桔普茶和柑普茶仅一字之差,你能拎得清楚吗?

首先我们得来说一下桔与柑的区别,按科学的角度来衡量,桔是基本种,花小、果皮好剥、种子的胚多属深绿色;柑是桔与甜橙等其它柑桔的杂种,花大,果实剥皮不如桔好剥,种子的胚为淡绿色。

在认识桔普和柑普之前,我们先来认识一下柑、桔子、橙子之间的区别。

柑、桔的概念实在太混乱了,柑普和桔普虽然只有一字之差,但“柑”和“桔”在植物分类学上是同科同属而不同种的木本植物。有研究认为柑是桔与橙的杂交种,从柑和桔的表面上也可以看出不同点来。

桔普茶和柑普茶仅一字之差,你能拎得清楚吗?

柑普茶和桔普茶最大的区别,就是包裹在茶外面的果皮,而里面的茶叶,均是选用云南的普洱茶制成的。

什么是柑普茶?

柑这里特指新会柑,柑与普洱茶的结合就叫柑普茶,也可以红茶、白茶结合,而陈皮普洱茶(个人认为)至少要陈化到三年以上的柑普茶才能叫陈皮普洱茶,当然也可以是三年以上的陈皮与普洱结合的散装茶。

什么是桔普茶?

桔普茶用的料是桔子,不是柑更不是新会柑,首先有了柑普茶才有桔普茶。个别无良商家以桔普代柑普谋取不当利益,或是蒙一些不懂茶的人,你以为就是柑普茶,正宗的实美柑普茶是广东江门新会产的。

用柑子做的“柑普茶”,远胜于用桔子做的“桔普茶”,“柑普茶”要比“桔普茶”甘甜;用新会柑做的“柑普茶”,又胜于用其他柑做的同类产品,用新会柑做的味道与功效最佳。新会柑普茶一般用“熟普”制作,也可用“生普”,味道更加甘甜。有做成生、熟“鸳鸯装”的。

桔普茶和柑普茶仅一字之差,你能拎得清楚吗?

事实上柑普茶和桔普茶除了外形上有些相似以外无论从原料、口感、功效上来看都有着巨大的差别,所以桔普茶≠柑普茶。

1、不同的原材料

柑普茶和桔普茶最大的区别,就是包裹在茶外面的果皮,而里面的茶叶,均是选用云南的普洱茶,经工特殊工艺制作而成的,由于桔普茶本身的价值不高,所以选择装在果皮内的普洱茶会与柑普茶有所不同,相对柑普茶会选料更上乘。

柑普茶采用的是产自新会的大红柑,这里要补充一点,柑普茶只用产自新会的新会柑作为原材料。

桔普茶,则是采用阳山桔,或者其他桔子制成的。

2不同的口感

新会柑普茶泡十耐泡,虽然茶色变淡,但是茶味仍然回甘香甜,喝起这茶,口感很适合,也不会有任何不适的感觉。

而桔普茶的味道差异却很大,没有新鲜口感,没有桔的香味,只有桔皮的苦而盖住了普洱原来的味道,桔普茶没有柑普茶的陈皮香味,更没有回甘,也没有那种新鲜吸引的口感。

3、不同的功效:

柑普茶的保健功效非常多,有止咳、化痰、驱风、清滞、去湿等功效,还有清热解毒、健脾养胃、降脂减肥、养颜美容以及抗动脉硬化、抗衰老等作用。

柑普茶用的是新会区种的大红柑,仅新会水土能种出这种大红柑。新会柑的皮是新会陈皮的直接原材料,有很高的药用价值,是柑普茶药用价值的主要来源,新会柑皮的成本就比桔子的皮贵数十倍,且陈放越久价值越高。

桔普茶的药用价值很低,并没有多大的保健效果。

桔普茶和柑普茶仅一字之差,你能拎得清楚吗?

小青柑茶汤

柑普与桔普是不同类别的茶,现在市场上的柑普茶因成本较高相对而言并不是那么便宜,桔普茶成本要低的多,各位朋友在买柑普茶时如条件允许还是尽量试喝一下,以免上当受骗。

小青柑表面的“白霜”又是怎么回事?

白霜,其实就是果霜。

由于干果类含有大量水分,还含有葡萄糖和果糖等,当它被晒成果脯时水分逐渐蒸发,果肉里所含的葡萄糖和果糖跟着渗出到表皮上凝结成白色粉末状的物质就形成了“果霜”。

“果霜”是判断干果品质的一个重要标准,同时还有丰富的营养价值和功效。

在陈皮之乡新会“白霜”被称之为“脑晶”、“柑油晶”。

青柑皮挥发油含量高,因此经过晒干之后,水分完全蒸发,就会释放出柑油结晶,也就是附在柑皮上的白色物质。

形成“柑油晶”的因素有很多:

1、通常只有胎柑或小青柑才会起霜,因为柑油量比较高,而随着柑果的成长,柑油的含量会逐渐降低转化为糖分;

2、越是核心产区的柑果,柑皮上的油包越多,起的白霜也就越多。

由于越是产区好、油包多的柑果,产生的白霜越多,所以从某种意义上,白霜可以说是一个正向的指标,说明柑普茶的品质比较好。

本人会不定时更新高质量好文,欢迎喜欢喝茶品茶的朋友分享与关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