史,从幼年继位到年老体衰的故事,详述了一代大帝的成长。当然,其中也有诸多名噪一时的名臣良将辅佐,满族的汉族的都有。当然了,主要是满族的,毕竟清朝因为自己是满人入关,因此对汉臣是又想用其才干,又加以防备。而在康熙的60年皇帝生涯当中,周培公、姚启圣以及李光地,这三个汉大臣,可以说得到了相当的重用,个个立下过大功,但也都晚景凄凉。

《康熙王朝》中,三个混的最好的汉大臣,功劳很大却下场很凄凉

周培公与图海

首先是周培公。陕西提督王辅臣因为原本跟吴三桂是旧识,在吴三桂反叛时就拥兵自重,可以说是从侧面策应了吴三桂。而周培公与图海正是这时候被康熙任命为征讨陕甘叛军的将领,这时候就凸显出了他的胆识与计谋了。最终的结果是他带着康熙皇帝的诏书对王辅臣进行了劝降,并且最终取得了成功,后来更是在平叛吴三桂的过程中立下了大功,可以说名噪一时且厥功甚伟!康熙也由此给其父母以封赏。但却最终因为朝廷满臣对汉臣的不满而被康熙弃用,放在了盛京,并且病死在了盛京提督的位置上!

《康熙王朝》中,三个混的最好的汉大臣,功劳很大却下场很凄凉

姚启圣

第二个是姚启圣,他是周培公临死前举荐的。本身是前明的一个秀才,却很有才干且很傲气,康熙皇帝不拘一格把他放在了福建,一直为朝廷收复台湾做准备!甚至在《康熙王朝》中,最终带人攻下台湾的统帅施琅都是姚启圣举荐的!他呢一度做到了福建总督,还被加了兵部尚书衔。但这个人内心深处并不对这个满族皇帝臣服,很是有些孤傲,以至于在施琅成功收复台湾之后就主动辞职,写书钓鱼去了,也得到了康熙的不少赏赐,落得了一个好下场。但在真实的历史当中,姚启圣后来一直被满臣所不满,屡次遭到了弹劾。而且因为自身观念与皇帝康熙有些不合,也最终被康熙皇帝所恶,还被兵部屡次追还亏欠银子,实际上这些银子都被用来补给那些因为朝廷打仗而内迁的百姓了。但是康熙并不太认同他的做法,对姚启圣的做法不置可否,导致了死于任上的姚启圣的某些行为也没有定论,朝廷也没有给他以谥号,可见皇帝也真心不喜欢他!

《康熙王朝》中,三个混的最好的汉大臣,功劳很大却下场很凄凉

李光地

最后一个呢是李光地。原本是康熙朝的进士,也是当时的理学名臣。也算是颇受康熙的看重的。在《康熙王朝》当中,甚至一度要把自己最宠爱的女儿蓝琪儿嫁给他,而李光地本人也有些属意这个公主,但最终却因为政治,康熙不得不把这个女儿嫁给敌人葛尔丹,也使得李光地满心的希望落空,黯然收场。当然了,这是影视剧。真实的历史当中,他还是比较顺利的,在与福建耿精忠叛军时立下大功,后来顺风顺水的先是做到了内阁学士,后来升为直隶总督、吏部尚书和文渊阁大学生,可以说做到了顶,死后也被康熙赐下了谥号“文贞”,可以说比姚启圣不知道强多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