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预防福建省发病前10的恶性肿瘤?省肿瘤医院各科专家给出了权威解答!

上周,《福建卫生报》独家首发最新《福建省肿瘤登记年报》“解读版”,特别邀请到《年报》的主编、福建省肿瘤防治办公室主任、福建省肿瘤医院院长郑雄伟教授进行权威解读。

该文章一经发布,全网阅读量近20万,各大媒体也纷纷转发,刷爆福建人的朋友圈……

为了更好地服务广大民众,福建卫生报特别邀请到了福建省肿瘤医院各科专家,从生活方式的角度,指导大家预防我省发病前十的恶性肿瘤。

点击图片阅读 | 最新《福建省肿瘤登记年报》出炉!肺癌仍是居民健康头号杀手

胸部肿瘤外科 朱坤寿 主任医师:“三手烟”也危害人体健康

吸烟被认为是肺癌最主要的致病因素,包括被动吸烟。不仅二手烟,近年来还发现,“三手烟”也对人体健康产生严重危害。“三手烟”是指附着在衣服、墙壁、地毯、家具,以及头发、皮肤等表面的烟草残留物。最好的办法是主动戒烟。

其次,要避免空气中的污染。做饭时要注意厨房的清洁通风,减少高温煎炸;雾霾天外出应佩戴口罩,重度雾霾天尽量避免外出活动。另外,应尽量避免经常接触肺癌致病物质,如石棉、砷、铀、镍、铬等。

肝胆胰肿瘤外科 周东 主任医师:谨防黄曲霉毒素

从乙肝到肝癌,有多远?仅三步,肝炎-肝硬化-肝癌。有乙肝、丙肝、重度脂肪肝等病毒性肝炎背景的人群应定期随访,每6个月到专科医院的门诊或防癌体检中心抽血检查、彩超检查。

接种乙肝疫苗可明显降低患肝癌几率已成共识,但从临床来看,我省年轻的乙肝病人仍不少,因此还应加强接种疫苗的意识。

我省是东南沿海省份,气候湿热,食物容易霉变,霉变的食物中含高危致肝癌的毒素——黄曲霉毒素。平时应注意,不吃腐烂、霉变的食物;饮用干净的水,建议家中配备净水器,生水尽量烧开了再喝。此外,饮酒与肝癌之间存在明确联系,大量饮酒对肝脏的伤害较大,建议一个人每天饮酒的酒精量不超过50克。

腹部肿瘤外科 陈路川 主任医师:注意分餐、定期胃镜检查

胃癌一定程度上是“吃”出来的。一方面,饮食不规律,饱一餐饥一餐;一方面,不分餐与不卫生的饮食环境,容易感染幽门螺杆菌。建议定时定量就餐;吃饭要分餐,每个家庭配备一个消毒碗柜,因为高温条件下才能杀死幽门螺杆菌。胃病治愈后,仍要注意健康的饮食习惯,否则容易复发。

胃痛、拉肚子是胃肠道疾病的表现,有症状应尽早看医生;没有症状不代表没有胃病,建议定期体检,特别是40-45岁以上人群每年进行胃镜检查。很多人怕做胃镜而选择吃药,确实,不管是胃炎、胃溃疡还是胃癌,吃制酸药都可能缓解疼痛,可如果是癌,病情就延误了。现在胃镜检查多用电子胃镜,疼痛的症状很轻,公众不必过分恐惧;如确实怕痛,可选择无痛胃镜。

乳腺肿瘤外科 陈夏 主任医师:营养干预是一级预防措施

不良的生活方式对乳腺癌的发生有一定影响。饮食方面,如喜好高脂饮食、嗜好烟酒、经常服用含有激素成分的营养品等;情绪方面,如工作紧张、焦虑、压力大等;生育情况方面,如月经来潮早、绝经年龄迟、未生育或生育推迟等。

乳腺癌是可以预防的。营养干预是乳腺癌重要的一级预防措施,应多吃蔬菜水果等膳食纤维,少吃薯条、汉堡及特殊加工的熟肉等;绝经期后的女性应注意控制体重。

洗澡时或睡前自检,摸到硬块,或发现乳头乳晕皮肤湿疹、脱屑、乳头内陷等异常改变,或挤压乳晕周围时乳头出现血性溢液等,应及时就诊。

胃肠外科 杨春康 主任医师:肠道通常是“被惯坏的”

肠道通常是“被惯坏的”,吃得太好、久坐不动、烟酒不断等都是高危因素。应合理安排饮食。少吃肉类、高蛋白食物以及高盐、腌制食品,多吃新鲜水果、蔬菜等含有丰富的碳水化合物及粗纤维的食物;主食不宜过细过精,建议适当增加粗粮、杂粮的比例;适量增加钙、钾、铁、磷、镁、锌等元素和矿物质的摄入。

加强运动,避免久坐。一般坐一小时,最好起身活动15分钟;每天运动一小时,促进肠道蠕动,减少肠道内致癌物质的停留时间,从而减少大肠癌的发生。特别是肥胖者,体内过多的脂肪细胞可间接促进肠癌的发生,更应增加运动量。

大便中的有害物质、烟酒的代谢产物滞留在肠道内,会刺激肠壁,久而久之会发生癌变,应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戒烟限酒。

胸部肿瘤外科 柳硕岩 主任医师:保护好食管粘膜

福建省食管癌的发病率与全球趋势一致,都是稳中有降。食管癌高发区一般在沿海地区呈带状分布,像福建福清、平潭到广东汕头这一沿海地带。此外,也有点状分散,如惠安县。

爱吃烫嘴的食物、进食太快、常吃含亚硝酸盐的食物,以及长期吸烟、喝酒等都可能造成食管粘膜的慢性损伤。公众可以从纠正不良生活习惯入手,减少食管的损伤,起到一定的预防癌症的作用。

妇科肿瘤外科 谢榕 主任医师:提高免疫力预防“宫颈感冒”

人乳头瘤病毒(HPV)是导致宫颈癌的元凶。实际上,很多女性一生中,都经历过HPV感染,就好像感冒一样普通。大多数情况下,HPV都会被体内的免疫细胞清除掉。前提是,自身的免疫力、抵抗力强。因此,平时应加强营养、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体质。必要的,可接种HPV疫苗。

另外,宫颈组织有损伤就会让病菌有入侵的机会。因此,不提倡早孕早育、多孕多产、性伴侣过多,避免造成宫颈损伤。

子宫体癌的临床症状与宫颈癌相似,正好相反的是,少孕或不孕、缺少性生活的人群,发病率会比生产过的妇女高。原因在于子宫内膜新陈代谢不规律。此外,有研究表明,肥胖、本身有高血压、糖尿病的女性,发病率更高,建议调整饮食结构、控制体重、控制原发病。

头颈肿瘤外科 刘辉 主任医师:远离电离辐射,甩掉脂肪因子

放射治疗用的放射线、高压电线的放射线等电离辐射是目前已明确的甲状腺癌致病因素,特别儿童时期避免接触X射线。

除了远离电离辐射,还应注意碘的摄入。高碘或低碘都会诱发甲状腺癌。一般来说,沿海城市的人群,海产品吃得多,不用特别加碘,甲亢患者还应少吃或不吃含碘量高的海产品;碘摄入不足的,可适当吃海带、紫菜等藻类,新鲜带鱼、虾等鱼虾蟹贝,牛奶、酸奶等乳制品。

研究表明,脂肪因子、雌激素以及促甲状腺激素(TSH)等与甲状腺癌的发生存在高度正相关性,应加强运动,控制体重,定期检查。

泌尿肿瘤外科 居正华 副主任医师:少吃牛羊肉,多吃大豆和番茄

目前对于前列腺癌发生的机制尚不清楚,有研究显示,年龄、种族、遗传、饮食以及雄激素等是明确的危险因素。

饮食方面,应减少高脂食物、牛羊肉等红肉类的摄入,以降低血清双氢睾酮含量,降低患前列腺癌的可能性。研究显示,大豆和番茄可能是最佳的预防前列腺癌的食物。其中,大豆,包括黄豆、豌豆、蚕豆等豆类富含植物雌激素,可通过降低循环中雄激素水平而降低前列腺癌的发生。

6月的某天,记者拿到了几本大部头的《福建省肿瘤登记年报》。这几本册子不仅仅是平均170页的报告,而是福建省肿瘤防治办公室与各肿瘤登记处等相关单位30年的不懈努力,承载着对公众具有重要指导作用的癌症大数据。

细心的读者会发现,2017年的《年报》收录的是2014年肿瘤发病、死亡数据。是专家们偷懒吗?记者了解到,这是按照国际癌症登记协会(IACR)的惯例,数据搜集存在发病报告、随访核实、死亡补发病、数据整理、统计分析等过程,这样的数据更加完整。

福建省人群肿瘤登记报告工作最早开始于1988年,2008年开始在全省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开展肿瘤登记工作,2014年起实施恶性肿瘤年度报告制度,近年来,肿瘤登记工作覆盖的地区不断扩大,可靠的、稳定的数据比例也逐渐增加。

目前我省开展全人群肿瘤登记处12个,除了长乐设在当地肿瘤防治研究所,其他设在登记处所在地的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覆盖8个地市的15个县(市、区),覆盖全省763万人口,占全省户籍人口的20.2%。其中,9个登记处数据纳入《2017福建省肿瘤登记年报》标准,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福建省恶性肿瘤疾病发病和流行情况。

随着肿瘤登记地区的扩大,肿瘤发病与死亡的有效数据越来越多,公众可以针对当地的癌症发病特点进行预防,政府部门可以更有针对性地进行肿瘤预防与控制各项策略与措施的制定、防癌健康教育、癌症早诊早治干预等。

《年报》“解读版”在《福建卫生报》微信公众号独家首发后,受到广泛关注,一些读者疑惑,为什么我的家乡不在其中?这是因为,《年报》目前收录的登记地区尚未包含全省所有的县(市、区)。

为此,郑雄伟教授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再三呼吁,希望各地医疗机构主动上报可靠性和稳定性的数据,更多县(市、区)的数据纳入《年报》,逐步为全省人群的防癌给出更全面、更深入的指导意义。

“在全国范围内,我省**疾病的防治水平如何?”采访时,记者每问到这类问题,得到的答案常常是模棱两可的。原因在于福建省各种疾病的大数据统计多数处于起步阶段,统计数据不够,不足以说明。

未来,希望政府部门加大投入、更多的医疗机构及社会力量加强我省疾病大数据的登记与分析,从而给予全省人群、全方位的健康指导,进一步提升我省整体健康医疗水平。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