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太陽成爲流浪恆星,太陽系也隨之漂泊宇宙,地球還能和現在一樣宜居嗎?

蟲不知我星


如果太陽成為流浪恆星,太陽系也隨之漂泊宇宙,地球還能和現在一樣宜居嗎?

太陽不大可能會成為流浪恆星,就算太陽出去浪也會帶著地球一起浪,只要地球和太陽之間的距離不發生改變,那麼地球就會一直宜居。


地球是否宜居,要看地球是否還處於太陽的宜居帶內。在之前回答有關“宜居帶”的問題“怎麼計算某顆恆星的宜居帶範圍?”時,就介紹過宜居帶的定義和計算方法。

https://www.wukong.com/question/6548627635600097550/

簡單來講,宜居帶就是行星系中適合生命存在的區域,需要行星和恆星保持恰當的距離,以便行星上有適宜的溫度保證行星上有液態水的存在。適居帶與恆星的距離,可以用恆星的亮度的大小計算出來。如果恆星亮度是太陽的4倍,那麼這顆恆星宜居帶的距離是日地距離的2倍,如果恆星亮度是太陽的四分之一,則這顆恆星的宜居帶的距離就是日地距離的二分之一。


太陽會成為流浪恆星嗎?目前來看不可能。銀河系巨大質量(包括普通物質和暗物質)提供的引力,不可能是太陽能夠脫離銀河系成為流浪恆星。太陽會一直大致沿著距離銀河系中心2.6萬光年的軌道圍繞銀心進行公轉,運行一週(也就是太陽公轉週期)大約是2億年。除非發生星系碰撞合併(比如銀河系與仙女座星系30億年之後的碰撞)過程中,太陽系會有可能被甩出銀河系成為一顆流浪恆星。但就算太陽脫離銀河系,因為太陽質量對太陽系有絕對的主導權,太陽系內(特別是內太陽系)的天體還會一直處於太陽的引力主導下繼續圍繞現在的軌道圍著太陽轉動,距離太陽系最近的恆星比鄰星對太陽系內的天體都沒有任何的影響。雖然太陽帶著太陽系內的眾多天體在銀河系飛奔,但以太陽中心的座標系下來看,銀河系只是給我們提供了絢麗的星空背景和美妙的銀河。


南極觀星人


關於這個問題,先要想一下為什麼地球宜居?

首先,太陽是一顆比較穩定的黃矮星,它的壽命較長,可以達到上百億年,這能為地球源源不斷提供能量。其次,地球的軌道半徑適中,從太陽那裡獲得的熱輻射剛好可以使地球表面存在液態水。此外,地球擁有一個較強的磁場和一個較厚的大氣層,可以有效阻擋住太陽風的轟擊以及太陽輻射,這能保護地球上的生命。而地球的運動則是完全受到太陽引力的控制,與銀心並無直接關係。

因此,如果太陽成為流浪恆星,地球目前所擁有的條件是不會發生變化的,所以地球仍然會保持宜居。不過,太陽受到銀心引力的束縛,很難會被驅逐出銀河系。除非在數十億年後,仙女座星系與銀河系合併,由於引力混沌,太陽系有12%的可能會被驅逐出星系,進入星系際空間中。只要沒有遇上意外,例如,與其他恆星近距離接觸,在星系際空間中游蕩的太陽系與現在沒有什麼不同,生命仍然可以生活在地球上。

雖然太陽讓地球上演化出了生命,但未來對於地球生命能夠造成巨大威脅的也是太陽。因為太陽溫度將會逐漸升高,這會導致地球變得過熱而無法宜居。這個時間不會很快到來,可能還要再過十幾億年。


火星一號


如果太陽成為流浪恆星,只要太陽系的結構不發生改變,對地球的影響不大。

要知道,太陽對地球的影響幾乎是百分之百全方位的,而銀河系或者說是太陽系之外的其他天體對地球幾乎是沒有影響的。這主要是因為除了太陽,其他恆星距離地球太過遙遠,最近的恆星也在4光年之外。不管是引力還是其恆星活動對地球環境都造不成任何影響。當然,你要是說幾百光年之內有什麼脈衝星或超新星爆發亦或是大質量黑洞什麼的,那還是不要抬槓了。好在太陽系所處的環境還算友好,幾千光年之內都沒有太過劇烈的天體活動,能讓地球有一個比較長時間的和平發展時期,使其孕育出多姿多彩的生命。

太陽是一顆基本穩定的恆星。其輻射總量變化很小。但是,太陽的外層大氣由於受到太陽磁場的支配,局部會有激烈運動,這種太陽大氣中局部區域各種不同活動現象的總稱為太陽活動。一般有太陽黑子、光斑、耀斑、譜斑、日珥和日冕瞬變等事件。這些太陽活動時烈時弱,平均11年為一個週期。

在太陽活動比較劇烈的時期,會擾亂地球大氣層,使地面的無線電短波通訊受到影響,甚至會出現短暫的中斷。而太陽風攜帶的高能帶電粒子也會擾動地球磁場,產生“磁暴”現象,這時你發現手中指南針的磁針劇烈顫動,不能正確指示方向。 當高能帶電粒子流高速衝進兩極地區的高空大氣層時,會產生極光現象(很壯觀的)。但過於壯觀的話也不是什麼好事情,容易引發各種自然災害,如地震、洪災旱災等。比如,太陽活動達到高峰時,地球上太平洋熱帶及亞熱帶地區氣溫升高,海水加速蒸發,西太平洋熱帶海域的降雨增多,與此同時,東太平洋熱帶海域氣溫降低,這時就會出現類似於拉尼娜那樣的情況。

要說銀河系對地球的影響一點也沒有也不是太準確,太陽率領著整個太陽系家族以250千米/秒速度圍繞銀河中心旋轉,繞上一圈大約需要2.5億年,這在行進的道路上不知道會遇到什麼,也許有引力異常的區域,也許會穿越一些高能粒子比較密集的空間。一些科學家認為地球上幾次生物大滅絕可能與太陽系繞銀河系的公轉有一定聯繫(但還沒有證據,只是小眾假說)。

如果太陽系脫離了銀河系,在更加浩渺的宇宙空間“流浪”,頂多算是自主創業了,只要太陽和太陽系其他天體相對穩定,我們在地球上不會感覺到有多大變化的。不過,夜晚的星空也許會慢慢變得暗淡,如果時間足夠長,流浪的區域足夠空曠(幾千光年之內沒有其他恆星),夜晚就不是繁星點點了,除了幾個大行星,也許只能看見一些模糊的星雲星團了。

順便說一句,太陽系流浪不同於地球自己流浪,後者對人類是災難性的,畢竟沒有了太陽就沒有了生命所需的一切能量來源。


清明的星空


地球處於太陽系宜居帶,如果太陽是一顆流浪恆星,而各行星繞太陽運行狀態並未改變,地球大概仍是一顆適合生命的星球。

地球所處的位置是恆星宜居帶,在這個範圍中的行星,大氣受到太陽風的影響更小,距離適當行星表面溫度也不高不低。地球上自從產生了原始的生命後,地球環境就不斷地被生物改造,先是氧的出現,然後是臭氧層的出現,再然後就是兩棲動物產生,動植物可以在陸地上生存,太陽光線中的紫外線等輻射也較低,能夠促進生物進化,卻又不會對生物造成太大的傷害。

不過地球和太陽的這種關係也不是永遠不變的,地球在逐漸遠離太陽,這種變化很慢長,也難以對生命造成影響;太陽因為核心的核聚變反應在不斷地喪失質量,質量的損失使得太陽表層不斷地向遠處膨脹,如果太陽膨脹體積較大,太陽風就會將地球大氣剝離,如果再大一些就會使地球表面溫度升高,那個時候地球就不再適合生命。

科學家在宇宙中發現了很多流浪星球,多是由於恆星系之間的相互影響,使得原有穩定的引力系統被破壞,行星被拉出恆星系,成為孤獨的星球在宇宙中流浪,這樣的星球據估計有4000億顆,數量大概是流浪恆星的2倍左右。如果太陽突然脫離銀河系,地球受星系引力的影響留在了遠處,那麼地球就也成流浪星球了。


來看世界呀


太陽系是一個整體結構,而這個整體結構正在以每秒200公里的速度繞銀河系質量中心運行,所以,我們都在運動。就拿現在實時的地球所處位置來看,地球還需要2.3億年才能回到現在所處的大體位置上來。因為太陽系繞行一週需要2.3億年。

陽光、空氣、水,這三種必備生命資源不會缺少,所以人類無需擔心。而且看過《流浪地球》的讀者們也都知道,那是地球單槍匹馬逃了出去的,帶了所有地球人前往半人馬座α星星系。

太陽系流浪了,地球一樣跟著流浪,還是處於宜居帶上,整個太陽系不會發生變化,畢竟此時此刻,我們都在“飛”。期待《流浪地球》上映。作為一個科幻迷,定去支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