漁業物聯網+人工苗種!無棣文蛤爭當山東文蛤「代言人」

渔业物联网+人工苗种!无棣文蛤争当山东文蛤“代言人”

濱州文蛤(資料圖)

距無棣縣城以北50公里有一邊陲小鎮——埕口,瀕臨渤海,三河交匯,自古以來便是遠近聞名的水陸商埠碼頭。鎮域水域灘塗廣袤,水生動物種類繁多、資源豐富,17種常見貝類佔了潮間帶生物總量的三分之一以上,正常年份,貝類年產10萬噸左右,產值逾8億元。 世界上三大貝殼堤島唯一保存最完整、新老堤並存的貝殼堤島----濱州貝殼堤島核心區就在這裡,貝殼總儲藏量達3.6億噸,其中文蛤是其最重要的物源之一。

文蛤,世界沿海均有分佈,品質不一。由於無棣是濱州沿海文蛤的集中產區,所以又稱“濱州文蛤”。是當前無棣最知名貝類種類,品相精美、肉嫩味鮮,素有“天下第一鮮”的美譽。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的劉寶忠研究員說過“濱州文蛤品相端莊,花紋美觀,肉質鮮嫩,營養價值高於其他地域文蛤,每斤單價要比江浙一帶高出3元”。以此為主要原料生產的高檔海洋貝瓷在2011年作為國禮送與時任美國總統奧巴馬,聲名遠揚。

上世紀80年代,由於人們缺乏生態保護意識,大肆無序開採海洋貝類,文蛤資源遭受極大破壞,一度到了幾近滅絕的邊緣,實行人工生態修復,拯救資源刻不容緩。為此,2004、2008年相繼成立了濱州貝殼堤島與溼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馬頰河文蛤國家級水產種質資源保護區,實行立法保護。2015年,無棣縣政府邀請了國家貝類產業體系20餘名崗位專家組織了首屆無棣貝類產業“高層論壇”,科學指導無棣貝類產業發展。2016年規劃建設了底播類省級海洋牧場,運用漁業物聯網等科技手段,嚴控陸源汙染和亂採濫捕現象,同時,實行人工苗種干預,共底播苗種4.2億單位以上,文蛤資源得以有效恢復,資源儲量約逾2000噸,呈快速上升趨勢。

目前,無棣縣政府高度重視文蛤產業發展,正以灘塗貝類資源開發為根本突破口,堅持突出區域佈局特色化、生產環境生態化、生產規程標準化、優勢產品規模化、主導產品品牌化、產品質量安全化,戮力打造魯北貝類高科技產業示範園區。一是加強海域整合,統一協調海洋資源的開發利用,扭轉短視行為給文蛤資源所帶來的危害。二是加強漁業行政管理,創立技術研發中心,合理確定生產方式,恢復和涵養海洋貝類資源,切實做到資源開發與保護並重。三是優化海水養殖結構,提升產業水平。創建發展蝦貝混養模式、抓好貝類苗種繁育和清潔生產,延伸產業鏈條,拓展貝類生產空間。四是實施地理標誌登記保護,爭創國家或省級漁業名牌。力爭在不遠的將來,有望將無棣文蛤培育成為“山東文蛤”直至“中國文蛤”的“代言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