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幣靠譜嗎?「普洱幣」3000多人被騙超3億元!

據廣東政法委官方微博“廣東政法”,5月14日,深圳南山警方召開新聞通氣會,通報了深圳普銀區塊鏈集團有限公司(下稱“普銀公司”)以發行虛擬貨幣為由行詐騙之實的集資詐騙案,已抓獲潘某東、熊某龍等6名犯罪嫌疑人。據統計,當前受害人超3000人,涉案金額約3 .07億元,最高單個損失約300萬元。目前正在追逃其他犯罪嫌疑人,追繳贓款。

炒幣靠譜嗎?“普洱幣”3000多人被騙超3億元!

警方調查發現,普銀公司通過“趣錢網”P2P平臺對外宣稱,其公司發佈的“普洱幣”(後更名為普銀幣),是一種自稱以百億藏茶作為抵押的虛擬貨幣,投資人所持有的每一枚普銀幣都有對等實物藏茶作為抵押,投資人可將普銀幣放到聚幣網(虛擬交易平臺)上買賣,以此賺取差價。

偵查得知,該普洱幣價格的變動系該公司使用投資人的投資款進行操作。為吸引更多投資人,該公司一度將普洱幣的價格從0.5元拉昇至10元,同時在發佈會上承諾將投資人持有的普銀幣通過兩次拆分(一拆十),使投資人持有的普銀幣擴大100倍,並宣稱補充100億的藏茶作為支撐,實際上只有少量的庫存藏茶。當大量投資人進場後,該公司通過惡意操縱普銀幣價格走勢,不斷套現,導致投資人手中普銀幣毫無價值,最後共損失約3.07億元人民幣。

正值“5·15”打擊和預防經濟犯罪宣傳日,南山警方提醒投資者:

一是選擇銀行、保險、證券等合法金融機構進行投資。

二是投資要理性。投資過程中,要了解企業或個人吸收資金行為是否符合金融管理法律規定,考察企業或個人真實的資產、運營狀況,分析其承諾的收益是否合理,不要被“耀眼的招牌、誘人的項目、高額的收益”等表象所迷惑而盲目投資。

三是增強風險意識。高收益往往伴隨著高風險,非法金融活動更是蘊藏著巨大的風險。投資者首要考慮資金安全,不要受高息的誘惑而動心,避免“賺了利息、丟了本金”。

此前的4月25日,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官網發佈2018年第一批典型虛假違法廣告案件,普銀公司被點名。其發佈的招商投資廣告中含有“普洱幣的創世區塊鏈由豐匯國際集團現有30億的藏茶作為本位資產”等不實內容,同時利用網站發佈含有對未來收益作出保證性承諾的招商投資廣告,普銀公司被深圳市市場稽查局合計處罰120萬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