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劇大師尚小雲晚年 自稱"生爲西安人,死爲西安鬼"

京劇大師尚小云晚年 自稱

尚小云先生

尚小云與梅蘭芳、程硯秋、荀慧生並稱中國京劇“四大名旦”。他一生的藝術經歷,與中國京劇鼎盛時期相始終,是中國京劇歷史的見證人和參與者。

要說尚小云的身世,與西安半毛錢關係都沒有。他祖籍河北,是清代平南王尚可喜的後代,出生於北京,7歲開始學習京戲,尚小云天賦極佳,12歲就開始名噪京城。

翻看尚先生的簡歷,他初學老生,繼之以武生、花臉,最後才改旦角。尚小云的武工,在四大名旦中獨樹一幟,最為人稱道。每舉手投足間,矯健非常;尚派的做工身段,起落準確,跬步不失。尚小云除本行旦角以外,在反串戲及喬裝戲中,都展示了其文武全才、各行皆能的藝術功底。

京劇大師尚小云晚年 自稱

尚小云先生當年演出的海報

應該說,中國京劇在近代的鼎盛發展,與尚先生的貢獻不可磨滅。那麼,他與西安又有著什麼關係呢?

原來,建國以後,國家對戲劇進行改革。1959年,尚小云響應改革,移居西安,擔任陝西省藝術學校藝術總指導。並出任慶祝建國十週年赴京獻禮演出團團長。

到了1964年,尚小云先生受聘於陝西省京劇院,擔任該院首任院長(當時陝京是全國五大京劇團體之一)。

京劇大師尚小云晚年 自稱

尚先生手書

到達陝西后,尚小云先生把他畢生收藏的珍貴藝術品宋元畫作、八大山人條幅、石濤冊頁、唐寅荷花、徐渭鵝圖,還有倪元璐、董其昌、金聖嘆、海瑞、史可法、楊繼盛、戚繼光、鄭板橋、金農、黃慎、李觶以及齊白石的名作及文玩玉器捐給了陝西曆史博物館。據說,這些名作,文玩價值不可估量。

文革中尚小云先生遭到了不公正待遇。1966年10月,尚小云先生在西安人民大廈演出《梁紅玉》,成為他畢生最後一場演出。

京劇大師尚小云晚年 自稱

尚小云先生劇照

1980年,文化部為尚小云先生平反。

2006年6月,尚小云先生捐文物展在西安碑林博物館東展廳拉開帷幕。這也是在尚先生逝世30週年之際,這些文物的首次亮相。

京劇大師尚小云晚年 自稱

紀念一代宗師尚小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