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播西方科學的先驅:明末清初的來華耶穌會士

耶穌會成立於1540年(嘉靖十九年),第一任會長是西班牙貴族伊格納提.德.羅耀拉。

傳播西方科學的先驅:明末清初的來華耶穌會士

耶穌會標識

耶穌會是天主教內部的一個修士會,它是羅馬教廷內部為表示向教皇效忠、進行內部整頓而成立的組織。它的建立,對重新提高和鞏固天主教會的統治,起著極重要的作用。

耶穌會內部組織嚴密,分為六等,會長擁有權力很大。會士入會,要宣誓對教皇和會長絕對服從,如果首長有要求,即或犯不赦之罪也必須完成。在國外的耶穌會領導人,按照規定每年向總會會長書面彙報三次,內容:一是彙報其他會員的情況,即“行為鑑定”,另外還需彙報自身的情況。他們的口號是:“只求目的,不擇手段。”

隨著殖民主義的侵略活動,耶穌會士足跡遍及亞、非、拉。他們活動廣泛,善於鑽入宮廷內部,結交權貴;甚至插手別國內部事務,干涉別國內政。

耶穌會士在經濟上也有實力,在南美秘魯及墨西哥,耶穌會士強佔了大量的土地,同時還擁有數量眾多的羊群,作為自己的財產。此外,他們還從事過奴隸販賣等勾當。

傳播西方科學的先驅:明末清初的來華耶穌會士

耶穌會教堂

明清之際耶穌會士的來華及其內部派別

從十六世紀末開始,直至康熙時期為止,耶穌會士先後來華約五百人,其中有著作可考的七十人。著名的有羅明堅(意)、利瑪竇(意)、龍華民(意)、艾儒略(意)、湯若望(德)、南懷仁(比)、徐日升(葡)、張誠(法)等人。

葡萄牙自1510年侵佔印度果阿後,又於1557年(嘉靖三十六年)竊據澳門。此後耶穌會士不斷來華,多以澳門作為跳板。

傳播西方科學的先驅:明末清初的來華耶穌會士

澳門街景

當時亞洲的耶穌會士分成兩派:

一派是激進派,其中大多為西班牙人,代表人物是西班牙的桑徹斯(一譯桑採芝),他是馬尼拉主教的代表。激進派主張對中國施用武力,還有領土要求。 1583年馬拉尼主教向西班牙國王建議:“陛下既領有班、葡二國(當時西葡兩國合併),印度全部亦幾將列入版圖……依敝人之見,敢請遣派大批軍隊進人中國”,“如此既可盡鎮懾之能事,又可保障傳教事業之安全及傳教工作之自由”。“倘中國皇帝過於執拗,故意禁阻傳教工作,儘可借軍隊之力,取消其治國權。”(出自法國裴化行《天主教十六世紀在華傳教志》,商務印書館1937年出版)

另一派時溫和派,以羅明堅為代表。他們主張到中國是以傳教為目的,因而必須以身作則,對中國要作出種種善意的表示。還要盡心竭力的攻讀中國文字。為了瞭解中國,要能讀懂中國的書,以便與中國的讀書人多加交談。

傳播西方科學的先驅:明末清初的來華耶穌會士

利瑪竇和徐光啟

在中國的耶穌會士中,影響最大的是利瑪竇和湯若望。

利瑪竇以精通文學、天文、地理而著名,在中國影響最大者為《萬國輿圖》。劉獻廷著《廣陽雜記》謂“地圓之說,直到利(瑪竇)氏東來始知之”,說明在此以前中國尚持“天圓地方”之說。從北京天、地壇的建築,也看出了此點。而當中國的士大夫見到了《萬國輿圖》後,引起轟動。

與利瑪竇關係最深的還是徐光啟。他是天主教徒。兩個人一起合譯過《幾何原本》。印好後,利瑪竇將書寄往歐洲幾部,為的讓“歐洲人知道中國人是聰敏的民族”。這部書影響很大。梁啟超認為,該書“字字精金美玉,為千古不朽之作”,“說理明通,條解詳悉,無一字之苟,一語之疏”。

傳播西方科學的先驅:明末清初的來華耶穌會士

德國發行的湯若望郵票

湯若望在1611年入會,1622年來華,1666年死於北京。湯若望在中國的時間較長,歷明末天啟、崇禎及清代順治、康熙等年代。

崇禎皇帝曾親臨天文觀測的現場,最後決定採用湯若望主持編定的新曆法,這時明朝已瀕滅亡,無暇及此,新曆法最後由清政府下令推行並命名為“時憲曆”,使用至今。從明末開始,一直到清朝康熙時期,湯若望一直擔任欽天監正,從事天文工作。

傳播西方科學的先驅:明末清初的來華耶穌會士

北京宣武門南堂

湯若望畢竟是傳教士,他與利瑪竇不同之點,即他比較積極地在明朝宮廷內進行傳教工作,儘量在皇帝周圍製造宗教氣氛。1632年左右,明宮內開始有太監入教。據《湯若望傳》記載,當時禁中還舉行過第一次彌撒。後來著名的太監龐天壽(教名亞基樓,為南明桂王政權的著名人物)也入了教。還有一些宮女,迫於遭遇,也先後入教。這些都與湯若望的傳教工作分不開。由於他經常出入宮廷內外,到1640年,宮內信教婦女達到五十人,中官信教者四十多人,皇室信教者一百四十人。

清朝與明朝不同的是,湯若望在清宮廷中毫無傳教之可能性,滿人也無入教者。湯若望還參與了清朝統治集團內部的鬥爭,與順治皇帝過從密切,順治稱湯為“瑪法”,經常詢及西洋和教中之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