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網評:執行難,法律權威何在?

推進執行信息化建設,正是人民法院解決執行難題中執行模式的一個轉變。目前,最高人民法院不僅與200多家銀行業金融機構及網絡銀行完成了網絡對接,而且與國家工商總局完成了網絡全面連接,實現網絡查詢被執行人的工商登記基本信息。近年來,為扭轉被執行人難找、執行財產難尋、協助執行人難求的局面,最高人民法院在案件執行環節頻出“大招”,強力助推執行難問題的解決,讓欠錢不還的“老賴”無處藏。(4月4日《經濟日報》)

誰都知道,打官司是要錢的,老百姓之所以不惜巨大開支也要提起訴訟,無非是相信,人民法院為人民,法院總會作出公正的判決。但倘若有了判決,卻囿於各種“原因”而得不到切實有效的執行,甚至終止執行。請問,法院還值得人民信賴嗎?老百姓“贏了官司輸了錢”,法律權威何在?!又豈能實現發生法律效力的司法裁判、保護當事人合法權益、促進經濟發展發揮應有作用?!

令人欣喜的是,今年最高人民法院工作報告向社會作出的莊嚴承諾:堅持以人民呼聲為第一信號,向執行難全面宣戰,深化執行體制改革,提高執行信息化水平,規範執行行為,窮盡執行措施,加強信用懲戒,讓失信被執行人寸步難行、無處逃遁,用兩到三年時間,基本解決執行難問題,破除實現公平正義的最後一道藩籬。更難能可貴的是,法院立說立行,說到做到,不斷拓展對失信被執行人聯合信用懲戒的範圍和深度,形成多部門、多行業、多領域、多手段聯合信用懲戒工作新常態,最大限度擠壓失信被執行人生存和活動空間,有力推動了社會誠信體系建設。近年來,人民法院從強化規範管理、開展專項行動、完善執行體制和工作機制、加強執行隊伍建設等方面入手,助推解決執行難。此舉,很多市民拍手稱讚,紛紛認為法院此舉是“大快人心,傳播社會正能量”。他們中,很多人被“老賴”拖欠錢款數年,筆者也同樣如此,不堪其煩。讓人無法忍受的是,有些人借錢裝孫子,還錢變大爺,道德淪喪,信用全無,對這些老賴應將其財產“一網打盡”,從根本上提高執行查控的效率。此舉,有利於營造誠信氛圍,維護債權人的合法權益。市民希望法院能多措並舉補齊執行短板,讓“老賴”無處可藏,大力擠壓“老賴”生存空間,讓其寸步難行。

破解執行難是一項系統工程,須整合各種力量和社會資源,多措並舉,循序漸進,補齊執行短板。法律本來就是需要國家以強制力手段去執行的,法院在執行工作中如果不力,就等於抽掉了法律強制力那一部分,法律等於一紙空文。執行尚未成功,法院仍需努力。我們希望,今後一個時期,在改革執行體制機制過程中,人民法院須全力推進執行信息化建設,建成覆蓋全國所有基本財產形式的網絡執行查控體系。誠如是,將會有更多的失信被執行人懾於聯合信用懲戒的威力而自動履行義務或者與申請執行人協商達成和解協議。 (作者 童其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