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聯控股董事長遭逼宮 二股東發難背後到底有什麼祕密?

文/財經雜壇

華聯控股董事長遭逼宮 二股東發難背後到底有什麼秘密?

近日,在深圳福田馬可波羅酒店,上演一場地產公司“逼宮門”——華聯控股二股東於平召開新聞發佈會,控訴公司董事長董炳根“三宗罪”,呼籲中小股東一起提議罷免之。

此次“逼宮”來得讓公司管理層有些猝不及防。華聯控股董事長董炳根認為於平等中小股東此番表達不滿與公司股價下跌有關,並回懟“我沒有控制股價的能力”。

董秘孔慶富表示,於平持股不到兩年,為人客氣,而此次召集新聞發佈會事先並未與公司溝通,卻是直接向媒體“爆料”。

據悉,於平從2016年起通過二級市場買入華聯控股股票,當年持股886萬股,持股比例0.78%。此後一路增持,目前持股2314萬股,持股比例上升至2.02%,僅次於第一大股東華聯發展集團(持股3.56億股,持股比例31.21%),成為華聯控股的二股東。一年多時間,華聯控股股價從均價9.2元(最高13元)跌至5.44元,部分投資者或存一定程度的虧損,想就此“討個說法”。

按照於平的說法,之所以“逼宮”,是出於對公司管理更深層次的原因,即現任董事長董炳根對公司發展戰略不清、管理不善、用人不當,嚴重阻礙公司發展。

這樣的說法或許也有一定的道理。華聯控股的財報顯示,2017年一季度其營業收入17.84億元,同比增長3656%,但此後一路下滑。截至今年一季度,其營收為4.54億元,同比-74.54%。

華聯控股董事長遭逼宮 二股東發難背後到底有什麼秘密?

含著“金鑰匙”入市的國企集團

華聯控股成立於1983年,總部設在深圳福田,公司前身是原國家紡織部工業直屬國有企業深圳惠中化學纖維有限公司,1992年經過股份制改革,1994年初首次公開發行,1998年8月4日在深交所上市交易。紡織工業務撤部以後,公司先後由中央大型企業工委和國務院國資委直接管理,為181家中央直屬企業之一,2005年在中央直屬國企改革調整過程中轉為國有控股的企業集團。目前,華聯集團為其第一大股東,持股比例31.21%。

回顧上市二十餘年,華聯控股經歷了三次重大變革。

1998年實施重大資產重組,主營業務由原來單一化纖業變更為紡織服務業。2005年,紡織行業遇冷,公司業務逐步從傳統紡織服裝行業向石化新材料(PTA)行業為主、房地產為輔的業務轉型。

2007年國際原油成本價飆升、2008年金融危機,旗下華聯三鑫石化公司虧損嚴重,公司石化投資業務遭受重創。而2009年拉動內需,致使地產政策紅利派發,公司業務快速向房地產業轉移,當年公司房地產收入17.89億元,已佔主營業務收入的93.67%,業績甚至高出當時同在深圳的中糧地產,平穩實現了向房地產公司的轉型。

與變革同步,隨著三次轉型,公司資產規模也實現了由上市當年的2.7億元到至今87.18億元的跨越。

需要提醒的是,這三次變革,確是在其現任董事長董炳根執掌期完成的。董炳根現年69歲,曾任浙江絲綢工學院副院長、中國服裝總公司總經理、中國服裝協會理事長、浙江華聯三鑫石化有限公司董事長。2001年6月起,任華聯發展集團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兼總裁,2004年6月起,任華聯控股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

華聯控股董事長遭逼宮 二股東發難背後到底有什麼秘密?

遺憾的是,自2009年由石化行業轉型房地產以來,公司業績卻一直顯得提升乏力。早在2009年公司年報中就已經清晰意識到土地儲備、資金人才才是制約房地產業務發展的關鍵要素,然而近十年間,卻一直表現的內驅不足,實在難以不致人詬病。

2009年至2017年,其地產項目主要集中在深圳、杭州、千島湖等城市,物業經營也基本圍繞上述城市展開。2017年年報顯示,公司目前除了2個在建項目、2個在售項目、一個酒店運營項目、一個酒店運營項目以及一個正在審批項目之外,華聯控股並未披露是否具有其他待開發的土地儲備。而公司2009年的年報即有“華聯工業園A、B區”,“錢塘公館”等項目,截至今日這些項目的開發週期已接近10年。2010年起推出的千島湖、半島小鎮等中高端項目,也因“地質條件複雜、 工程量大、施工難度大”等原因部分尚在開發建設中。

除2016年、2017年因結轉房地產銷售收入出現較大業績增長外,幾乎可以形容為停滯不前,甚至在2015年樓市回暖的大背景下,主營深圳、杭州地產項目卻出現虧損。面對質疑,華聯控股表示:穩定發展是第一要務,合適的話會考慮拿地。

相比拿地的遲疑,公司多次利用自有資金購買理財產品。2017年華聯控股委託理財餘額4.33億元,累計發生額22.4億元;2018年4月25日,董事會決定,當年擬利用自有閒置資金委託理財,金額不超過10億元。

據相關媒體報道,作為房企多年來戰略規劃雷同,戰略不清,主業不振,業務拓展緩慢,項目儲備不足。現有土地或項目都是由較早取得或存續的工業土地進行城市更新取得,即便在2015年樓市擴張、群雄逐鹿的時期,也沒有參與拿地,錯失房地產行業黃金髮展期。超期開發導致項目進展緩慢,多個項目開發週期近10年,週轉率遠低同行,導致過度依賴單個項目銷售支撐,業績難以為繼。資金管理不善,拿自有資金購買理財產品,而非“開疆闢土”,難免給人“怠惰”的印象。

據悉,2015年公司曾以每股2.68元的價格低價推出股權激勵計劃,主要授予人是公司董事、中高級管理人員以及其他核心技術人員,而時隔兩年,管理層陸續減持當年激勵計劃獲得的已解禁股票。投資者信心似乎已經從管理層逐漸動搖。

前途未卜

於平把這一系列問題歸結為“用人不當”,管理層無一人具備房地產相關經驗,年齡偏大不思進取,能力不足缺乏創新。據悉,華聯控股管理層平均年齡58歲,董事長董炳根以69歲的年紀看當房地產行業“最老”董事長,執掌公司14年,早已將公司“視為己出”。

此外,中小股東與管理層的分歧或許由來已久,曾有中小股東在股東大會上提出,公司按照成本法記賬法不科學,提議按照房地產行業通用的公允法,但現場被董事長否決。今年5月有股東提出公司不應拿5億資金去購買理財產品,而建議回購股票,董事長反駁說“我就不這樣考慮,你要怎麼樣”。這可能引起部分中小股東不滿,進而衍生為“逼宮”事件的導火索。

2017年年報顯示,公司“需要突破土地儲備或項目不足的發展瓶頸”,正在抓緊研究和拓展“在線旅遊、互聯網金融、大數據”等新領域,打算“進一步優化公司的業務結構、資產結構”,示意公司抑或放棄啃拓展房地產業務這塊“硬骨頭”,轉而啟動第四次轉型,從而開闢新的利潤來源。

華聯控股董事長遭逼宮 二股東發難背後到底有什麼秘密?

值得一提的是,在華聯控股認為房地產已進入“擴張末期”的2017年,曾與之財務並表的華僑城地產,自2007年分手十年後,卻開疆闢土、一路高歌。2017年通過合作拍地、項目併購、協議置換等多種途徑,在深圳、南京、杭州、寧波、成都、南昌、武漢等20餘個新項目順利落地,新增土地269公頃、規劃建築面積580萬平方米,取得深圳本地多個城市更新項目。

綜上,適宜華聯控股的地產項目並非“無以為繼”,倒愈發顯露出管理層真的“無計可施”。於平的發難或也就不難理解了。

董秘孔慶富回應:“於平與公司管理層在經營上的看法可能不太一樣。但公司的決策不能以中小股東的意志為轉移,我們要顧忌整個公司的發展。”

數據顯示,華聯控股股權分散,股東之間相互制衡較為明顯。按照《公司法》規定,上市公司單獨或合併持股達到3%會有提案權,若董事會同意可提交股東大會;持股達到10%以上方可提議召開臨時股東大會。

目前,於平個人持股約2.03%,近日出席發佈會的十幾位中小股東皆為自然人,動議董事長似乎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

“能不能罷免我們無法控制,但是我們要表達自己的建議。企業是股東們的企業,不是職業經理人的企業。”於平表示,他不會出售手中的股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