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的鏡子 國人看爲重器 外國人卻叫它「魔鏡」

文物是人類在社會活動中遺留下來的具有歷史、藝術、科學價值的遺物和遺蹟。 它是人類寶貴的歷史文化遺產。

文物是指具體的物質遺存,它的基本特徵是:第一,必須是由人類創造的,或者是與人類活動有關的;第二,必須是已經成為歷史的過去,不可能再重新創造的。目前,各個國家對文物的稱謂並不一致,其所指涵義和範圍也不盡相同,因而迄今尚未形成一個對文物共同確認的統一定義

古代文物是代表一個國家歷史符號,如果沒有文物,即使國家多古老也不會被世界所信服。雖然我國古代文物破壞很嚴重,古有曹操的摸金校尉,近代又被歐洲列強和日本人所盜取,使我國失去了很多珍貴文物,但我國還發現並保存了一些珍貴寶貝,有的甚至成為鎮國之寶,不讓對外展出。

中國古代的鏡子 國人看為重器 外國人卻叫它“魔鏡”

越王寶劍

1.有一個神秘的寶物物叫九龍杯,關於九龍杯的記載與傳說很多,主要有朱元璋的九龍公道杯,據說倒滿酒後酒杯會利用虹吸原理把酒全部吸走,但這套陶瓷技術也已經失傳。還有就是康熙皇帝所用的九龍玉杯,是康熙皇帝的最愛,據傳當時江洋大盜楊香武盜的就是康熙九龍玉杯,不過沒盜走。康熙死後,九龍玉杯也隨康熙下葬,後來不知去哪了。

中國古代的鏡子 國人看為重器 外國人卻叫它“魔鏡”

九龍玉杯

新中國成立後,一個精通瓷器的老師父偶得九龍杯的製作技術,精心製作了36只九龍杯,但隨後他去世了,這項技術又失傳了。不過製作的36只九龍杯珍藏在上海博物館,成為鎮國之寶。

60年代,外賓來訪,就拿出這套杯子招待客人,一個外賓很喜歡就偷走了一隻杯子,這可是國寶,丟失了就沒有了。隨後服務人員就像周總理彙報。於是在周總理巧妙安排下,既保住外賓面子還把杯子拿來。

2.還有一件國寶,周總理也很牽掛,那就是上海博物館中一個不起眼的銅鏡。別小看這件銅鏡,它是漢朝時“透光鏡”,老百姓叫它“妖鏡”,外國人叫它“魔鏡”。這面鏡子有一個特異之處,陽光照銅鏡時,銅鏡背面的花紋就會映在牆壁上。

中國古代的鏡子 國人看為重器 外國人卻叫它“魔鏡”

透光鏡

對於這一技術,很多人弄不懂。即使外國人也沒能搞懂到底是什麼原理。周總理見到這面鏡子時,囑咐工作人員好好研究這面西漢銅鏡,但至今謎底還沒解開。

3.周總理對我國文物保護做了很多貢獻。50年代時,一位香港的愛國人士寫信給周總理,說香港驚現一國寶,他沒有實力去購買,讓國家抓緊出面去買回。

這位香港人士所說國寶就是唐朝宰相韓滉畫的《五牛圖》,別小看這副唐朝畫作,畫的非常逼真。韓滉善於畫家畜等動物,而且畫的讓人歎服。後來這幅畫作就傳到宋朝。南宋滅亡後,幾經朝代更替,《五牛圖》不知下落。清朝時被人發現,然後就收藏在故宮裡。

中國古代的鏡子 國人看為重器 外國人卻叫它“魔鏡”

《五牛圖》

1900年,八國聯軍侵略中國後,《五牛圖》被侵略軍盜走,從此流出海外。周總理派文物部門到香港經過鑑定後,以6萬港元買回《五牛圖》,此畫在國外呆了50多年,重新回到祖國手中。

2001年11月12日,從上世紀1990年代起到這一天,旅日華僑朱福元捐贈給故鄉崑山的散失海外珍貴書畫達到300餘幅。這些捐贈的書畫當中,有唐畫《加里加尊者像軸》 ,這幅畫在全世界只有三幅,第二幅在敦煌,第三幅在法國;還有五代徐熙的 《牡丹圖軸》 、宋朝的 《貨郎圖軸》、《草蟲圖軸》 、元朝的 《三獅圖軸》 等書畫作品都堪稱是中國書畫界的稀世藝術珍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