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夏民族爲什麼能作爲一個整體延續至今?

liguangweg13


華夏民族為什麼能作為一個整體延續至今?

第一個原因:人口優勢。

華夏民族又叫做漢族,在歷朝歷代漢族人口都比其他民族的人口要多得多,所以能打敗漢人的只有漢人。

說到這,有人會說元朝時期蒙古人打敗了漢人,清朝時期,滿人也打敗了漢人!說出這種話的人只看到了表面,沒看到實質。

元朝時期,元世祖忽必烈靠大量漢人士兵的幫助打敗了阿里不哥奪得了汗位,靠大量漢人的幫助滅了南宋。正因為有了大量漢人的支持忽必烈才建立了元朝,當上了中國的皇帝。

清朝時期,滅掉明朝的是漢人李自成,滅掉李自成的也是靠著大量漢人士兵的清朝,清朝統一全中國靠的還是大量漢人士兵。後來平定三藩之亂也是靠大量漢人士兵。

為什麼元清要靠漢人才能奪得天下,因為本民族人口太少,漢人太多,以漢治漢才是王道。

第二個原因:文化優勢,是先進文明。

漢文化繁榮昌盛,是先進文明,對其他民族有很大的吸引力,其他民族都想漢化,不想做野蠻人,只有漢化才能變成一個先進的文明人。

比如魏國鮮卑族漢化,遼國契丹人漢化,金國女真人漢化,元朝蒙古人走在漢化的道路上,到元朝末年元順帝差不多完全漢化了,寫詩作畫樣樣精通。清朝滿族人到清末時跟漢人已沒有啥區別。

看過其他答友的回答,有些答友認為華夏民族能作為一個整體延續至今是因為地緣優勢,有蒙古高原,帕米爾高原,青藏高原包圍著華夏,給了華夏安全。

個人覺得地緣優勢這說法不對,這些高原保護的不是華夏民族而是保護了高原那邊的民族。因為華夏民族人口太多,文明先進。感覺周邊高原的包圍大大增加了華夏民族向四周開疆拓土的難度。

不信可以看看歷朝歷代大一統國家的版圖,最穩定的西邊也就在蔥嶺附近,最穩定的北邊也就在貝加爾湖附近,最穩定的西南邊也就在珠穆朗瑪峰附近。


中國地形圖▲

清朝疆域▲

如果沒有青藏高原,印度地區可能早納入了華夏版圖。

如果沒有蔥嶺沒有帕米爾高原,中亞地區也將牢牢納入華夏版圖。蔥嶺和帕米爾高原的阻擋讓大唐對中亞地區的軍力輸送能力大大降低,導致控制不牢,最終失去。

唐朝地形圖▲

如果沒有蒙古高原,沒有嚴寒,鮮卑利亞(西伯利亞)地區也會納入華夏版圖。


那人燈火


1.從地理位置上講,中國位居東亞大陸的北溫帶,氣候適宜,天災較少,資源豐富。而且土地大部分是陸地為主,這對中華文化的保存和發展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對比另一個文明古國——雅典,雅典擁有許多小城邦,且島嶼眾多,這種地形直接導致了雅典文明不能在一個集中的區域中共存,而是在各個城邦持續不斷的戰爭中不斷分裂,消弭殆盡。另一方面,中國的東面為大海所阻,東北一帶高山連綿,西北是沙漠之地,西南是橫貫的山脈,散居在中原的邊區都是些文化落後的民族。如突厥、蒙古、女真等,

而完全把中原征服的只有女真(金)蒙古(元)滿(女真後裔,清)但是,這些都屬於野蠻征服文明的過程,結果是被文明同化。舉個例子來說,蒙古建立元朝之後,他們在北京附近把大批的良田變成牧場,以企圖推行草牧部落文化,發現根本行不通,另外,中原地區溫暖的四合院更適合居住,有了暖炕誰還茹毛飲血啊。於是他們慢慢地適應並嚮往中華文明,華夏民族就是在這個隔離的中心,
自我發展成了一個獨立的文化,外來先進文明很難進入。這使得中華文明在發展中能始終保持連續性和獨立性。

2.從經濟上講,以農業為基礎的自然經濟的發展和繁榮也是促進中華文明不斷髮展的重要因素。經濟決定文化,文化反作用於經濟,這一點在中華文明的發展進程上得到很好的體現。中國歷史上的各個朝代的經濟都是領先於世界的,濟的繁榮為科技、教育事業的發展提供非常有利的條件。

3.政治因素方面,中央集權的政治環境為中華文明的發展提供了肥沃的土壤。中國自秦朝建立統一的國家以來,所建立的行政制度在原則上始終一脈相傳,直沿襲到近代。這套制度的特徵就是有一個強有力的中央政府,中央政府的行政力量直接貫徹於地方,極大的穩定了中國的整體性。因此,中華文明在發展中能得到很好的統一,整個中華民族漸漸形成一種共同的文化意識,這大大減少了文化遭到分裂的可能性。

4.最後,我們不能忽略中華文化自身的因素。首先,漢字在世界上是獨具一格的,它是一種單音獨體,具備有形音意三種符號的獨特文字。這種文字的特性是運用靈活而結構優美。以這種文字組合的中國文學,特別具有發揮人類感情與思想的力量。因此這種文字不僅漢人喜愛,也為少數民族所傾慕。所以許多入主中國的異族,如北朝的鮮卑人、金朝的女真人、清朝的滿州人,他們都不惜放棄

自己的文字而採用漢字,結果與漢人同化。同時漢字對於記錄與保存中華文化的成果起到其獨特的作用。中國人就是憑藉著這種文字的力量,讓中華文明一直延續。


老檀大叔


首先,共同的文化應該是根本原因。周人在繼承夏商的基礎上,開創了一個全新的社會,這個社會拋棄了商人敬鬼神問鬼神的思想,第一次提出了敬天保民的人本思想。相應的建立起了宗法制度、嫡長子繼承製、禮樂制度等,把人的思想行為統一到宗法尊卑禮樂文化上。“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這種文化,就是大一統思想的萌芽和基礎。這種思想影響中國社會幾千年,中華民族的民族認同,輕血緣而重文化,凡尊從周禮,尊從周文化的就是華夏。正是這種思想,才是我們這個民族不斷髮展壯大。其次,春秋後期,儒墨兩家大力宣揚大一統思想,把各個民族的祖宗神全歸到炎黃一系,三皇五帝夏商周都出自同一宗神,華夏兒女都是炎黃子孫。千百年來,帝王走馬燈的轉換,但這個王朝始終沒有變。就是異族統治,一樣被中華文化所同化,走中華民族之路。所以,所有分裂,都得走向統一。第三,漢字的作用也不可忽視。秦始皇的一大功績就是統一文字,我國地域遼闊,天南海北可能聽不懂話,但使用共同的文字,文字塑造了我們共同的思想、共同的意識、共同的心裡。是凝聚中華民族的重要因素之一。個人愚見,歡迎批評指正。


至樂無如讀書


結論:先進的社會治理體系,特別適合於人口基數大的社會的治理,是中華民族得以整體延續不斷的根源。

1、華是華,夏是夏,而如今的華夏早已經包括了更多的民族和範疇。

2、起源於天下宇宙觀的道法家精神,也就是先有秩序,後有道德,成熟於西周時期的“法治+禮制”的優秀的社會治理體系,使得中華民族的社會管理明顯優於周邊邦國。

3、人口基數大也是最重要的原因。


終南高揚


有很多原因,華夏民族,也就是炎黃子孫,這個種族一直在這塊大地上生生不息的到了現在,基本上也就是這塊大地,沒有太大野心,還有就是華夏文明,這也是一種精神一種信仰一直延續到了現在,文化的力量就像血液一樣融入到了身體裡面,每個炎黃子孫都是一脈相承的


夢福駒


謝邀!這是華夏民族是一個強大的民族,一個團結的民族。從中國歷史來看華夏民族數次強大於世界巔峰,也有外族入侵不是被殲滅就是被同化。這就是一個民族文化傳承所起到的作用!華廈文化是世界上最優秀的文化,它的包容性和與世同步性是共認的,這在歷史各個時期都體現出來,絲綢之路、鄭和下西洋、等等無一不是華廈民族開放和與時共進的例證。


繁星點點之旭日東昇


中華民族久經千年上。上至神中至國下至民,皆是!

民族由三皇五帝立德,成湯武王立仁,。後孔孟立學!揚千古之不變。無論天子百姓

中土富賈,泛我中華不因生死成敗,富貴

貧賤。如二十四孝人物與諸葛亮文天祥

周公明垂千古。成神後人敬拜!

王道之業禮化之路,人皆盡禮

天下無疾苦父母!在惡的兒女盡

禮則親得安而養。好兒女則風化

一方。王道沉澱著華夏,文化推動

著民族。民族是有思想和形為的

千年風雨忠良無數。沉澱成品德

氣質。這就是民族!


楊州15503991297


夷不治華,裔不亂夏。華,古為華,採華的古老生活,古華地西方的蔓延,居非緯38度周邊地域生存環境,積極向上獲取生存食物的耕作改進傳承,這就是為什麼蔓延傳承的原因所在。至於整體,那是客觀一萬多年發展的結果。


愚人


古文明到現在依然存在的就是,華夏文明,印度文明,其他消失的文明都是因為人太少了,經歷戰爭很容易被滅絕。還有幾大宗教一直延續至今,伊斯蘭,基督,佛。華夏文明也是幾經磨難,現在已經差不多沒多少底蘊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