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孩子独立性,从整理物品开始

每次有朋友带着孩子来我家玩,都会惊叹一句:“哇,你家好干净,好整齐啊!”

对于其他方面的称赞,我习惯性回答说:“哪里哪里,过奖了。”,但是对于夸我家整齐干净的,一般都照单全收,因为在这方面我确实很有自信,尽管我家有一个顽皮的四岁娃,但屋子里从来不会乱糟糟,保持整洁是我一贯以来的做法。

每次有朋友问我:“你是怎么做到的?”我总是会想起六七岁的时候,妈妈对我说过的那句话。

妈妈说:“哪里拿的东西放回哪里去,你的房间就会永远保持整洁。”

随着年岁增长,这句话早已深入到我的骨髓中,就像呼吸一样自然,以至于我都忘了“整理”这件事情,原来有很深的学问,还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直到我最近看了一本书,是《忍住!别插手!让孩子独立的自我管理课》系列丛书中的第2本,书名叫作《整理好身边的物品》,终于豁然开朗——原来整理物品能力和一个人的独立性有着紧密的联系,整理身边的物品与整理大脑中的信息,有异曲同工之妙,它锻炼的是人们分类、归纳、思考、纠正、调整的能力,当孩子能够独立收拾整理自己的物品,说明她可以独立思考和灵活应对生活中的问题,是对自己“空间”和“生活”的一种负责。

培养孩子独立性,从整理物品开始

封面

《整理好身边的物品》是育儿类书籍,主要是帮助父母教会孩子整理物品的方法,从而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然而,我们都不要忘记了,父母本身才是孩子最好的榜样,言传身教才是最好的教育方法,如果自己都不懂得如何整理物品,自己的房间都乱糟糟的,那么如何能说服孩子保持整洁呢?

还好,这本书很厉害,书中内容不但适合孩子学习,同样也适合成年人。整本书文字不多,总共只有130多页,插图非常丰富,用了许多可爱的小漫画来传授各种收纳小技巧,这些技巧既容易掌握,又非常接地气。更厉害的是,这本书不但涵盖了整理归纳的内容,还介绍了许多亲子沟通的小窍门,再也不怕家里的小捣蛋跟你对着干了。

作者高取志津香,是一位日本作家,现任神奈川县儿童教育支援委员会委员,致力于儿童的培育和教育工作,她宣扬“训练孩子的自立性”的理念,在各地举办了多场演讲。

与其说,这本书教孩子整理物品,不如说是教父母们和孩子一同学习如何规划自己的人生。孩子在养成收拾整理好习惯的同时,独立性会与日俱增,而父母在这个过程中,也能更深入的了解孩子,收获亲子之间的温馨与乐趣。


首先,务必充分理解孩子。

很多朋友都跟我抱怨,说自从家里有了小孩子,就一乱不可收拾了,但是实际上,只要你能及时做到“哪里拿的东西放回哪里去”,乱是不可能的。

但是,比起自己收拾更重要的,是让孩子学会收拾,养成保持整洁的好习惯。太小的孩子不必强求,但是三岁以后,就应该试着放手让孩子自己收拾整理身边物品,一步一步引导孩子对自己的事情负责,培养独立性。

学会整理自己的物品,是孩子学会独立的第一步。

“喜欢火车的孩子,不管什么时候,玩具轨道都想摊开放着。吃饭的时候,看电视的时候,都想去玩那个火车。喜欢英雄的孩子,不管什么时候,都想一眼就能看到他敬仰的英雄和憎恶的怪兽。”

我们应该理解,很多孩子喜欢乱七八糟的环境,是因为被喜欢的东西包围着有幸福的感觉。问问我们自己,是不是也有过类似的心情呢?只有充分理解了孩子的想法,才能有针对性地找到改变他们的好办法。

万事开头难,培养一项好习惯从来不是简单的事情,尤其对于年龄小的孩子来说,父母应该有更多的包容,但是这个包容绝不等于“替他做”,而是要耐心“引导他做”。

比如,我的孩子喜欢折纸,而且喜欢把她的“作品”摆在家里的各个角落,虽然在我们大人眼里,那些“作品”充满了笨拙和粗糙,会让家里显得有点凌乱,但我理解那是孩子的骄傲。于是,我专门清理出一个有透明玻璃门的小橱柜,告诉她:“这个柜子就是你的折纸展览中心”,约定从此所有的折纸全部要放在这个橱柜里进行展览,要是散落在其他地方就会在大扫除时被清理掉!我的孩子高兴的同意了,这个橱柜也成为了她的收纳空间,整齐的摆放着她的各种手工作品。

只要我们试着去理解孩子“乱”的原因,同时理解收拾的困难,就一定能想到让孩子乐于收拾整理的办法,相信理解万岁。


其次,学会分类。

独立性是逐渐培养起来的,整理物品的习惯也是逐渐形成的,所以开始的时候,父母务必要跟孩子一起整理。包括分类的方法、收纳的道具、物品摆放的位置、处理不要的物品等,这些都需要父母参与进来,有时候提供指导,有时候提供帮助,有时候给予鼓励。

分类的方法有很多,不必拘泥于一种方法。可以按照类别分,也可以按颜色分,或者按用途分。不同年龄段的小朋友,分类的模式也会不一样,并没有统一的标准,关键是这种分类方法符合自己的使用习惯。

培养孩子独立性,从整理物品开始

分类也要考虑到存取的方便性。比如,小花最喜欢各种毛绒玩偶,那就把所有玩偶放在同一个篮筐里,然后放在显眼的、容易取放的位置,不要放在小花够不着的地方。这样不但把类分好了,小花也更容易做到“哪里拿的东西放回哪里去”。

分类的时候,要先思考,自己在大脑中得先形成一个“分类图”,对于年幼的孩子,可以用语言引导他们说出自己的分类方法,坚持锻炼,从身边点点滴滴做起,孩子的整理归纳能力就会得到明显的提高。

正如书中所说“善于整理的人,其实就是善于分类的人,这样的人,能够清楚地知道自己到底拥有什么,哪些东西是重要的,能够把相关联的东西联系到一起。”

《整理好身边的物品》这本书里分享了许多分类的训练方法,可以让收拾这件苦差事变得生动有趣。

比如,可以利用平日里收到的各种传单,来一次“宣传单上的分类游戏”,孩子一定会很喜欢。

培养孩子独立性,从整理物品开始

比如,可以用列表的方法,启发孩子找到分类的规律!

培养孩子独立性,从整理物品开始

书中介绍了许多分类的技巧,都很实用,值得我们在实际生活中借鉴。


再次,存放物品的位置要方便孩子。

我们应该打造一个方便孩子收拾的环境,只有方便,才能让孩子把收拾的习惯更好的坚持下去。

比如,购买各种适合存放不同物品的收纳盒、收纳箱和柜子。

书本放到书架上,积木放到盒子里,彩笔放到袋子里,毛绒玩偶放到柜子里……为不同的物品提供适合的收纳用具,最好是可以一目了然的。比如玻璃门的柜子,透明可视的盒子,这样孩子才能一眼看到想要找的物品,而不会因为翻箱倒柜找东西的时候,又把房间弄得一团糟。

比如,存放孩子物品的位置要固定下来。

家里应该区分好私人空间和公共空间,和孩子约定好不同空间的功能。比如玩具只能在房间里玩,而不能拿到餐桌上。让孩子对自己的房间有归属感,把房间的“管理权”下放给他,让孩子按照自己的习惯,安排各种物品的摆放位置,并在日常中保持整洁。

根据家庭的作息规律,每天固定一次或几次的“收拾时间”,比如吃饭前或者晚上洗澡前等。孩子表现好的时候,父母应该给予表扬和奖励,鼓励孩子继续保持下去。

又比如,在收拾整理物品之前,充分听取孩子的意见,看看他如何安排自己的物品。

培养孩子独立性,从整理物品开始

要让孩子真正明白,每天收拾整理自己的物品,不是父母的责任,而是他自己的事情。发挥孩子的积极性,父母从中提供帮助,比如采购收纳用品、提出建议、一起收拾等等。

总之,物品的整理、摆放,要以方便孩子使用为原则,引导他们自己做好安排。


最后,及时舍弃是保持整洁的秘诀。

不管你多么会收拾,如果家里的物品越来越多,又不及时处理的话,就会越来越乱。

学会处理不再需要的东西,是一种能力。日本作家山下英子写过一本很火的书,叫《断舍离》,里面就讲到了这种舍弃无用物品的能力。

教会孩子辨别什么物品是不再需要的,在舍弃的过程中,不要冷漠无情地直接扔掉,而应该教导孩子心怀感激,引导孩子说出自己的想法,或者提供更好的处理旧物的建议。比如放到跳蚤市场上售卖,或者捐赠给需要的人,让孩子知道怎样继续发挥这些东西的价值。

“有了之前和自己的东西分别的经验,下次再买入新东西的时候,就会认真思考这个东西的必要性。”

淘汰旧物的过程,也是教会孩子与旧物告别的机会,在无形中能教会孩子更懂得珍惜。


除此之外,最重要的是加强沟通。

有时候,不是孩子不愿意收拾整理,而是父母缺乏沟通的技巧。

比如有些父母喜欢一边收拾一边抱怨,说“怎么又乱七八糟的”、“说几遍你才听得懂啊”之类的话,或者在孩子学习收拾整理的过程中,缺乏耐心,总是指责他们做得不够好。

这些做法会严重打击孩子脆弱的自尊心,也会浇灭他们想要好好收拾整理的决心。

正如《整理好身边的物品》所建议的,对孩子要耐心,但是不要唠唠叨叨,教孩子收拾的时候,要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意思;不要想当然以为孩子听得懂,应该多征求孩子的意见;多用正面积极的措辞,不要吝啬鼓励和表扬;也可以把收拾整理当成一项游戏或比赛,谁完成了就有奖励,让枯燥的整理变成好玩的事情。

书中每一章后面都有亲子沟通的情景设置,每一小节也有“父母千万不能这么说”和“父母可以这样说”的小提示,非常贴心,也非常实用。

培养孩子独立性,从整理物品开始

培养孩子独立性,从整理物品开始


在我读完《整理好身边的物品》后的第一个周末,我和女儿来了一场“收拾整理大作战”。在那之前,我已经一周没有帮她收拾玩具了,她的收纳架子上摆满了各种物品:彩色笔、书、积木、娃娃、画画板……对于我来说已经到了忍耐的极限,但是我知道,孩子已经4岁半了,应该开始学着自己整理自己的东西了,所以,我忍住了。

周末的时候,我要求她务必把东西收拾好,她嘟着嘴不太愿意,我想起了书中的建议,于是说:“我们一起来收拾,收拾完了奖励贴纸哦!”话音刚落,小妞就跑了过来。

我们一起收拾的混成中,小妞遇到很多问题,比如:“这个应该放哪里?”、“那个我经常要玩的,不要放下面好吗?”,我根据实际情况给出了建议,尽量满足她的使用习惯,结果,小妞比我意料中更快地完成了收拾,我们家的收纳架又整整齐齐啦!

收拾整理结束后,我奖励了她三张冰雪奇缘的贴纸,她高兴极了,说下次还要自己整理物品。

看着孩子的笑脸,我很欣慰,也坚信,培养独立性,整理物品是最好的开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