桔普茶和柑普茶僅一字之差,你能拎得清楚嗎?

首先我們得來說一下桔與柑的區別,按科學的角度來衡量,桔是基本種,花小、果皮好剝、種子的胚多屬深綠色;柑是桔與甜橙等其它柑桔的雜種,花大,果實剝皮不如桔好剝,種子的胚為淡綠色。

在認識桔普和柑普之前,我們先來認識一下柑、桔子、橙子之間的區別。

柑、桔的概念實在太混亂了,柑普和桔普雖然只有一字之差,但“柑”和“桔”在植物分類學上是同科同屬而不同種的木本植物。有研究認為柑是桔與橙的雜交種,從柑和桔的表面上也可以看出不同點來。

桔普茶和柑普茶僅一字之差,你能拎得清楚嗎?

柑普茶和桔普茶最大的區別,就是包裹在茶外面的果皮,而裡面的茶葉,均是選用雲南的普洱茶製成的。

什麼是柑普茶?

柑這裡特指新會柑,柑與普洱茶的結合就叫柑普茶,也可以紅茶、白茶結合,而陳皮普洱茶(個人認為)至少要陳化到三年以上的柑普茶才能叫陳皮普洱茶,當然也可以是三年以上的陳皮與普洱結合的散裝茶。

什麼是桔普茶?

桔普茶用的料是桔子,不是柑更不是新會柑,首先有了柑普茶才有桔普茶。個別無良商家以桔普代柑普謀取不當利益,或是蒙一些不懂茶的人,你以為就是柑普茶,正宗的實美柑普茶是廣東江門新會產的。

用柑子做的“柑普茶”,遠勝於用桔子做的“桔普茶”,“柑普茶”要比“桔普茶”甘甜;用新會柑做的“柑普茶”,又勝於用其他柑做的同類產品,用新會柑做的味道與功效最佳。新會柑普茶一般用“熟普”製作,也可用“生普”,味道更加甘甜。有做成生、熟“鴛鴦裝”的。

桔普茶和柑普茶僅一字之差,你能拎得清楚嗎?

事實上柑普茶和桔普茶除了外形上有些相似以外無論從原料、口感、功效上來看都有著巨大的差別,所以桔普茶≠柑普茶。

1、不同的原材料

柑普茶和桔普茶最大的區別,就是包裹在茶外面的果皮,而裡面的茶葉,均是選用雲南的普洱茶,經工特殊工藝製作而成的,由於桔普茶本身的價值不高,所以選擇裝在果皮內的普洱茶會與柑普茶有所不同,相對柑普茶會選料更上乘。

柑普茶採用的是產自新會的大紅柑,這裡要補充一點,柑普茶只用產自新會的新會柑作為原材料。

桔普茶,則是採用陽山桔,或者其他桔子製成的。

2不同的口感

新會柑普茶泡十耐泡,雖然茶色變淡,但是茶味仍然回甘香甜,喝起這茶,口感很適合,也不會有任何不適的感覺。

而桔普茶的味道差異卻很大,沒有新鮮口感,沒有桔的香味,只有桔皮的苦而蓋住了普洱原來的味道,桔普茶沒有柑普茶的陳皮香味,更沒有回甘,也沒有那種新鮮吸引的口感。

3、不同的功效:

柑普茶的保健功效非常多,有止咳、化痰、驅風、清滯、去溼等功效,還有清熱解毒、健脾養胃、降脂減肥、養顏美容以及抗動脈硬化、抗衰老等作用。

柑普茶用的是新會區種的大紅柑,僅新會水土能種出這種大紅柑。新會柑的皮是新會陳皮的直接原材料,有很高的藥用價值,是柑普茶藥用價值的主要來源,新會柑皮的成本就比桔子的皮貴數十倍,且陳放越久價值越高。

桔普茶的藥用價值很低,並沒有多大的保健效果。

桔普茶和柑普茶僅一字之差,你能拎得清楚嗎?

小青柑茶湯

柑普與桔普是不同類別的茶,現在市場上的柑普茶因成本較高相對而言並不是那麼便宜,桔普茶成本要低的多,各位朋友在買柑普茶時如條件允許還是儘量試喝一下,以免上當受騙。

小青柑表面的“白霜”又是怎麼回事?

白霜,其實就是果霜。

由於乾果類含有大量水分,還含有葡萄糖和果糖等,當它被曬成果脯時水分逐漸蒸發,果肉裡所含的葡萄糖和果糖跟著滲出到表皮上凝結成白色粉末狀的物質就形成了“果霜”。

“果霜”是判斷乾果品質的一個重要標準,同時還有豐富的營養價值和功效。

在陳皮之鄉新會“白霜”被稱之為“腦晶”、“柑油晶”。

青柑皮揮發油含量高,因此經過曬乾之後,水分完全蒸發,就會釋放出柑油結晶,也就是附在柑皮上的白色物質。

形成“柑油晶”的因素有很多:

1、通常只有胎柑或小青柑才會起霜,因為柑油量比較高,而隨著柑果的成長,柑油的含量會逐漸降低轉化為糖分;

2、越是核心產區的柑果,柑皮上的油包越多,起的白霜也就越多。

由於越是產區好、油包多的柑果,產生的白霜越多,所以從某種意義上,白霜可以說是一個正向的指標,說明柑普茶的品質比較好。

本人會不定時更新高質量好文,歡迎喜歡喝茶品茶的朋友分享與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