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传统文化活起来——南塘小学用民族音乐演绎精彩童年

--南塘大街小学开展乐艺文化《岭南葫芦丝》的做法与成果

让传统文化活起来——南塘小学用民族音乐演绎精彩童年

一、科学定位,追求特色

1.学校艺术特色办学定位

南塘大街小学是一所历史悠久,创建于1950年的有着60多年历史的老校,有教师35人,学生593人,学校背靠南方茶叶市场,茶香四季飘逸。近年来,学校以“文化引领,四艺驱动”的引领下,充分整合校内外教育资源,以艺术教育为突破口,将艺术教育纳入学校中长期发展规划,贯穿教育教学工作,紧紧围绕“培养学生的艺术兴趣爱好”为出发点,以“丰富情感体验,培养学生审美意识和情趣” 为目标,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内外艺术活动。让每个学生得到了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经过多年办学实践,形成了“茶香绿韵,励志乐学”的办学特色。

2.特色艺术教育开展背景及基础

教育部“体育、艺术2+1+科技项目”实施后,如何让每个学生都能较好地掌握一项艺术技能成了学校领导和艺术教育工作者重要命题。我校大多数学生来自外来工子女,家里经济条件不是特别宽裕,岭南葫芦丝实惠不贵,基本上每个家庭都有能力购买;另外,由于家长大多数忙于工作,对孩子进行音乐的熏陶相对较少,选择岭南葫芦丝教学作为器乐研究是因为岭南葫芦丝音域较窄,发音较容易,指法简单,嘴上技巧简练,因此,学生学习时比较容易上手。因此,学校根据目前的发展现状并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决定以岭南葫芦丝兴趣班教学为突破口,让每一个孩子在学习中尝到成功,体验快乐,为其终生喜爱音乐、学习音乐、享受音乐奠定基础。以岭南葫芦丝艺术教育为载体,来增强师生的民族文化意识,弘扬民族音乐文化,渗透爱国主义教育,促进少儿身心的健康发展。

让传统文化活起来——南塘小学用民族音乐演绎精彩童年

二、注重管理,强化特色

自2013年秋季以来,学校从一年级开始,开设岭南葫芦丝兴趣班,同时发动二至六年级,参与岭南葫芦丝班的学习,营造全校学生学习岭南葫芦丝的氛围,争取每一个孩子都会演奏岭南葫芦丝音乐。以岭南葫芦丝艺术教育为载体,体验岭南葫芦丝的音色美、艺术美,把岭南葫芦丝教学作为学校艺术教育的一部分,让岭南葫芦丝走进南小、走进课堂。努力将打造成师生参与面广、热情高;演奏水平高、设施完备的岭南葫芦丝艺术教育特色。具体做法如下:

1、加强组织领导:开展好艺术教育特色,领导是关键。我校专设一名副校长分管体艺卫工作。成立了“艺术特色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学校师生全员参与,各项要求层层落实,责任到人,保证了艺术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将特色项目纳入常规教学计划和管理中。

2.开展全员培训:每周二次课余时间组织全体老师学习岭南葫芦丝演奏,让所有的老师学习岭南葫芦丝演奏技巧,校长带领,所有老师做好学生榜样,逐个过关,并在培训结束前向全校学生作汇报演出,既为后来在全校的岭南葫芦丝热潮创造了良好的开端,同时也为后来全面铺开“岭南葫芦丝特色”教育打下坚实的师资基础。

让传统文化活起来——南塘小学用民族音乐演绎精彩童年

图为学校领导亲自带领全校教师进行岭南葫芦丝学习

3. 重视师资保障:为确保岭南葫芦丝的教学质量,学校一是积极引进专家,专门外聘岭南葫芦丝艺术大师李鑫雨教授等一批优秀的师资队伍长期进驻我校。二是开发学校教师资源,艺术组教师各负其职,认真开展特色项目的训练与辅导。为学校艺术教育工作的开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让传统文化活起来——南塘小学用民族音乐演绎精彩童年

4.积极创建艺术校本课程: 结合我校实际把岭南葫芦丝教学融入音乐课堂教学,编写科学使用的《学生岭南葫芦丝乐艺教育读本》形成岭南葫芦丝教学评价办法,是我校岭南葫芦丝教学形成比较完整的体系,是继续深入开展的根本。

让传统文化活起来——南塘小学用民族音乐演绎精彩童年

5.完善器乐设备: 完善的设施.齐全的乐器是实现学校艺术教育目标的物质基础,也是创办艺术特色学校的基本保证。为充分利用和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学校投入数万元,购买岭南葫芦丝,巴乌,谱架,岭南葫芦丝专业教材,音响设备等等来保证特色教育的正常开展。

三、激发活力,彰显特色

1.开展丰富活动,搭建展示平台

发展校园文化,活跃校园生活,为学生搭建施展艺术才华的舞台,使艺术苗子脱颖而出构筑平台。坚持每年举办一次学生艺术节、为学生施展其艺术才华提供舞台。通过岭南葫芦丝演奏比赛,让学生全面参与,发展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审美和创新能力。坚持课内与课外相结合,普及与提高相结合,活动与比赛相结合。定期开展各类艺术比赛,如一年一度的“艺术节”活动,一年一度的六一嘉年华,做到活动经常化、多样化、普及化。

2、建立艺术社团,培养学生特长

对不同阶段、不同层次的学生明确不同要求:低年级激发兴趣,培养爱好,打好基础;中年级巩固兴趣,培养特长,循序提高;高年级发展特长,提高技艺,多出成果。使学生在整个六年基础教育过程中,自始至终受到艺术教育的熏陶,初步形成良好的审美情趣。经过大面积普及岭南葫芦丝艺术、培养学生兴趣后,同时注意发现学生的岭南葫芦丝天赋,有侧重地发展他们的艺术特长,我校组建一支50多人的岭南葫芦丝乐团,坚持每周集中训练一次以上,由外聘的专业老师指导,大多数学生已通过三级以上的考级。

3多管齐下,加强学校文化熏陶

让岭南葫芦丝融入学生的生活。利用中午红领巾广播普及、推广岭南岭南葫芦丝艺术,适当播放优美的岭南葫芦丝乐曲多让学生熟悉岭南葫芦丝音乐,感受、欣赏岭南葫芦丝音乐,同时也重视向学生家长推广岭南葫芦丝乐艺活动的意义作用,争取家长对学生参与活动的支持。

四.点点成绩

在我校师生的努力下,岭南葫芦丝特色课现已成为我校的精品课程,事实证明,推广岭南葫芦丝乐艺活动不会影响学生的正常学习,而且通过活动,丰富了学生业余生活,提高了学生审美情操,还通过多次组织学生参加各种比赛和展示活动,增强了学生自信心和荣誉感,真正达到了“以乐育人”目的。

我校近两年师生参加国家、省市区艺术活动获得的一些成绩:

1、2015年4月参荔湾区第九届三元杯民乐比赛,分别取得大合奏《月光光》、小合奏《岭南少年》、独奏《喜洋洋》三个曲目的二等奖。

2、2016年4月参荔湾区第十届三元杯民乐比赛,一个取得小合奏曲目《岭南少年》二等 奖,二个独奏曲目《水秀花香》、《惊蛇狂舞》三等奖。

3、2016年8月学校乐团两位岭南葫芦丝公主彭榆尹、陈茵灵同学代表学校乐团到北京参加第五届全国优秀特长生“艺术之星”选拔展演活动总决选器乐专业小学获得A组“金”奖;她们俩个岭南葫芦丝演奏水平已达到十级等级认证;

4.2016年8月我校还被授予:中国少年儿童艺术教育培训基地。

5.2017年4月彭榆尹《苗语花香》获荔湾区首届“四中杯”民族器乐(岭南葫芦丝)获一等奖。

6.2017年4月陈茵灵《欢歌弦舞》获荔湾区首届“四中杯”民族器乐(岭南葫芦丝)获二等奖。

7.2017年4月田蜜《水秀花香》获荔湾区首届“四中杯”中小学中国民族器乐(岭南葫芦丝)获二等奖。

8.2017年4月李国园《民歌联奏》获荔湾区首届“四中杯”民族器乐(岭南葫芦丝)获二等奖。

8.2017年4月《彝族胡琴调》《最好的未来》荣获荔湾区首届“四中杯”中小学中国民族器乐(岭南葫芦丝)集体项目二等奖。

9.2017年 11月秦晨参加广东省第一届校园文化艺术大赛荣获器乐组一等奖

10. 2017年11月张裕玲参加广东省第一届校园文化艺术大赛荣获器乐组一等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