護士上門!不出家門打針換藥,出現糾紛誰負責?

進入老齡社會,登門入戶的護理服務成為許多家庭的需要。而“互聯網+醫療”的興起,護理資源下沉的改革,給滿足這一需求帶來曙光。部分省市已開始嘗試護士多點執業、共享護理服務等。相關探索,現狀如何?應該如何規範管理?

護士上門!不出家門打針換藥,出現糾紛誰負責?

單車可以共享,房可以共享,但是當閒置資源由物變成人的服務時,人們是否能夠接受?日前,記者在西安調查時發現,“共享護士”平臺很多,用戶也不少。對於這一共享浪潮,人們大多持寬容、期待的態度。

市民:

費用多一些 效果還不錯

除了自主選擇護士進行預約之外,用戶還可以首先選擇需要的服務,再通過“共享護士”平臺發佈訂單,由護士搶單。在確認訂單前的最後一欄,要求患者上傳就醫證明照片,其中包括病歷、診斷證明、藥品處方、藥品照片等。

“起初不放心,怕不夠專業。但接受服務後,感覺效果不錯。”李女士說,“我這個病,藥物比較簡單。要是遇到容易引起過敏的藥物,出於安全考慮,她們也不會給你提供輸液服務的。”

護士:

患者挺需要 困惑也不少

要想成為一名“共享護士”,需要上傳自己的護士執業證、身份證等相關信息。經過後臺審核後,才可以上崗。

去年底,護士小孔在同事的介紹下,註冊成為一名“共享護士”。“本來只是好奇,想註冊了看看。讀了新聞報道,才知道已經有不少人在從事‘共享護士’了。”

管理部門:

市場很巨大 管理需規範

當前,老齡化形勢嚴峻,社會對新形式的養老和醫療有極大需求。

1月,陝西省發佈了《陝西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印發支持社會力量提供多層次多樣化醫療服務實施方案的通知》,提到要推動多元化專業化服務發展,鼓勵社會辦醫療機構創新就醫流程,為患者提供遠程會診、導醫陪護、家庭病房等個性化服務。

“‘共享護士’是需要規範和引導的。”西安市衛計委醫政處副處長蘇星表示,“共享護士”的確為老百姓帶來了便利。目前,西安市已有不少醫護人員註冊成為“共享護士”,用戶數量也不少。儘管“共享護士”作為一種新興事物,有著廣闊的發展前景和巨大的市場需求,但到目前為止,國家層面對於“共享護士”還沒有明確的規範。

“共享護士”的發展前景怎樣?業內人士認為,僅憑市場巨大的需求,不能決定其最終的走向。平臺和個人,也不應該認為存在市場需求就可以暢行無阻。只有實現了規範化、合法化,“共享護士”才能走得更好,走得更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