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富得流油爲啥不堪一擊?它有一個當代人也頭疼的政治難題

《水滸》中的“青面獸”楊志堪稱英雄,是三代將門之後,五侯楊令公之孫,十八般武藝,樣樣精通,年紀小時曾應過武舉,做到殿司制使官。他曾與八十萬禁軍教頭林沖鬥得難解難分,不分勝負,和急先鋒索超也是棋逢對手,伯仲之間,在江湖上威名遠揚。

大宋富得流油為啥不堪一擊?它有一個當代人也頭疼的政治難題

當時正值北宋末年,外有強敵壓境,內有盜匪作亂。楊志憑藉一身武藝,於亂世之中定能大有作為。然而悲摧的是,楊志在朝為官期間,武藝沒用在戰場殺敵,而是用來為送禮保駕護航。

楊志有過兩次為他人押送禮物的經歷。一次是做殿司制使官時,他到太湖邊為宋徽宗押運地方官員進獻的花石綱,不料過黃河時遭遇風浪襲擊,失陷了花石綱,不能回京上任,只好逃到他處避難;第二次是在大名府當管軍提轄使時,上級領導梁中書為其岳父、當朝太師蔡京準備了十萬貫慶賀生辰禮物,差楊志送往京城,不料途中中了晁蓋等人設計的圈套,生辰綱被劫。楊志深知報國再也無門,不得不落草為寇,開始了“大秤分金銀,大碗吃酒肉”的山大王生涯。

俗話說,英雄最怕無用武之地,空有一腔報國志,枉費了一身好本領。為了實現“把一身本事,邊庭上一槍一刀,博個封妻廕子,也與祖宗爭口氣”的志願,楊志也在不停努力,不過其努力的方式竟然也是送禮。

大宋富得流油為啥不堪一擊?它有一個當代人也頭疼的政治難題

當皇帝大赦天下後,楊志千方百計籌集了一擔錢物,央人去樞密院打點,希望能補個殿司府制使的差役。哪知錢物都快用完了,才終於得到一個被高太尉召見的機會。見到高俅之時已是囊中羞澀,無錢再打點。高俅把楊志之前的歷事文書看完後,勃然大怒,呵斥道:“雖經赦宥,所犯罪名,難以委用。”接著將楊志趕出了殿帥府。真是英雄禮少,也會氣短。

遙想當年,楊志的祖先衝鋒陷陣,馳騁疆場,奮勇殺敵,楊家將威名令敵人聞風喪膽,為世人敬仰。而楊志為了能精忠報國,守衛邊庭,竟然淪落到替他人送禮、向他人送禮的地步。反思自己不能征戰沙場的原因,楊志將所有的怨恨指向了高俅,怒罵其“忒毒害,恁地刻薄”!高俅任人唯親,排斥異己,陷害忠良,腐敗無能,確實該罵更該殺,但打倒了一個高俅,還有許多個“低俅”“胖俅”“瘦俅”等渾球,擋在楊志面前,消耗大宋軍隊的戰鬥力。除了楊志怒罵的高俅們的腐敗無能外,還有什麼原因導致了楊志們的無奈?

其實答案很簡單,那就是腐敗已經侵入到了大宋軍隊的肌體,腐蝕了軍隊的靈魂,動搖了軍隊的根基。文臣升遷要使錢,武將升官要使錢,潛規則已成為明目張膽的顯規則,而上上下下對此束手無策,只能視而不見,聽之任之。

大宋富得流油為啥不堪一擊?它有一個當代人也頭疼的政治難題

表面上看,大宋軍隊武器裝備先進,有刀槍不入的“連環甲馬”、能使“天崩地陷,山倒石裂”的火炮;人才濟濟,猛將如雲,有關帝的後人關勝、河東名將呼延贊嫡派子孫呼延灼,還有索超、秦明等人,但他們投降梁山以後,無不例外地痛罵朝廷“佈滿濫官汙吏,陷害天下百姓”,“奸臣當道,不許忠良進身”,顯然平時也是被腐敗所困,被腐敗所害,鬱郁不得志。

如此軍隊,如此軍心,自然不堪一擊。後來金兵入侵時,大宋軍隊一潰千里,四處逃散,連皇帝也做了亡國奴。

楊志顯然看不透這一層,招安之後還為這腐敗的朝廷的制度四處征戰效力,後在徵方臘途中患病不起。一代將門虎子、英雄豪傑以客死異鄉而謝幕,這不僅是個人的悲哀,更是宋朝軍隊和國家的悲哀。

有趣,有料,有深度

作者|淺水戲蝦

來源|《百家講壇》雜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