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呂梁煤老闆陳鴻志談對學習的感悟

今年五月份陳鴻志大井溝煤礦給部分工人進行創業培訓,這是一個管理高效、衛生清潔,學習氣氛很濃的企業。礦長辦公室董事長陳鴻志寫了一篇關於打造學習型企業的文章。如下:

早在六年期也就是2005年,我們就提出要創建學習型企業。幾年來,為了提高員工的學歷層次和理論水平,我們鼓勵、支持、引導基礎較好、年富力強、積極上進的員工參加高等教育自學考試。對學習刻苦、考試合格者除報銷相關費用外,還給予重獎。為使員工及時瞭解時事政策、增長各方面知識,公司每年訂購大量報刊雜誌。為使員工掌握必備的理論知識,公司免費為員工配發各種書籍教材並聘請專家進行講授。在教育培訓、提高員工素質方面,我們可謂不惜投入、煞費苦心。但是,迄今為止,公司上下在要不要加強學習、如何有效學習等問題上的認識依然不盡相同。目前,員工當中關於學習問題有幾種錯誤觀念:一是自以為學歷文憑高、知識淵博,沒有必要學習;二是認為自己基礎差,學習太費勁;三是認為自己腦子笨,學不會;四是認為自己年齡偏大,不適宜學習;五是認為掌握實務知識即可,沒有必要學習基礎理論;六是認為工作太忙,沒有時間學習;七是認為學習本工種業務即可,沒有必要學習相關業務知識;八是認為抄書沒有意義;九是認為管理人員加強學習即可,不應該嚴格要求普通員工學習。

為了清理糊塗觀念,進一步統一思想,有必要對學習的重要性、必要性和方式方法等進行深入探究。

知識是人類實踐經驗的總結,是人類對客觀事物規律性認識的成果,它可以幫助我們客服工作的盲目性,避免或減少走彎路,提高工作的預見性和有效性。前幾年,煤管局經常批評我們煤礦管理不規範,在很長時間內我們找不出不規範的原因,直至去年我們研究制定《煤礦安全生產管理制度》以及借工作例會之機提問礦級領導《煤礦安全規程》的有關內容時才發現,煤礦管理不規範的原因在於煤礦管理人員不學無術,由於心中沒有標準尺度,工作自然不會規範。還有,以前開會人們經常因為簡單問題爭執不休,有時甚至爭得面紅耳赤,現在看來,當時之所以發生爭執,原因在於人人一知半解、個個自以為是,這種無謂的爭執不僅浪費了寶貴的時間,而且傷害了同事感情。這些事例充分說明,沒有知識,工作就會產生盲目性、走彎路,工作的效果就大打折扣。俗話說:“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道。”可見,知識不是頭腦中固有的,只有學而知之,沒有生而知之,要獲取知識,必須學習。從這種意義上講,學習是解決工作需要知識指導和知識不能與生俱來之間矛盾的唯一有效方法。學習有兩條途徑:一是向書本學習,二是向實踐學習。高爾基曾經說過:“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宋朝真宗皇帝趙恆曾經做過一首詩:“富家不用買良田,書中自有千鍾粟。安居不用架高堂,書中自有黃金屋。娶妻莫恆無良媒,書中自顏如玉,出門莫恨無人隨,書中車馬多如簇。男兒欲遂平生志,六經勤向穿前讀。”後人從這首詩中抽取“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兩句話為至理名言。教育人勤奮讀書。作為人類智慧的結晶和傳播知識的重要手段,書籍是我們學習的重要途徑,事實上,好多知識是從書本中學來的。重視向書本學習並不排斥向實踐學習。相反,向書本學習和向實踐學習須臾不可分離,必須緊密結合,做到用理論指導實踐,用實踐印證理論。因此,理論知識相對豐富的人不能脫離實際,要多參與實踐,積累經驗;實踐經驗較為豐富的人也不能排斥理論知識,必須加強理論知識學習。同時,理論水平較高的人不能以專家自居,鄙視光有實踐經驗的人;實踐經驗豐富的人也不能自持行家裡手,看不起光有理論知識的人。

俗話說:“活到老、學到老,一生一世學不了。”這句話生動地說明學無止境。大量事實證明,無論何種學歷文憑,即使是研究生、博士生,都不可能窮盡所有的知識,只能學到知識寶庫中為不足道的一點;學歷教育只能為進一步學習奠定基礎。經驗也證明,文憑也不代表水平,學歷不如經歷,常識比知識更重要。因此,學歷文憑高,不能作為驕傲自滿的資本,也不能作為學習上止步不前的理由。那種自以為學歷文憑高、知識淵博因而沒有必要學習的想法,不僅大錯特錯,而且幼稚可笑。

建國初期,隨著大規模戰爭的結束,國家戰略重心轉向經濟建設,由於經濟建設需要自然科學知識,而當時許多幹部系貧苦家庭出身,受教育不多,有的甚至是文盲。因此,少於幹部對領導建設有畏難情緒。針對這一現象,葉劍英賦詩一首:“攻城不怕堅,攻書莫畏難;科學有險阻,苦戰能過關。”以資鼓勵。這首詩後來廣為傳誦。文化基礎差,學習起來固然感覺吃力,較之基礎好的人學習效率也底下,但是,只要我們笨鳥先飛,付出數倍的努力,一定可以迎頭趕上。需要強調的是,學習是一件苦差事,正如韓愈所說:“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坐車。”馬克思也說過:“在科學上沒有平坦的達到,只有不畏勞苦沿著崎嶇山路攀登的人,才有希望到達光輝的頂點。”只有付出艱辛和汗水,才能收穫知識的果實,因此,在學習上,同樣只有吃苦耐勞精神,不能嬌裡嬌氣、弱不禁風。毛澤東在逝世前一天即1976年9月8日,儘管備受病魔折磨、不時陷入昏迷,依然在工作人員幫助下累計看書22分鐘,這種對知識孜孜以求的精神和驚人的毅力令人景仰,永遠值得我們學習。

應當承認的是,人的天資有差異,天資好的人,領悟能力高,學習能力強;天資一般的人,領悟能力差一些,學習能力也相對較弱。但是,事實證明,通過後天的努力完全可以彌補天資的不足,魯迅曾經說過:“哪裡有天才,我只是把別人喝咖啡的功夫都用在工作上的。”事實還證明,天資不是一成不變的,天資差的人,如果堅持勤奮苦練,天資也可以變好,正如諺語所說:“刀子越磨越快,腦子越用越靈。”門捷列夫也曾說過:“天才就是這樣,終身努力,便成天才。”天資好的人,如果懶於學習,久而久之,也會變得笨拙,王安石的《傷仲永》就是證明。

社會在發展,形勢在變化,知識也在不斷更新換代,我們要緊跟社會前進的步伐,避免被時代所淘汰,必須確立終身學習的觀點,做到老,活到老,學到老。從這種意義上講,學習是一輩子的事,不只是學生時代的事,也不僅是年輕的事,那種認為自己年齡偏大、不適宜學習的觀點無疑是錯誤的。

知識與實踐距離的遠近即與實踐結合的緊密程度可分為兩類:理論性知識和應用性知識,理論性知識闡明基本原理,應用性知識講解實務操作。理論性知識和應用型知識是源和流、本和末的辯證關係,理論性知識是根源和基礎,應用性知識是從理論知識中派生出來的,是理論性知識的具體運用。只有掌握基本理論,才能真正掌握應用性知識,反過來說,掌握了應用性知識,又可以深化對基本理論的理解。我們有些負責同事主張學習應用性知識,不贊同學習基本理論,這種觀點貌似有理,其實不然,這種做法固然可以收到短平快的效果,但卻有捨本遂末之嫌,因為不掌握基本理論就不能深刻理解應用性知識,充其量是知其然但不知其所以然。比方說財務人員,如果不掌握財政與金融的基本理論,就不能真正深刻理解稅收與銀行信貸業務知識。

人參加工作後,很難有機會集中學習,只能爭分奪秒、見針插縫的學習。有人抱怨工作太忙沒時間學習,工作忙是事實,沒有時間學習是假話,正如魯迅先生所說:“時間就像海綿裡的水,只要願擠,總還是有的。”事實上,很多人把寶貴的時間浪費在聊天、閒逛、玩耍等方面,他們不懂得“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浪費別人的時間等於謀財害命,浪費自己的時間等於慢性自殺”。我們強令員工學習只是擠佔了一些人休閒娛樂的時間,不存在學習和工作矛盾的問題。

任何一個部門或單位的工作都是群體作業,既有分工,又有協作,為了明確分工,我們設立了若干工種,為了便於協作,我們建立了一些流程和機制。各個工作既相對獨立,又相互依存,每一個工作都是通過做好分內之事為其他工種提供支持,如果不瞭解其他工種的特點,就無法為其他工種提供正確有力的支持,也無從判斷自身工作的好壞。比如去年董家溝8•23事故,由於絞車司機不懂得提升司機對於保障工人及時安全併發揮著重要的作用,擅離職守,以致發生一起5人溺水事故;如果司機懂得自身工作對於其他工作重要的支撐作用特別是對於保障安全的重要性,堅守崗位,這起事故安全可以避免。由此可見,各種工作人員不僅要掌握本工種業務知識,還要了解相關業務知識。員工掌握多方面的知識,不僅利於工作上的協調配合,還可以培養造就一專多能的人才。

俗話說,“眼過千遍,不如手過一遍”、“好記性不如爛筆頭”。事實也證明,抄書不僅可以加深記憶,而且可以深化理解,抄書與看書相比,效果有天壤之別,因為抄書三位一體,眼到、手到、心到。因此,我們倡導抄書絕不是標新立異、離經叛道,而是有科學道理的,關於抄書的爭議和非議應當休矣!我們必須堅持不動筆墨不讀書。

企業的生產經營活動是一線員工具體實施的,一線員工素質高低直接決定生產經營的好壞,如果一線員工素質底下,經濟效益好壞姑且不論,最起碼連安全都保證不了。通過王家嶺3·28事故,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到,工人素質對於保障安全、減少傷亡發揮著不可替代、不可低估的作用;通過董家溝8•23事故,我們深刻認識到,最大的隱患在於人。因此,普通員工更有必要加強學習。學習絕不僅僅是管理人員的事、與普通員工無關,相反,必須全民總動員。

我們還應懂得,開卷固然有意,但如果不注意學習的系統性,隨心所欲或取實用主義的態度,想學什麼學什麼,需要什麼學什麼,就形不成合理的知識結構,也就發揮不出知識的整體效應,如此,學的再多,也只能成為知識的倉庫而不是知識的大廈。因此,我們要有目標、有計劃、又步驟地學習。

現代管理理論認為:學習等於生命力、創造力、競爭力,只有崇尚知識、注重學習的企業才是真正有希望和前途的企業。有識之士也指出,未來的文盲不再是不識字的人,而是沒有學會怎樣學習的人。因此,我們必須大力加強學習、長期堅持學習,切實打造學習型企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