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什么是“水味”,还敢说你会品茶?

不知道什么是“水味”,还敢说你会品茶?

图片来自网络

常常有茶客在喝茶的时候,总是会喝出不好的味道,于是便会想,是不是自己买到了不好的茶还是自己的茶没有泡好?

有人喝茶喝出苦涩味,有人喝茶喝出堆味、霉味,还有人说茶水锁喉,那么,你知道“水味”吗?

水味,不就是水的味道吗?茶友抱有疑问。

水味,其实是品茶的一种术语,在品茶中,普遍被解释为“茶水分离”的口感,并不是说茶水泡淡了。

简单的讲就是,糖是可以溶到水里的,我们喝糖水的时候会觉得“这就是糖水的味道”,就算是很淡的糖水,也只是描述“甜味很淡”,而不是说“喝出了水味”。

“水味”是区别于“淡味”的,有些茶即使泡了很多泡,味道淡了,仍然会觉得茶水融合得很好,喝起来还是“有味道”的,而有的茶则不然,一开始泡出来的味道就感觉茶水分离,不协调。

不知道什么是“水味”,还敢说你会品茶?

图片来自网络

那么,为什么会出现“水味”呢?

其实,出现“水味”不仅仅是因为茶本身的品质,泡茶的技巧更在于对茶的品鉴能力,可以说,这是多方面原因导致的结果,并不是单一的原因。

1、 泡茶的水质

水为茶之母,器为茶之父。

可见,水对于泡茶的重要性,泡茶,究竟要用哪种水才好,自古以来,人们对这个问题就非常重视。《茶经》有言:“其水,用山水上,江水中,井水下。其山水,拣乳泉,石池漫流者上。”

泡茶的用水,归纳起来就是五个字:“清、轻、活、甘、冽”。

“清”是指水的色泽干净透明、无沉淀无色,水清方可显茶之本色。

“轻”是指水的比重轻、矿物质含量少,水质轻重直接影响的是茶滋味的涩度。

“活”是指水流动不腐、氧气充足,水活有助于茶汤鲜爽。

“甘”是指水入口的甘甜程度,水味甘有助于增加茶味。

“冽”是指水温要冷冽,地处深层的水污染少、入口更为清凉,冷冽的水泡茶可使茶香气纯正。

想要泡好茶,用水是关键。

2、 茶本身的品质

茶叶里面有丰富的内含物质,当茶叶泡在水里时,溶解的物质会浸出,于是便有了茶汤的颜色、香气、滋味等。如果茶中的浸出物比例失调,或是缺少了某些成分,就会造成茶水融合度不好,出现水味。

在工艺上,如果茶叶在干燥的过程中不彻底,就会导致茶叶含水量过高,也会出现水味,比如,在渥堆发酵过程中需要加适量的水,尽管渥堆之后有干燥的工序,但实际上植物纤维中还是留有很多的水分,若干燥不彻底,容易出现水味。

存放环境过于潮湿,茶叶受潮,水分无法及时挥发,也可能导致茶叶含水量过高,后期品饮时出现水味。

3、 泡茶的技巧

冲泡时,如果醒茶不到位,茶叶没有充分与水和空气接触,那么,茶叶仍旧处于沉睡状态,如紧压茶尚未泡开,就会出现水味。泡茶时,如果水温不当,温度偏低,茶叶内含物质析出就会很慢,加上量不够,茶与水的融合度不够,此时,又不能及时出汤,饮茶时,就容易喝到水味。

不同的茶叶,应该选择不同的茶具和不同的冲泡方法,而且茶叶的冲泡次数也不宜过长,若是前几泡浸出物过多,就会导致后几泡滋味淡薄,容易喝出水味。

4、 品茶的能力

大多数人品茶,只能判断“这个茶好不好喝”,却“说不出好在哪里”。

品茶者需要具有一定的判断力,才能分辨茶味变淡和茶水分离的区别。当然也需要长期的品茶经验积累,去对比记忆一些细微的感受。

其实,滋味、香气等难以描述的感觉往往是混合型的,但是要深刻理解,还是得把里面的每一种感受分离开来体会。比如要感受水味,那我们就要刻意撇开甜味、苦涩味等的影响,让自己的注意力集中在感受水味上面,这样才能一点一点把茶喝清楚。

很多人觉得品茶很难,其实,品茶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坚持喝茶,不断的总结与思考,品鉴能力也会随之提高,最重要的是怀有一颗热爱品茶的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