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定暴動光耀千秋


今年,是永定暴動90週年。永定暴動是土地革命戰爭時期福建省規模最大、範圍最廣、時間最長、影響最深遠的農民武裝暴動。毛澤東對永定暴動給予了極高的評價:“永定暴動是一個英勇行動……它發動了閩西土地革命,意義是很重大的。”中共福建臨時省委也對永定暴動予以極高的評價:“永定暴動是閩西總暴動的開始,是福建暴動的先聲。”

一、永定暴動歷史背景

馬列主義在永定的迅速傳播,使永定的知識青年接受了新思想新理念的洗禮,他們紛紛創辦革命刊物,創建革命團體,組建共產黨組織。

1.馬列主義在永定的傳播

十月革命一聲炮響,給中國人民送來了馬克思列寧主義。《共產黨宣言》《新青年》等進步書刊,也漸漸在閩西地區出現了。閩西先進的知識分子鄧子恢、張鼎丞、阮山、郭滴人、林心堯等率先接受了新思想、新理念,個人世界觀發生了深刻的變化,社會主義思想在他們心中萌芽。 此後,他們紛紛發起組織聯合創辦宣傳新思想、新文化的團體、刊物。例如: 1923年春,在廈門集美學校師範部讀書的永定籍進步青年陳正、曾牧村等人,利用假期在永定中川猶興學校成立了進步團體“晨鐘社”,於同年12月創辦社刊《鐘聲》;1924年,建立了“永定青年協進會”,出版了《革命前鋒》刊物,為開展武裝鬥爭奠定了思想基礎。

2.永定黨組織的建立

1926年初夏,阮山、林心堯等人在永定湖雷萬源樓成立了閩西第一個共產黨組織———中共永定支部,阮山為支部書記。在中共永定支部的領導下,永定各鄉村的革命鬥爭蓬勃發展。中共永定支部把推進國共合作,發展工農運動,迎接北伐軍,發展壯大黨組織作為基本任務,積極領導人民群眾開展革命鬥爭。同年10月,在下洋建立了中共金豐支部;在中共永定支部的領導下,秘密發展了賴際發、丘弼琴、李立民、賴俊茂等十多位學生為共青團員,隨即成立了閩西第一個團支部———共青團湯湖支部,選舉賴際發為書記。1927年9月上旬,張鼎丞在金砂建立了中共溪南支部,同月,在文溪建立了中共太平支部。永定三大片區的黨組織建立後,黨組織秘密領導農民開展武裝鬥爭,這為永定暴動奠定了基礎。1927年10月25日,中共永定縣委在金砂公學成立,羅秋天任書記。縣委堅決執行中央“爭取群眾、武裝暴動、土地革命和建立蘇維埃”的鬥爭方針,積極領導各地群眾開展武裝鬥爭,大力發展農民協會,開辦平民夜校,向黨團員和群眾進行宣傳教育,並組織鐵血團員進行軍事訓練,秘密開辦兵工廠,製造武器彈藥,為永定農民武裝暴動做好思想、組織和軍事準備。

二、永定暴動經過

1928年3月間,龍巖後田暴動和平和長樂暴動相繼爆發,溪南“鐵血團”曾派出20餘人趕赴平和,支援長樂革命群眾的攻城戰鬥。陳國輝、張貞匪軍殘酷鎮壓這兩個地區的暴動。由於武裝鬥爭取得勝利,國民黨反動派和地主豪紳感到極大的恐懼。

1.永定暴動的導火索

永定群眾的革命鬥爭,好比星星之火,成了燎原之勢,這引起軍閥張貞的恐慌,他隨即派遣第4師第2營江湘部(步兵4個連,炮兵1個連,機關槍1個連)盤踞永定,並於4月初在縣城召開全縣豪紳、地主會議,討論“清鄉辦法”,組織“清鄉委員會”,制定了“清鄉”辦法,並把清鄉的矛頭直指當時的革命中心金砂。 1928年6月2日(農曆4月15日)晚,江湘親自督隊帶領100多人,包圍了金砂公學,區委書記賴文舫、委員丘禮榮,黨員張大鵬、張大康、賴其誠、曾憲安等六位同志被捕,製造了“四一五”事件。廣大群眾不但沒有被嚇倒,反而更加激起群憤,迫切要求攻打縣城,營救被捕的同志,這也是永定武裝暴動的直接導火線。

為了對付敵人的鎮壓,金砂、西溪、東溪的全體農軍上山做好戰鬥準備,附城各地農民都同時戒嚴,城內與附城無形中斷絕了交通,群眾生活更加困難。隱藏在永定農民胸中的暴動怒火就像滾滾岩漿,將要噴射出來。

2.制定暴動計劃

1928年6月中旬,縣委在陳東鄉嶺頭村湖塘小學召開了全縣黨員代表緊急會議,羅秋天主持了會議。會議決定:“立即發動群眾,積極準備武裝暴動,攻打永定城,營救被捕同志。”併成立了暴動委員會,推舉了張鼎丞為暴動總指揮,阮山、盧肇西為副總指揮,陳正、曾牧村、盧其中、江德賢、江桂華、熊振聲等為暴動委員。會議結束後,張鼎丞、羅秋天等人回到溪南,分別到金砂、東溪、西溪等地召開黨團員、鐵血團和農軍幹部會議,佈置暴動計劃。縣委在溪南組織了一支以200餘鐵血團員為主的特務營,配備步槍100多支,還挑選13名鐵血團的骨幹組成了“破監敢死隊”。盧肇西、盧其中、謝憲球等組織農民武裝200餘人在陳東鄉園東背的大山窠召開了動員大會,並傳達了縣委關於暴動的決定和計劃。阮山、熊振聲回到湖雷上湖後,立即在橫崗頭秘密召開農會骨幹會議,佈置暴動計劃。

3.永定暴動爆發

1928年6月29日早晨,阮山、熊振聲等人率先打進上湖保安隊,收繳了保安隊的全部槍械,打響了永定暴動的第一槍。當天下午,暴動隊伍開往石城坑,與賴秋實的隊伍匯合,隨即開往陳東鄉嶺頭村,與謝憲球的隊伍匯合。這時,暴動隊伍共有300多人,當即舉行金豐暴動。暴動隊伍在廣聖廟集合,在副總指揮盧肇西帶領下,兵分數路,收繳地主、民團的槍支,並當眾燒燬了田契借條,廣大群眾紛紛加入暴動隊伍,人數很快發展到500餘人。深夜12點,暴動隊伍向下洋進發,與陳正領導的農軍匯合。7月1日凌晨,隊伍抵達下洋攻打下洋團防局,繳獲長短槍20餘支並燒燬田契債約。金豐片區槍聲打響後,駐縣城江湘部聞訊抽調三分之二的兵力前往鎮壓。凌晨4時,張鼎丞下達攻城令,鐵血團、農軍和群眾兵分三路,北路以西溪農民武裝為主,由賴連璋指揮;東路以東溪各村農民武裝為主,由廖德修指揮;西路以特務營和金砂農民武裝為主力,由範炳元指揮。暴動隊伍攻進城後,剎時槍聲大作,與守敵展開激戰,守敵不支退入縣衙內。

此時,張光林率領破監隊,直奔監獄,救出了被捕的賴文舫、丘禮榮等同志。但由於當時大家營救獄中同志心切,加上缺乏軍事鬥爭經驗,沒有及時收繳敵人的槍支彈藥,致使敵軍重新集結隊伍,再度進行反撲,破監隊被迫撤出縣衙監獄。數小時後,出城敵軍聞訊趕回援助,暴動隊伍不得不撤離出城,後仍繼續圍城三天。整個攻城戰鬥斃傷敵軍20餘人,暴動隊員張龍輝、賴洪才等16人在戰鬥中壯烈犧牲。

三、永定暴動重大意義

1.永定暴動在閩西地區造成很大的聲勢,鼓舞了群眾的革命鬥志,打擊了封建勢力的囂張氣焰,達到了宣傳群眾、發動群眾、組織群眾的目的。

1928年7月4日,張鼎丞和鄧子恢立即從暴動隊伍(主要是鐵血團成員)中精選200多名最勇敢、最堅定的分子,在金砂金谷寺召開代表大會建立了福建省第一支工農紅軍部隊———溪南紅軍營,張鼎丞任營長,鄧子恢任黨代表。紅軍營下設3個連:第一連連長趙成光,第二連連長戴燦榮,第三連連長張坤發。紅軍營成立後,立即投入了反“清鄉”的鬥爭。暴動隊伍分3路轉入農村。與此同時,溪南各鄉分別抽調二三十名18至45歲的男青壯年,編為赤衛隊或常備隊,擔負戒嚴、站崗、放哨、守衛、監視反革命等工作。

在張鼎丞、鄧子恢等人的帶領下,收繳反動地主的武器,沒收他們的糧食和財產,當場燒燬田契借約,讓群眾殺豬分肉。各鄉召開了群眾大會,宣傳建立蘇維埃政權和土地革命的意義,宣傳廢租、廢債、抗捐、抗糧、抗稅。1928年7月19日,省委趙亦松在《關於永定工作概況報告》中給予高度的評價:“永定農民鬥爭爆發,是閩南農民鬥爭的信號;永定游擊戰爭的開始,是福建全省游擊戰爭的第一幕。”

同年8月中旬,在金谷寺召開溪南區工農兵代表大會,會上正式成立溪南區蘇維埃政府,廖德修當選為蘇維埃政府主席,這是福建省第一個區級蘇維埃政權。大會還頒佈了由張鼎丞、鄧子恢經過調查研究,親自起草的《土地法》《勞動法》《肅反條例》《婚姻條例》等新法令。區蘇維埃政府的成立標誌著武裝割據局面的正式形成。鄉蘇維埃政府成立後,積極領導農民開展反對豪紳地主和封建勢力的鬥爭,廢除封建土地所有制,宣告了這塊土地舊政權的終結。

2.永定暴動點燃了福建土地革命的聖火,影響極其深遠。

溪南的革命政權建立以後,面臨的中心問題是土地問題。土地革命是中國革命的中心內容,只有進行土地革命,摧毀封建勢力,滿足廣大農民對土地的迫切需求,才能最廣泛地發動群眾,激發群眾的革命熱情。當時中央尚未頒發土地綱領,省委也沒有具體的指示,所以,對於遠離中央和省委的閩西地方黨組織來說,土地革命究竟怎樣搞法等等,都得靠自己去探索,去嘗試,去創造經驗。張鼎丞與鄧子恢緊緊依靠群眾,集中群眾的智慧,深入各鄉村進行調查研究,在卓坑源土地廟召開僱農、貧農、中農及個別富農座談會,瞭解各階層土地佔有的情況和討論分田的原則和辦法。縣委決定,在古木督、卓坑源、樟塔三個鄉開展試點分田:①所有土地都應拿出來分配,只有中農自耕土地多一點的不動,地主、富農及其所掌管的公堂田一概沒收;②以鄉為單位進行分配,即按各鄉農民原耕土地劃分,在外鄉的耕地歸外鄉去分配;③按人口(地主、富農、反革命分子除外),以“抽多補少”的辦法平均分配;④按田擔數自報公議,抽多補少,水隨田走,不合理者個別調整,對以多報少的土地,分配委員會有權對調;⑤山林歸各鄉、村共有。在不到一個月的時間內,全區13個鄉近2萬人都分配了土地,人均一畝,分到田地的人還發給土地證。溪南區的分田辦法,為以後開展的閩西土地革命提供了寶貴的經驗,並且充實和發展了《井岡山土地法》,同後來中央頒佈的土地綱領在原則上是一致的。整個閩西紛紛仿效,到次年上半年,閩西有50多個區600多個鄉、80多萬貧苦農民得到了土地。1929年7月在毛澤東親自指導下召開的中共閩西第一次代表大會上作了總結,並在“抽多補少”的分田經驗上,增加了“抽肥補瘦”的原則,使得土地分配政策更加完善。

永定暴動促進武裝割據局面的正式形成,對閩西各地的鬥爭具有巨大的鼓舞作用,也為紅四軍進軍永定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江燕源)(作者單位系永定區委黨史研究室)


分享到:


相關文章: