劃重點|生態環境部部長談宣傳(隊伍建設篇)

打造生態環境宣傳“尖兵”

宣傳部門是生態環境事業的“戰略支援部隊”,為打好打勝汙染防治攻堅戰提供強有力的戰略性、基礎性、支撐性保障。

要加強全系統宣傳資源和工作力量的統籌,加強宣傳工作組織體系建設,建立政令暢通、協同聯動的工作機制,形成輿論傳播和引導工作合力。

一是做好輿論傳播和引導的策劃工作,做到“上兵伐謀”。

要深入總結生態環境宣傳工作規律,系統謀劃生態環境輿論傳播和引導的策略和方案。

重大宣傳任務必須事先做好充分準備,務求理想效果;重汙染應急、環境突發事件等必須要有宣傳工作應急預案。

宣傳效果不能“靠天吃飯”,要有“運籌帷幄”,做到前有策劃、中有監控、後有評估。

二是做好輿情蒐集和監測工作,做到“耳聰目明”。

要加強生態環境輿論的收集掌握,做好輿情監測、分析、研判和預警,並把這項工作作為基礎性和日常性工作。

把握環境輿情動態,不能麻木不仁、鵝行鴨步,也不能杯弓蛇影、草木皆兵。

要以高度的政治敏銳性和政治責任感,為領導決策提供客觀、全面、準確的輿情參考。

三是做好各種宣傳動員方式的科學運用,做到“能征善戰”。

在生態環境統一戰線中發揮組織核心作用,成為動員社會各方力量的橋樑和紐帶。

善於綜合運用傳播策略和動員方式,“十八般武藝樣樣精通”,構建行之有效的宣傳和輿論引導工作體系。

打好主動仗,也要打好遭遇戰

,能夠行動迅捷地把各種傳播資源集中組織起來,有話說得出、說出傳得開,能夠形成壓倒性、有震懾的主流輿論聲勢。

四是做好傳播內容生產、加工和儲備工作,做到“彈足糧滿”。

要組織相關業務部門生產加工高質量的宣傳內容,包括口徑、案例、故事、評論文章、環境科普知識等,建立“口徑庫”“案例庫”並及時加以更新,確保足夠的素材儲備,做到用心“備料”、手中“有料”、善於“喂料”。

五是做好輿情應對和輿論引導工作,做到“有的放矢”。

要針對不同情形,確定具體引導目標,制定並牽頭實施不同的應對方案,有的必須單刀直入、針鋒相對,有的則需因勢利導、借力發力。

要強化正面引導,消除誤解和雜音,向老百姓傳遞客觀、真實、正確的聲音。

六是打造生態環境宣傳“尖兵”隊伍,做到“決戰決勝”。

“尖兵”要有聞風而動的敏銳,也要有為“生態環境保護鐵軍”打頭陣、掃雷區的能力。

宣傳幹部要帶頭增強“四個意識”,帶頭做到政治強、本領高、作風硬、敢擔當,特別能吃苦、特別能戰鬥、特別能奉獻;

堅持發揚“嚴、真、細、實、快”作風,勤勉務實、奮發有為;

嚴格遵守宣傳紀律、保密紀律、廉政紀律,始終保持蓬勃朝氣、昂揚銳氣、浩然正氣,成為拉得出、上得去、打得贏的生態環境宣傳“尖兵”。

(摘自李幹傑部長在2018年全國生態環境宣傳工作會議上的講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