卸磨殺驢 何以磨

卸磨殺驢 何以磨


一篇據說是獲得了"2017年機關單位論文大賽一等獎"的文章《卸磨殺驢》在網上頗為流傳。看完後覺得頗值玩味……

原文:它死的那天,我跑到現場。看它躺在磨旁,骨瘦如柴,毛色雜亂,瞪大眼睛。死相十分悽慘,唯獨一條腿還使勁前驅。我知道它死時,仍是要拼命拉磨。因為昨天晚上,它說馬上過節了,要最後努努力,把剩的400斤豆子磨完,完成任務,然後再回家好好休息。只是沒想到,還是死在了磨上。

我剛剛認識它的時候,它還是驢中的勞模,青年才俊,前途不可限量。我見過它磨面,步伐穩健均勻,面又白又細,沒有一點雜質,而且一直勤懇任勞任怨,年年得到主人的稱讚。

我聽它說,磨面一開始也並不那麼緊張,每天按時上磨,然後卸磨回窩。可後來事情突然起了變化。主人決定改革毛驢磨面機制,誰磨的面,誰要負責,還成立很多的監管部門。

這樣一來,原本幹活的50頭驢,硬生生的被分成了不同的種類。有宣傳驢,負責高喊生產口號,宣傳驢的先進事蹟。有監工驢,負責監督驢幹活。研究驢負責研究,先進的磨面方法。還有計劃驢,負責制定工作計劃與任務。當然還有一些驢級別更高,負責管理其它的毛驢。最後剩下的才是這一線驢,等改革完畢,它一數才發現真正拉磨的一線驢,已經不到40%了。

從那之後,驢就明顯感覺累了,原本50頭驢磨的面,現在要20頭驢去磨。加強管理後,驢的種類不斷增加,一線驢的數量急轉直下。很多驢不拉磨了,跑去幹別的了,有的驢寫生產計劃,有的驢搞調查研究,有的驢還去搞文藝節目。於是驢的種類越多,幹活的驢越來於少,活多驢少的問題,日益突出。

驢分了這麼多類,每個類別都得具體乾點工作。磨面的工作也要求,不斷的推陳出新,來配合宣傳工作。原來老老實實拉磨圍著磨轉圈不行了,不符合時代的潮流。於是先向大馬學習,借鑑馬拉車的先進經驗,大步拉磨,後來知道驢馬差異太大擱置了。又學習牛耕地的方式直線拉磨,發現技術上做不到,也失敗了。很多驢沒辦法了,就只能變著花樣拉磨。有的跳著拉磨,有的爬著拉磨,有的跪著拉磨,有的打滾拉磨,折騰一天,腿都要斷了。

折騰一圈,很多毛驢怨聲載道,幹勁不足。主人為了激勵毛驢拉磨,就制定了一個計算工作量的辦法。將驢每天拉磨的數量,磨面的數量、質量,都進行指標化管理,年底考核誰磨面多,就有獎勵。獎勵多的就可以積分,然後晉升為管理驢,不用再拉磨了。我當時就提醒它,不要再相信主人了,他曾經在驢面前放過一根胡蘿蔔騙你們。

可它不聽,還是拼了命的幹活,連續三年都是第一。它自己帶上大紅花的時候,都覺得要熬出頭了。可後來,主人卻提拔了另外一頭驢,原因竟然是那頭驢會唱歌,是稀缺的驢才,給主人掙了面子。從那時起,它的信心受到了摧毀性的打擊,慢慢的開始心灰意冷。

我看它意志消沉,無心磨面,也曾勸過它離開,找一份輕鬆點有前途的工作。很多毛驢出去拉車、載客,一樣可以過得很好。可它自己堅持認為,磨了這麼多年的面,什麼都不會了。年紀大了,拉車載客都不容易,已經學不會了。拉車自己沒有那麼大力氣了,載客弄不好會傷到客人。現在雖然不如意,但總算安穩,就這麼混著吧。

可就算混日子,也還有那麼多的活要幹。我看它每天依然上磨磨面,下磨迴圈。轉磨的時候沒精打采,腳步散亂,磨出來的面有粗有細,有的還帶著土,精氣神完全不復當年。

終於有一天,毛驢還是倒在了磨邊,就像主人號召的"好毛驢就要死在磨邊"。主人來的時候,我在旁邊看著,哭了半天,一滴眼淚沒有。只是說起來它曾經多麼優秀的毛驢,把一輩子獻給了磨面事業,號召活著的毛驢們向它學習。

卸磨殺驢:磨完東西后,把拉磨的驢卸下來殺掉。比喻把曾經為自己出過力的人一腳踢開。 出自劉紹棠《狼煙》:"只怕歸隊以後,打下萍水縣城,他就得卸磨殺驢。" 卸磨殺驢是中國民間一句成語,也是一則很精彩的寓言。凡諺語或寓言,都因其形象生動,典型意義,以及富含哲理,言簡意賅,而具有長久的生命力,在中國有悠久的歷史。中國長達兩千多年的封建歷史就是一部家天下,卸磨殺驢、兔死狗烹、鳥盡弓藏、國破臣亡的歷史。

最著名的當數明朝朱元璋。他把卸磨殺驢發揮到極致。德慶侯廖永忠是最早被殺的功臣。廖在很多戰鬥中立有功勳。洪武八年(1375),朱元璋以其私自穿著繡有龍鳳圖案的衣服逾制 為由將其殺死。其實這只是藉口,真正導致廖永忠丟失性命的原因在於一個政治隱秘,當年正是他執行了朱元璋謀殺小明王韓林兒的任務。在他之後,、李文忠、徐達先後死於非命。洪武十三年(1380)正月,御史中丞塗節、商嵩告發胡惟庸南通倭寇北接舊元,意欲謀反。朱元璋命羽林軍將胡抓捕,審問得實,磔於市,牽連被殺達3萬人。洪武二十三年 (1390),有人告發李善長交通胡惟庸情狀,朱元璋又將當時已經77歲的李善長賜死,並誅 殺其家。吉安侯陸仲亨、延安侯唐勝宗、靖寧侯葉升因牽連於此案亦被殺。 洪武二十六年(1393)正月,又興。藍玉以謀逆罪被殺,連坐被誅殺者達1.5萬人。有人認為藍玉案與燕王朱棣有著關聯。藍玉是太子妃舅父,因極力維護太子朱標的儲君地位 ,與早已覬覦皇位的燕王交惡。燕王為竊取儲君之位,伺機在太祖面前挑唆,致使朱元璋在 猜疑的心態下製造了藍玉黨案。 胡藍案使得大明的開國功臣被屠戮殆盡,留下的只是張口之乎者也之類的書生和庸庸之輩的武將。也是後來朱棣起兵,導致朝中無可用之文臣,無善戰之武將。短短几年便使朱允炆丟了江山。朱元璋若是泉下有知,自己煞費苦心的清除功臣,種下的卻是這種惡果,估計是死都不能瞑目。

漢代的淮陰侯韓信對此深有體會,當他在雲夢被漢高祖劉邦抓起來問罪的時候,他說了一句"兔死狗烹,鳥盡弓藏"意思相類的話。據考證,驢是漢代才從西域引進的家畜,還未普遍役使,所以,這位受過胯下之辱的將軍,只能發出這樣的感慨了。劉邦立國,張良,蕭何,韓信,最有功勞,韓信的戰功甚至更顯赫些,所以封楚王。後有人向劉邦密告,說他存謀反之心。劉邦假作天子巡狩,會諸侯,放一個煙幕彈,趁此機會把他擒獲。把他縛在囚車裡,押回咸陽。韓信扼腕長嘆:"果如人言:'狡兔死,走狗烹;飛鳥盡,良弓藏;敵國破,謀臣亡。'天下已定,我固當烹"。韓信是位了不起的軍事家,在用兵上,多多益善。但在政治上,卻不是劉邦的對手。他曾經批判過項羽的"婦人之仁",結果他自己卻感情用事。政治家在決策時,要是攙進了私人因素,無有不敗的。攙得越多,敗得越慘。老實說,劉邦從一開始,對他就十分防範,百倍警戒的,從來也沒有放心過。要不是韓信南征北討,立下汗馬功勞,劉邦能不能當上皇帝,還是未定之數。但一旦坐穩江山,對不起,就要收拾這些有功勞,但不放心的元勳了,也不惦念往昔為他拉磨的歷史了。這也不僅僅劉邦如此,封建社會里很多皇帝,立國以後,都按照卸磨殺驢的原則,無情地對待當年共生死的戰友,打江山的夥計,相濡以沫的患難之交,捨命相隨的左膀右臂。  所以,凡稱得上是皇帝的股肱,或非股肱卻是皇帝眼中認為具有實力的人物,他們的命運大多數是悲劇的。通常而言,開國皇帝與功臣之間產生矛盾不乏先例,關鍵是皇帝如何化解這種矛盾。唐太宗李世民氣量宏大,處理較為妥當;宋太祖趙匡胤則採取了另外一種模式,即"杯酒釋兵權",和平解除功臣的兵權。另看功臣是擺正位置,大多功臣居功自傲,權大壓主,最終逃不過厄運。歷史上最明智的權臣范蠡和曾國藩。范蠡為早期道家學者,楚學開拓者之一。被後人尊稱為"商聖","南陽五聖"之一。雖出身貧賤,但是博學多才,輔佐越國勾踐。功成名就之後急流勇退,化名姓為鴟夷子皮,遨遊於七十二峰之間。後定居於定陶(今山東菏澤市定陶區),期間三次經商成鉅富,三散家財,自號陶朱公。世人譽之:"忠以為國;智以保身;商以致富,成名天下。"後代許多生意人皆供奉他的塑像,稱之財神。曾國藩一介書生,創建湘軍,歷盡千辛萬苦,消滅太平軍,位極人臣,後裁軍辭官,盛時常作衰時想,上場當念下場時的為官,始終受到追捧,就連、、這些叱吒中國的風雲人物,也是曾國藩的"粉絲,尊為聖人。

現實生活中,無數的驢在負重前行。此文警示驢們不僅要低頭拉磨,更要抬頭看路,不然死得很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