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蹲點日記:來硯山阿舍!游黑巴草場 嘗糖心蘋果

记者蹲点日记:来砚山阿舍!游黑巴草场 尝糖心苹果

白雲悠悠,綠草如毯。這個季節,是黑巴草場最美的季節。在最美的季節,記者來到了草場邊上的蘋果地,一眼看到綠樹叢映間,一顆顆暗紅色的小蘋果掛滿枝頭,煞是喜人。

记者蹲点日记:来砚山阿舍!游黑巴草场 尝糖心苹果

“這棵不錯,估計掛果會有30公斤吧。”

“我看不止,50公斤也有可能。”

與硯山縣阿舍彝族鄉黨委書記李作相交談甚歡的是紅河州蒙自市山裡紅蘋果產銷專業合作社理事長王繼和。他倆所在的蘋果種植示範園位於風景優美的黑巴草場附近的黑山村,佔地800畝,已經種植了三年多了,果樹馬上就進入成熟採摘期。“長勢不錯,再過兩個月就熟透了,這種蘋果香甜可口,市場價格不錯,1市斤可以賣到10元。”李書記告訴記者,這種“山裡紅”蘋果別看個頭小,口感很不錯。是他們鄉在2014年,從一山之隔的紅河州蒙自市西北勒鄉考察引進的。這種蘋果只適宜生長在海拔1800米——2300米,硯山縣阿舍鄉黑巴草場附近的山地剛好適合這一栽種條件。

记者蹲点日记:来砚山阿舍!游黑巴草场 尝糖心苹果

“我們覺得這裡地理氣候條件不錯,晝夜溫差大,容易凝聚糖份,能種出高品質的蘋果。”王繼和指著眼前這一片即將成熟的蘋果園告訴記者,合作社到黑山村建的這個基地叫南國蘋果種植科技示範基地,除了這800畝,2017年又新建了2200畝示範基地。

记者蹲点日记:来砚山阿舍!游黑巴草场 尝糖心苹果记者蹲点日记:来砚山阿舍!游黑巴草场 尝糖心苹果

”搞這個示範基地好啊,我們村的村民租地有收入,每畝500元,有的農戶地租收入2萬多元,平均每戶在6500元左右。”魯都克村黨總支書記王紹武一說起這個小蘋果,就停不了。當時他作為村幹部,去蒙自考察了好幾次,覺得栽這個靠譜。“又貴又好吃,我們去考察的時候賣到15元一市斤,我們回來就動員村民種了。還有些村民在示範種植基地裡面打工,又有一份收入。”

记者蹲点日记:来砚山阿舍!游黑巴草场 尝糖心苹果

這三位村民都是黑山村的建檔立卡貧困戶。右邊的是楊文興,40歲,租了10多畝地給示範種植基地。左邊的是王寶新,34歲,栽了3畝蘋果。中間的村民叫楊朝明,36歲,除了出租5畝地外,還曾在2017年到示範種植基地做工,負責剪枝,除草,打藥,施肥,60元一天,做了兩個月。“之前在廣東東莞做工,建築工地上做澆灌。一個月只有兩三千,去年回來種了兩畝蘋果”。

记者蹲点日记:来砚山阿舍!游黑巴草场 尝糖心苹果

三個村民和記者交談片刻,就匆匆忙忙回村裡了,他們今年這段時間都在忙於危房改造,顧不上外出打工,也顧不上管理蘋果樹。“自己管得不好,等蓋完房子還想繼續來示範基地這裡,一邊做工,一邊學點栽種管理技術。”

據瞭解,南國蘋果種植科技示範基地每天平均用工30多人。2018年,基地用工費用漲到每天80元。

记者蹲点日记:来砚山阿舍!游黑巴草场 尝糖心苹果

“由於特殊的地理位置,這種蘋果成熟期比其他地方蘋果提前1個月,同時含糖量高,只要氣溫達到零攝氏度以下的晚熟蘋果,還會出現冰糖的甜味,口感特別好,十分受市場歡迎。所以,鄉里採取免費提供種苗及肥料補助等措施鼓勵大家發展蘋果產業。”李作相書記說,蘋果苗是7元一株,鄉上出6元,農戶只消出1元。目前栽種蘋果的農戶有1500多戶,其中有620戶是建檔立卡貧困戶。在第一次栽種的時候,鄉里除了組織技術培訓外,還支持了價值80萬元的化肥。

记者蹲点日记:来砚山阿舍!游黑巴草场 尝糖心苹果记者蹲点日记:来砚山阿舍!游黑巴草场 尝糖心苹果

阿舍彝族鄉黨委政府把蘋果產業作為全鄉脫貧攻堅、群眾增收致富的主要產業之一,規劃種植4萬畝,全鄉現已種植24000畝,正在籌建8個專業蘋果種植合作社。待蘋果成熟時,多方引入銷售商,拓寬銷售渠道,確保群眾真正能夠通過種植蘋果,增加收入。與此同時,示範種植基地已經開始在園區規劃建設遊覽通道和園區大門,準備開展生態遊。

记者蹲点日记:来砚山阿舍!游黑巴草场 尝糖心苹果

“屆時,草場如畫,蘋果飄香。遊客可以一邊到黑巴草場欣賞南國草原美景,一邊就近到蘋果園採摘蘋果,村民們也有收入,一舉三得。”鄉黨委書記李作相對此很有信心。

记者蹲点日记:来砚山阿舍!游黑巴草场 尝糖心苹果

本臺:劉瑞 代高鵬 盧朝學

製作:農錦莊 黃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