匈牙利人真的是匈奴後代嗎?

匈牙利人真的是匈奴後代嗎?

一、橫掃西方的東方遊牧民族

公元350年,強盛一時的阿蘭國(中國古稱奄蔡,是位於北高加索的阿蘭人國家。其地大概在北奧塞梯共和國,後被蒙古人在1239年摧毀)突然遇到來自東方的一支自稱匈人(huns)的強大遊牧民族部隊,阿蘭王傾全國之兵與匈人戰於頓河沿岸,卻遭慘敗,阿蘭國被滅,國王被殺,餘部臣服於匈人。匈人在西方史書第一次出現即伴隨著阿蘭國的滅亡,整個西方世界為之震動。滅亡阿蘭國後,匈人在頓河流域附近逗留了幾年,然後在他們年邁的國王巴蘭比爾的帶領下繼續向西方進攻。

公元374年,匈人進攻位於黑海北岸、日耳曼人所建立的東哥特王國。次年,東哥特王國投降,匈人繼續往西擊潰西哥特部隊。公元378年,匈人在阿德里雅堡大敗羅馬皇帝瓦倫斯,由此動搖了羅馬的根基,羅馬再也無法控制管轄下的諸侯和領土。此後匈人再征服北方的諸日耳曼部落,奪取了潘諾尼亞平原。由此,起自黑海至多瑙河以北的大片地土,盡入匈人之手。匈人驅逐日耳曼人等民族使得民族大遷徙,從而滅亡羅馬帝國。

395年冬,匈人攻入色雷斯,大掠而返。400年,匈人再次攻入色雷斯,以後對色雷斯連年侵擾。431年,東羅馬帝國不得已,答應每年向匈人交納貢稅,並允許他們在境內的幾個城鎮進行互市。

435年左右,匈人首領阿提拉對南俄羅斯和波斯帝國發動了一系列的突襲。不久他將目光投向了東羅馬帝國,迫使東羅馬繳納更多的貢稅,並且不斷插手西羅馬帝國的外交事務。羅馬自然無法滿足這年年高升的貢稅,匈人則以此為藉口於441年向東羅馬宣戰,大肆洗劫巴爾幹半島,442年才被東羅馬的阿斯帕爾將軍阻截於色雷斯地區,被迫後撤。

443年,匈人攻到東羅馬首都君士坦丁堡城外,東羅馬全軍覆沒,不得已籤城下之盟,與匈人訂立和約。約於445年,即匈人撤向內陸地區後不久,布萊達便被阿提拉殺害。在殺害布萊達後,阿提拉成為唯一統治匈人的君主,並再度將矛頭指向東羅馬帝國。

公元448年至450年,匈人帝國的版圖達到盛極:東起自鹹海、西至大西洋海岸;南起自多瑙河、北至波羅的海。這廣大區域的一帶附屬國,都有自己的國王和部落酋長,平日向阿提拉稱臣納貢,戰時出兵參戰。在阿提拉在政的時期,他甚至派出使節團到其他國家進行外交考察,以此拉攏同盟、強化貿易活動。

匈牙利人真的是匈奴後代嗎?

盛極一時的匈人帝國版圖

450年,阿提拉轉而進攻西羅馬帝國,他帶著大約十萬名戰士渡過了萊茵河。在向前推進的一百英里內,匈人軍團洗劫了位於現今法國北部的大部分村莊。羅馬將軍阿提紐斯組織了一支高盧羅馬軍團以抵抗正在圍困奧爾良城的阿提拉。在查隆丕尼的大決戰中,阿提拉終於被打敗。儘管匈人的戰力沒有被完全毀滅,這場戰役被認為是歷史上最具決定性意義的重大戰役之一,它阻止了整個基督教的覆滅和遊牧民族控制歐洲的後果。

阿提拉曾三次攻陷君士坦丁堡,搶奪大量黃金和領土。歐洲人對他束手無策,只能自我安慰,他是“上帝之鞭”,是派來專門懲罰他們的。

二、匈人是否就是中國北方的匈奴?

西遷的匈人在公元374年擊滅位於頓河以東的阿蘭國後,便開始扮演著推動歐洲民族大遷徙的主要角色,對歐洲歷史產生了很大影響。雖然短暫的匈奴王國在歐洲很快消失了,但是許多匈奴人很可能留了下來。許多學者認為匈牙利人就是其後裔。

自號“長安匈奴”並以長篇小說《最後一個匈奴》蜚聲文壇的作家高建群說:“匈牙利人吹嗩吶和剪紙的情形和中國陝北的一樣,他們說話的尾音也與陝北口音很相似。匈牙利詩人裴多菲在一首詩中曾經這樣寫道:我們那遙遠的祖先,你們是怎麼從亞洲走過漫長的道路,來到多瑙河邊建立起國家的?

1756年起,法國東方學者德奎尼陸續出版了三卷本的《匈人通史》(Histoire generale des Huns),在這套著作中明確提出出現在羅馬帝國邊界線燒殺劫掠的匈人Huns就是中國歷史上的匈奴人。這套理論被後來愛德華·吉本的《羅馬帝國衰亡史》接受,並隨著這本名著傳遍歐洲。到了1900年,德國漢學家夏特(FriedrichHirth)更是用中西方史料互相印證,繪製出了匈奴西遷到歐洲的路線圖。可見在這一百多年裡,匈人、匈奴人同源的理論是一種相當盛行的學術觀點,中國學者章太炎也支持此觀點。

“匈人即匈奴人”觀點認為,北匈奴遠走歐洲,一部分在高加索,一部分在中伏爾加河地區(今天的俄羅斯韃靼自治共和國),一部分在下多瑙河(今天的保加利亞),一部分在中多瑙河(今天的匈牙利)。

其根據如下:

第一,歐洲歷史典籍中記載了匈人滅阿蘭國,而《北史》中說:“粟特國,......匈奴殺其王而有其國。”而文中對粟特國的位置描述符合《三國志》中對奄蔡的描述,而《後漢書》中說:“奄蔡國,改名阿蘭聊國 ......”。部分學者認為中國史書中的奄蔡即西方史書中的阿蘭國。

第二,匈奴屬蒙古人種,根據羅馬有關史料的記載,匈人(Huns)身材矮壯,圓頭,平鼻,小眼睛,鬍鬚較少,騎著矮小的馬,根據這些特徵,匈人同匈奴人屬蒙古人種。

第三,匈人在祭祀天地鬼神、崇拜日月、歃血為盟、脫帽致謝等方面與匈奴人存在相似性。

匈牙利總理歐爾班曾說過:“匈牙利民族來自東方,毫無疑問我們的祖先來自亞洲。歐洲人認為我們是匈奴的後代,雖然目前史料證據還不夠確鑿,但我們相信這是真的。比如我們的家庭觀念也非常濃重,我們姓氏也是姓在前名在後。

匈牙利人真的是匈奴後代嗎?

當今世界,只有古代中華文化圈地區的人名是姓在前、名在後,如中國、日本、朝鮮半島、越南、蒙古等,西方世界則是名在前、姓在後,而匈牙利是其中唯一例外,他們也和中國一樣,姓在前、名在後。西方人葬禮上人們都身穿黑色衣服,而唯獨在匈牙利一些農村地區的葬禮上,人們至今與中國人一樣穿白色喪服和類似的儀式。

《史記•匈奴列傳》載,匈奴族為夏后氏後裔,始祖叫淳維,殷時稱葷粥,秦時稱匈奴。秦始皇統一中國以後,匈奴的單于頭曼統一了匈奴各部,楚漢戰爭時,頭曼之子冒頓殺父自立,又東滅東胡,西逐大月氏,掠奪了大量的土地、財富和幾十萬人口,形成了一個東接朝鮮,北至西伯利亞,西達西域,“南與中國為敵國”的強大奴隸制國家。

漢武帝時,由於當時的黃河的故道還是陝西的渭河,(黃河掉頭進入寧夏,是宋朝時發生的一次大地震造成的,地震後黃河才出現了向北穿出了長城的改道,進入了寧夏和內蒙。椐說是當時的張蘅發明的地動儀,就證明過這次地震。)陝西一帶因為沒有黃河的屏障,特別容易遭到匈奴的進犯,所以人口非常稀少。

漢朝中葉,匈奴屢次進犯中土,掠奪財富。至今在陝、甘一帶仍有匈奴人的、當地人叫做“吳兒堡”的遺蹟。(吳兒堡就是匈奴人打入內地後後,掠奪金銀珠寶、人口等戰利品,在陝、甘一帶築吳兒堡安置。)匈奴人泛指漢人都叫做吳人。

漢武帝在位五十多年(前140-前87年),幾度討伐匈奴,海內虛耗,常常數十萬戰馬北征,只剩幾千匹回來。

關於匈奴族西遷的歷史,中國史書語焉不詳,多為“向西方跑了”。匈奴史專家、內蒙古大學教授林幹說:“公元前1世紀時漢武帝使匈奴遭受重創,部分匈奴或內服、或西遷西域,並終使匈奴後來分裂為南匈奴與北匈奴。至公元89至91年時,北匈奴在南匈奴與漢朝軍隊的共同打擊下接連大敗,受北匈奴控制和奴役的部族或部落也紛紛乘機而起,北匈奴主力便遠走伊犁河流域、中亞、頓河以東與伏爾加河等地。漢末時,南匈奴越過長城後進入陝西,與漢人融合了。其後,中國北方的鮮卑族強大起來,逐步佔有匈奴故地,五六十萬匈奴人遂皆‘自號鮮卑’,都成了鮮卑人。”

許多匈牙利人在長相上與歐洲其他地方的人依舊有明顯區別,匈牙利的民歌很多與陝北、內蒙古的民歌在曲調的旋律上是一樣的。陝北民歌如信天游的產生遠比蒙古人早,很可能與匈奴有關。陝西“秦腔”的風格與唱法,也是與內地的戲曲有很大區別的;大吼大叫的民族特點、應該叫“匈奴腔”才對。椐現代科學家研究考證:動物的性情是可以遺傳的,比如說,狗的性情和貓的性情就是不一樣。人也沒有脫離動物的範疇,所以性情也是可以遺傳的。

匈牙利人真的是匈奴後代嗎?

但此觀點存在不少爭議,最直接的證據是DNA技術出現後,一些學者對比了幾十具古匈奴人屍體,發現歐洲匈奴人跟中國北方的匈奴人之間並無血緣關係。在歐洲逞兇的匈人的確是黃種人,西方古典學者作品中,匈人鼻樑扁平,眼睛細長,鬍鬚稀少,身材比歐洲人矮小,這是典型的黃種人特徵。然而從20世紀40年代起,蘇聯考古學者在西伯利亞和蒙古高原陸續發掘了多座北匈奴墓葬,發現一部分的匈奴人顱骨呈現出高加索人種的特徵。因此,匈牙利人是否是匈奴人的後裔,還有待進一步考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